| 近期,网上不断有对数学建模评阅结果感到不公的声音出现,甚至还有的人把自己未获奖的论文在网上公布,引来网友围观。对此本人也有很大不解。 今年内的论文争议最大的就是A题,本人觉得之所以会引来这么多的争议、评出这样的结果,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全国各赛区评阅论文时参考的是全国组委会提供的评阅要点,要点上对建模的方法没有过多的阐述,反而对个问题的结果做出了十分明确地要求,尤其是在某种就样品的级别高,某种就样品的级别低这一要点上写得非常清楚。这就导致了原本就非常重视结果的中国数学建模更加重视结果甚至可以不必在乎论文的写作水平、排版质量、方法等各方面。因为评阅专家觉得,既然能得到均正确的结果,肯定其他方面做的不错,有时候论文显得粗糙一点也可以原谅。但是,有没有人想过,想得到正确的结果很容易,因为第一问中的分数高的肯定就可以分在级别高,分数低就可以分在级别低,如果就这么随便的分级的话,那建模存在的意义还有吗?结果错了并不能说什么,重要的是作者的方法有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有些赛区就是因为过于依赖评阅要点而引来非议。 那么,为什么这些赛区会如此机械的进行评阅呢,这就要联系到另一个方面了。 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评阅论文的专家在所在的学校都是十分有地位的人,这些人要么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要么就是主管数学方面的系部主任。他们虽然都是从事数学工作,但他们大多数已经很少从事一线工作,与数学接触就已经很少,与数学建模接触就更少了。真正的数学建模工作人员都只是从事学校建模的工作和学生教学工作,根本就没有资格去评阅论文。当评阅专家去评阅论文时,他们对数学建模的流程和格式方法等非常熟悉,但对建模的具体方法的应用和深入的探究等方面却已经淡忘了,毕竟已经接触的很少了。寂然不懂,不如就照着评阅要点在论文中找要点吧,这就使同学们所说的悲剧发生了。 我建议各个赛区在在评阅论文之前请专门从事数学建模研究的学者就评阅要点进行研究,并就数学建模竞赛的意义和目的进行深刻的考虑。然后拟订一套对评阅方式和原则的正确理解基础上的评阅方式,对参与评阅的专家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做到不辜负孩子们的辛勤汗水,让碰运气的几率降到最低。 以上为本人个见解,如有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11-24 21:10 , Processed in 0.677883 second(s), 3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