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觉得有些赛区的阅卷速度太快了,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各个赛区的阅卷,从速度来讲,是一样的,一共阅卷的时间都是那么五六天,只不过有的赛区,把阅卷的时间提前了,所以那里的结果先出来了。 一共五六天的阅卷时间,有些同学担心老师批阅的质量。其实各个赛区的老师是这样阅卷的: 翻一遍所有论文,扫一眼摘要和关键词,看看用了哪些算法,结果是不是差太多。如果你的摘要里没有“亮点”,所谓的“亮点” 就是只一些神奇的算法,譬如:模拟退火啊、遗传算法啊、蚁群算法啊、神经网络啊、balabala啊,假如你一个也没用,即使你的模型真的很牛逼,那么很遗憾,你也基本会被刷掉了。看完摘要再看一遍论文,发现确实有摘要里的“亮点”,行文没有太大漏洞,那么好了,恭喜你,你可以获奖了,“亮点”多的,就被推荐国家级。这其间你大可不必担心,即使你的程序是假的,即使你的数据是假的,即使你根本只是YY了一下那些“亮点”,然后写上去,事实上根本没有试验,或者验证。没关系,只要你行文没有露出大尾巴就好,因为有些算法,其实评委也是不懂的,也是一知半解。即使你套用错了,他也看不出来,这点非常关键。 你是不是觉得,这样很不好,这是伪科学? 其实不然,因为你意识到最重要的一点:这是数学建模竞赛,而不是数学建模。当然这样的过程大体上也是公平的,因为那些真正牛的论文往往具备和假论文一样多或者更多的“亮点”,那是真正的亮点。只不过有一些人会侥幸地在获奖者中滥竽充数罢了,而只有少数的人被冤枉了。 所以,不管我们是不是真的热爱数学建模,要想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证明自己,你都必须擅长数学建模竞赛,也就是强大的表达能力,也可能是强大的吹牛能力。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1 07:39 , Processed in 0.386305 second(s), 3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