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国赛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2011-9-22 15:31| 发布者: 厚积薄发| 查看: 1500| 评论: 24|原作者: likaifly|来自: 数学中国

摘要: 今年是我和队友第二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记得去年参加比赛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培训期间连论文都写不完整,也没有勇气上台讲优秀论文,每次老师问我们为什么没准备,我们都以我们是大一的,第一阶段的培训没有参加、看 ...
        今年是我和队友第二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记得去年参加比赛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培训期间连论文都写不完整,也没有勇气上台讲优秀论文,每次老师问我们为什么没准备,我们都以我们是大一的,第一阶段的培训没有参加、看不太懂等等为借口搪塞,现在想来着实让老师失望了。老实说去年能参加国赛是我们的运气好,因为学校大二参加培训的队伍比较少,庭哥就找来大一的参加培训(还要感谢庭哥啊),说到最后要淘汰几支队伍的,结果有很多队伍都放弃了,我们很庆幸坚持了下去,不用淘汰就直接参赛了。回想去年参加培训到参加国赛时的情形,很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我们获得了许多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参赛的过程中学会了忍让、理解、支持、关怀,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与人共事,并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了第一年参赛的经历,在今年的培训期间我们做起题来显得沉稳了许多,选我们擅长做的题目,然后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分析问题,尽可能把每个细节想清楚,把握好题目的整体思路,选择合适的方法,建立模型。我们也会查阅相关的资料,看看有没有解决问题的通用方法,比如前人做过的研究,或者其他人写的论文,但我们不会直接拿来用,我们一直都坚持做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创新,别人用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是合适的,通过比较分析,我们会做出取舍,或者用我们自己建立的模型,或者对别人的模型加以改进。
      今年的国赛是我们建模最痛苦的一次,刚开始选题时我们很慎重,对A题和B题都做了细致的分析,从操作的难易程度上讲,我们应该很快就选择A题的,因为B题用到的图论知识和一些解题算法我们以前都没有尝试过,但另一方面,很明显如果B题做的成功的话获奖的可能性很大,就这样我们犹豫了很久,最终在第一天上午快结束的时候决定选作A题。最初我们觉得A题好操作是因为它的要求很简单明了,数据的处理也不是很复杂,事实上,A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第一问求重金属浓度的空间分布,并评价污染程度,在刚开始进行问题分析时,我们觉得如果能做出重金属浓度的空间分布函数,并画出相应的图形是最好的,但后来我们发现做出分布函数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放弃了这条思路,只作出重金属浓度的三维图。接下来建立评价指标来评价污染程度,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方法已经做得相当好了,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决定选用生态危害指数法,但在这期间,我们发现该方法对指数较大的污染地区不能做很好的区分,于是我们借鉴北航长江水质优秀论文里的变权函数构建S型曲线,将指数归在0-1之间重新进行评价。但这个过程几乎花费了我们两天的时间,因为S型曲线的构建出现了问题,得出的图形不能使我们满意,我们不断地修正目标函数,希望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就这样,德强一直在绞尽脑汁构造S型曲线,而我负责编程、作图,到我们最终构造好曲线时,第一问部分的论文秀川已经改了三四遍。这期间,指导老师说我们空间分布处理的不好,希望我们做出分布函数,我们一下子感到很失落,忙了那么久,第一问的第一小问还没解决。于是我们开始看Kring插值法,但看的是一头雾水,时间有限,我们还有后面的三、四两问(第二问是在第一问评价的基础上做的,不需要构建新的模型)没有处理,因此,我们把这一小问先放下了,抓紧时间看第三问。这个时候时间已到了第三天早上。令我们没想到的是,第三问确定污染源更麻烦,据说国内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一般的偏微分方程很难求解,我们心里着实很着急,直到晚上都还没有一丝头绪。就在我们三人都倍感疲惫的时候,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回想这几天的建模过程,很有失败的感觉,第二天早上就要交论文了,而我们还一直卡在第三问。。。也许是以前建模的经历给了我们灵感,我们突然想到既然偏微分方程难以求解,继续钻研估计也没有什么结果,不如换一种思路去想,建立一个重金属污染源浓度的衰减模型,取足够多的样本点去拟合它,这样不就可以找到污染源和它的浓度值了么?!有了这样的思路,我们便征求老师的意见,看这种思路是否可以操作,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老师建议我们尝试求解一下,因为时间不多了。这样,我们的第三问终于打开了缺口。通过分析,我们很快建立了污染源指数衰减模型,并用matlab编程求解,令我们高兴的是求解过程还算顺利,虽然也有那么一段小小的插曲。我们都如释重负,这时候秀川前面的论文修改也基本上完成了(我们让指导老师看了一下前面的部分并给出了修改意见),至于第四问只需要给出具体的模型,不需要求解,做起来还算简单。这个时候离上交论文只有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了,虽然时间很紧,但我们感觉很轻松,这样,我们三人分工合作,把剩下的工作完善好。
      说实话,我们并不是建模的高手,这次的建模比赛做的也不是很好,有很多工作没处理好,但我们对建模有很大的兴趣,我们都是来自数学类专业,参加了数学建模才知道原来数学的用途这么广,几乎能解决生活中的任何问题,才懂得数学知识的深奥和广博。国赛前,我们三人在一起聊,德强说我们不能抱有太大的功利心,只要努力拿出我们最好的作品就行,秀川不是很同意,觉得我们应该懂得以获奖的目标激励自己,我只是点点头,没有说太多。后来我也在想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参赛,其实我还是蛮希望我们能获奖的,但假如实力有限,也不能对获奖抱有太大的期望,抱着一颗平常心最好,因为你从比赛中已经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许多有益的东西。国赛时秀川在qq上写下三天实现自我蜕变的签名,而德强写下我们都是凡人,莫要太期待的签名,我很少改签名发心情的,也没懒得去改,其实我想说我们是想实现自我蜕变的凡人!数学建模见证了我们奋斗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我们的欢笑、感动和友谊,有此经历已足矣!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继续奋斗,续写我们充实的大学四年。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一起奋斗的其他队友们,庭哥、豪哥、赵淑珍学姐,黄珊、大为、邵凯,雷朱、张雷、宝,青春、诗怡、朱倩,感谢他们一路来的帮助,他们真的很优秀,也希望他们都能取得好成绩!为我们学校争光!也特别感谢指导老师们辛苦的指导!数学建模是一条很辛苦的路,因为有你们这条路才不孤独。正如我在培训时分享给大家的:数学建模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国赛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鸡蛋
15

