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常数的发现,三邻国定理的证明及四色大定理一个非计算机数学上 证明的给出 6 s, t/ o. k, B8 A0 d6 g6 _7 u: Y
四川省绵阳监狱服刑人员3 k4 @/ m; A! U. z$ f& B3 ~
涂建国
' c5 L0 {1 C _$ t7 i. X+ n2010年1月29日
[简目] 1、
. A8 v0 r8 q1 G一个猜想(30年前自己提出的三邻国猜想) 2、* S+ O- U4 T" m3 }/ D" m1 L; [4 } K
一点说明
1 x6 ^$ `1 y$ o" w' ?: k, t+ N+ M挑出毛病奖万元 3、
2 e2 `1 C6 Z' P# K4 j7 d2 T一个非计算机方法证明四色大定理 (1)己知数学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关注 涂楠原理;可平面化图的根;不可四色图的底。 (2)未知常数的发现及三邻国猜想(现为定理)的证明 (3)导出简法绝妙的捷径,证明四色定理。 数学前辈问、寻的也许只是一叶新绿,我们走进了却发现整个科学的春天! 4、一点小结和预告1 x4 _/ y. o/ z7 K
问题越难越好,答案越简单越美妙。 1、
( J# A4 F+ n6 _6 {" m+ m一个猜想
! N6 ~7 d( A" f: y" {% g! U30年前,笔者还只是一个高中学生。数学考试、竞赛成绩均名列前茅。理想当数学家,课余攻读“世界数学未解难题”的许多小册子,以至常有通霄达旦却乐不知疲的事-----因为数学问题是如此地充满魅力,看似简单却神奇地难,一个问题未解自己冒出新的问题。接触四色猜想时,笔者又大胆设想了一个必然:给您一张足够大的纸,不论您是狂舞乱画,或者用心良苦、精工细作,随您画多少个国家,如一万亿个,随您作主解决边界争端,随您让一国**几次或者合并M次,您交给我们的地图中至少有一个国家,它只有最多不超过3的邻国,不妨试试或者看一下任意一张地图。
5 [$ G3 @. W* k
目前,您不能从任何一本教科书上看到这一神奇的猜想或绝妙的解证,因为提出它并证明之的笔者还未公之于众。笔者甚至知道这种邻国不超过3的国家的个数 , 为地图上国家的总数, =1,2,3,…, ,以至您能想到的任意整数,如 。
! @' F+ N4 Y1 g8 s; I5 A三邻国猜想当然有关四色大定理。现在看来,因为有3才有5。30年前笔者大体找到了证明四色大定理的方向、思路。不过,表述将比目前这个冗长许多。因为当时还未能充分证明自己提出的三邻国猜想,不得不以置换群、Kempe链,三色圈等工具,将所有可平面图分3种情形一一进行分析。
( j! A* W: Q* }0 ]$ d
点定数的发现、最小化,象一座金桥,事情从复杂一下子简单,象一道金光,灵感由曲拉直——灵感,只给有准备的头脑。 . x6 G0 f; C0 p% ~& P* {
30年期间,笔者曾给中科院数学所华罗庚、陈景润,以及写了一本《图论》教材的长沙铁道学院数学系李蔚萱教授去信(也要感谢一位高中同学、好友、同是数学爱好者,现为数学老师的曾正平,曾经常充当顶牛、挑刺者和第一读者,但未挑出毛病)。华罗庚、陈景润及李教授都给笔者回了信,归纳起来说3点:一是鼓励钻研精神,也发现有数学头脑;二是他们对四色问题缺乏深入研究,该问题被解答太重大了,不妄加评论;三是证明的表述要进一步数学化。
9 @$ U5 `, V, @* i后来笔者当律师,忙于工作。现入狱服刑,以本文给出更简明的表达。人类面对未知世界,有很多境界、阶段:从疑惑到连猜想也没有,到有了猜想束手无策,难解,眼前无路想回头,有解,穷尽所有的解,从迎刃而解更到游刃有余,从复杂到有“简”,看到进一步简化的空间,约去尽可避免的工具,让人脑空灵,更空灵,让人感到万事有“序”,万物可“数”。完善到象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援引法国数学家名言,参见《难题》P8,对数学发展提出的要求,完善到竟然可以向大街上迎面而来的第一个普通人去说明。面“图”百年终破解。
2、一点说明* {) ~3 d, L+ L8 T( g& Y4 P$ I
挑出本文证明中有错者奖万元!