鲜花
1

雷人
2

路过
1

握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9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安树庭 2011-9-22 17:10
咱们学校今年的成绩还可以,加油,呵呵
wuyuwenxmyz 2011-9-22 18:59
好多啊!  追你们取得好成绩!
wangdeq 2011-9-22 21:09
顶起啊~~~~~
vinsonou 2011-9-22 21:49
佩服啊!!
不明白 2011-9-22 22:01
加油,加油
李建强 2011-9-22 23:32
相互勉励!!加油
李建强 2011-9-22 23:33
下次我们组也参加
Glorevo 2011-9-22 23:46
有很多相似的感想……
嘿jlpz 2011-9-23 14:56
嗯,不错不错。
likaifly 2011-9-23 19:04
安树庭 发表于 2011-9-22 17:10
咱们学校今年的成绩还可以,加油,呵呵

嗯嗯,庭哥你们也加油!拿个国一啊!
likaifly 2011-9-23 19:09
大家一起加油!
王庆岭 2011-9-27 19:54
第三问应该是用高斯模型,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不用
90后 2011-9-27 22:18
我做的也是A题,(1)(2)两问处理比较顺利,和作者一样卡在了第三题,最后也是绞尽脑汁才想出的指数衰减模型……不过,一切都过去了,加油,下次就脱胎换骨了!
likaifly 2011-9-28 22:26
王庆岭 发表于 2011-9-27 19:54
第三问应该是用高斯模型,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不用

高斯模型好像适合于大气条件吧,个人觉得用在这里不太合适。
likaifly 2011-9-28 22:27
90后 发表于 2011-9-27 22:18
我做的也是A题,(1)(2)两问处理比较顺利,和作者一样卡在了第三题,最后也是绞尽脑汁才想出的指数衰减模 ...

嗯嗯,明年加油!
/飞得更高/ 2011-9-28 23:58
审核未通过
王庆岭 2011-10-1 19:37
likaifly 发表于 2011-9-28 22:26
高斯模型好像适合于大气条件吧,个人觉得用在这里不太合适。

是合适的,水文情况不明朗,用高斯模型能解决问题。水文情况应该在第四问中讨论。
梦别乌托邦 2011-10-1 20:16
顶啊!!
likaifly 2011-10-3 21:21
王庆岭 发表于 2011-10-1 19:37
是合适的,水文情况不明朗,用高斯模型能解决问题。水文情况应该在第四问中讨论。

恭喜你能答辩啊!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做的,能说的详细点么?谢谢了。。。。。

查看全部评论(24)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2 12:32 , Processed in 0.466732 second(s), 3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