; o1 \8 j# G9 e7 h4 u5 g. A- r# [; [著名四色大定理的非计算机证明存在吗,如何证明的?问题意义重大,自1840年提出,是人类数学史上170年来悬而未决的大难题。难倒了无数最聪明的人,有的数学家为此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也未得解,如弗兰克林(Franklin),参见《难题》P86。
) O5 R0 P: r: H
笔者表一个态度,以示诚恳、善意。如您找出本文证明中任何细节上有任何“洞”(漏洞)或“圈”(专业错误,语义悖论或逻辑悖论),而这点洞或圈对证明的正确性、严谨性有丝毫影响,笔者愿奖给万元并示感谢。但,笔者确信证明无疑简明、正确。 我发现了,我们征服了前人悬而未决170年之久的这块**地。 3、一个非计算机方法证明四色大定理。
% y+ c. [9 f, _7 A O4 Q6 G1 P①己知数学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关注。
3 _# S; [6 O) R6 l' s为便于大家理解,沿用2009年4月出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胡作玄老师编著的,《数学上未解的难题》(本文简记为《难题》)的用语和符号习惯,并向胡作玄老师鸣谢。
J+ W" ^- o8 Q
数学史上,当人类陷入未知,天才型或大器晚成型数学家们破解曾经一筹莫展的大难题,发现未知数其实简单、绝妙-----总之,万事有序,万物可数,这一点必须大彻大悟。可数则有序,反之亦然,有序即可数。排队点数,自然数1,2,3,……,N,N+1,……无穷无尽时,但每一个数都既是基数又是序数,有大小,有顺序。由此,可以十分平凡地已知如下命题(等式或不等式)的正确性。 % r) n( O; x% @- f
a、0=0,1=1,2=2,…,n=n,…;
+ y4 g0 b( @, X9 f2 g, d$ Yb、 ;
" W6 j% ^& O1 d- E8 }
c、 ;
* y5 |3 K9 \8 K& X5 B. d' jd、 ;
7 `" l! f; }* _# h3 N; K- E已知正确性,但未必充分已知其含义重大程度、基础地位或能进行应用及含金量估价。相反,由于平凡外表,又得来容易,人们一般淡忘了,冷淡了她——笔者称以上a、b、c、d四个数式为涂楠原理。
* ^( c! W, Q* J, T$ V; O
例如,根据涂楠原理a、d,可得n+1>n,这就是著名的抽屉原理,参见《难题》P80,著名的拉姆齐(Ramsey)理论不过是抽屉原理的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而笔者已证,抽屉原理自己显然也需要一点证明,自己也有一定内在“结构”。抽屉原理显然也漂亮、易懂,但不是最简单、基本的“因子”,还可以进行因子分解,寻根,可从更简单明了的涂楠原理a、d得证。
5 u- T1 E6 p/ G+ Y由涂楠原理c,O<1,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n,易得 ,n为任意足够大的数时,可使 再小于任意足够小的小数,如量子论的普朗克常数。但,再小的交互作用、影响也是存在的,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误差,这就是物理学观测中,十分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3 R! Q. H1 G# V$ I; J- V' @
区别于物理观测手段依靠物质作用、反馈,数学上在“纸上谈兵”,正整数(自然数)个数的数字统计、编码、着色、排序及点数,都可精确到数学上也没有丝毫误差或任何错误,为什么呢?根据涂楠原理a、c,我们马上找出如下定理(笔者称之为没误差原理): , …,则 ,且 , … 图的根,如可平面图的根。图的根是指图中必然有至少一点,记作 点,使得 点的阶最小,小于特定的常数。参见《难题》P.88第5行,人们现在已知可平面图有根,根的阶≤5。这个常数,可以从任何一本关于图论的教科书中得到证明。 问题出来了,这个5可以改进不,是否5就是“天数”,是客观世界存在呢?根的阶=4或5的图是否可平面化?没有根的图是否可平面化?待定,后文将证明, 存在且阶≤3. 着色图的“底”,如不可4色图的底。研究所有不可4色图是充分的,是可以做到无任何遗漏的最“笨”的方法之一,不是必要的,也不是经济的,不是节约的,而是“可约的”——因为已知:将所有顶点数为1,2,3,n,n+1,…的图 也排好,即 , , ,… , …若存在任一 不可4色,则以 为子图的原图也不可4色,如 中一定有以不可4色图 为子图的原图,依此往后 , ,…都是这样,是数不清的。我们不必去追问无穷无尽的无穷序列。让我们往前看, 中是否一定存在不可4色图呢,显然未必,否则会荒唐到以为连 也说“不可4色”的地步。这就说明,一定存在不可 色图的底,当 ,这个底也是一个图,记作 ,是不可 色图与可 色图, 是最小的、不可约的一个不可 色的子图,它本身也不可 色,但往前看 的任一子图(除了它本身)都是可 色的。显然,不可 色图 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包括它本身)中有一个子图 ,如 使得 满足如下条件 Ⅰ、 的每个顶点与四种颜色的顶点相连: Ⅱ、 有根,根的阶≥4; Ⅲ、 的每一个顶点都不可约。 - p9 }9 c8 j. `6 v0 [ m' h
因为在某一层面、某一集合中,如有不可4色图,则必需在那儿有 。请记住 的以上必然要求、特征,十分重要。
7 \; e% q$ A! r. R* a$ X% L②关于未知常数的发现及三邻国定理(30年前为猜想)的证明。
[三邻国定理]
- Q- h- B& }% V. u( M3 w' A对任一可平面化图 中至少有一个顶点(这样的顶点本文叫可平面图的根,记作T1点),满足T1点的阶≤3。
证明
% H% Z) w: a9 j1 C m对平凡情形,即当n=1,2,3,4;列 , , , 的所有情形或者从数上考虑:总的顶点数目才4个,相连的“邻国”数≤3,定理显然真实、正确。对平凡图,定理不证自明,只要着眼一个连通图。
4 O, w3 J; w( p, [: W3 y& {
那么,设M为任一自然数,对 ,根据没误差原理,进行 到 的缩成,如此不断缩成 的缩图,根据著名的库拉托夫斯基定理[顶点个数为m的图 可平面化当且仅当 没有 或 的子图或者缩图。详情参阅 详述]或者只根据显而易见并易于检验的“以 为子图的图不可平面化”;同时注意到 缩成 而产生的点,都不算在“ 点”(可平面图的根)之列。因为“缩成”之路上经过 型的都不是可平面化的。可没误差地(即在T1点只减不增,不无中生有的前提下)得到一个 , , 乃至 ,可见, 点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 多复杂,迷人,不论连通图如何“连通”。 证完。三邻国定理有了一个如此简明的发现和证明。 关于可平面图的根 点,笔者还发现计算 点个数 的公式 0 L3 X, n7 K5 G
6 Q% Z8 l4 Z) P6 c" Q/ O! N
可见, 点不仅存在,个数还必然很多,远不止一个,还随着顶点总数 的增大而必然增加,关系表示如上公式。因为本文证明不必依据这一公式,只要一个 点存在的必然性就足够了,因此,这一公式的证明在本文中从略。 9 X1 J: V5 ?# V# o2 e, i0 ^2 R
③可平面化图中常数的发现、注意及从 点的存在的必然性(即三邻国定理)给出4色大定理的最简短的一个证法。 [四色定理]
6 f8 m3 a5 p8 F5 ?" h/ F/ r不可4色图都不可平面化。
证明 : \2 q1 h8 G, b. R4 a; _% _
对任一不可4色图 ,其在平面上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平面上须存在 ,即使 的任一顶点的阶 。根据三邻国定理,这在平面图中不可能发生,即不可能实现。 证完。 不可4色属性与可平面属性,是“根”上排斥的,放不到一个“抽屉”里。不可4色与可平面,二者不相“兼容”。 3 y; u6 s- O% @1 c3 U2 w7 a0 T
④一点小结和预告 + P+ i( N$ C' z" X
未知数还无穷无尽,可以列出人们应接不暇的无穷序列。但万事有序,万物可数,大自然是可知的。 4 \1 d. }. y" N0 s
零枝一叶是您我他这样的笨人纠缠复杂化的,只有上帝先行,她始终抓的是根本所系,她只管总体所在,她比我还先掌握了这一点。
) K3 \/ Q; G1 e在消化本文给出东西的正确性、重大性之前,请君勿往下读了,有理由怕您给噎住了。
8 s6 f) R% ?$ G7 j
本文公布的 点、常数的发现,三邻国定理及证明,以及顺手拈来四色大定理简明、绝妙的证明,这一切还远远并不是笔者研究成果金山的全部。
& L9 h- ^8 o/ U; m接下来安排 , 即哈德维格(Hadwiger)猜想证明。
$ j+ x* `: q2 K9 T, ~,哥德**猜想的彻底解决。
1 z+ E3 O6 A+ m,3n+1问题,角谷猜想,即乌兰姆(Ulan)问题。乌兰姆是当代公认的大科学家,参与了美国原了弹特别是氢弹的设计和制造。参见《难题》P26,乌兰姆问题现在仍困扰着世人。当代最知名的数学家,经过长期努力未能解决,大数学家爱多什(Erdos)不无悲观地认为:“当代数学还没有发展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水平。”研究者都是有大体相近感触的,问题归于沉寂。当然,还有人在沉思,但我们公布结果时,又会有人发出另一种惊叹!
( V; H& t% Y/ V" X3 X8 z
, , ,…,不是发现的顺序,只是拟公布的先后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