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20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会议] 2011年中国西安国际建筑科技大会(2011.7.31)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302

听众

1万

积分

★丶 CUMT丶默默. ≮把心挂起≯

元老勋章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优秀斑竹奖 金点子奖 最具活力勋章 助人为乐奖 原创写作奖

群组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

群组2014国赛优秀论文解析

群组2015国赛优秀论文解析

群组2013年美赛优秀论文解

群组2017算法基础课程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7 13: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大象装冰箱 于 2011-7-8 18:01 编辑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September 22-24, 2011, Xi’an , China
2号通知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会议主题:创新、安全、可持续发展
      我国正在进行的空前规模的基本建设,为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生活需求使得现代土木工程结构向大型、复杂、新颖方向发展,这对新型结构材料与结构体系创新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推进土木工程科技创新,并与建筑、环境等自然融合,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
      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像中国汶川8.0级地震、日本9.0级地震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土木工程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当以高度的责任心,为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继2006年西安、2009年上海、2010年北京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后,2011年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再聚古城西安。本次会议以“创新、安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为从事土木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交流平台。

      学术委员会
      名誉主席:**
      主席:邹德慈  张锦秋
      副主席:欧进萍  周福霖
      委员:
A.B. Yu(澳大利亚)
巴恒静
Barsheer(英国)
Bert H. H. Tjhie(荷兰)
蔡春声(美国)
崔福义
常  青
陈绍礼(香港)
陈以一
陈云敏
陈肇元
崔  恺
杜修力
董石麟
Eva Castro(英国)
范立础
方秦
高丹盈
顾真安
郭彦林
何镜堂
郝  洪(澳大利亚)
郝际平
侯立安
胡曙光
黄廷林
黄宗明
Huub Rijnaarts(荷兰)
江  亿
李爱群
李百战
李圭白
李  惠
李宏男
李  杰
李念平
李玉友
李忠献
李宗津(香港)
刘加平
刘克成
刘晓君
吕西林
马克俭
聂建国
牛荻涛
彭永臻
Phil Jones(英国)
齐  康
钱七虎
茹继平
沈世钊
沈祖炎
孙柏涛
孙  伟
陶文铨
唐明述
滕锦光(香港)
Tim Grotenhuis(荷兰)
王栋民
王梦恕
王晓昌
王小东
Wijffels(荷兰)
吴良镛
吴智深(日本)
肖  岩
谢礼立
邢  峰
徐德龙
杨南茹
杨  锐
杨永斌(台湾)
叶可明
野口贵文(日本)
由世俊
余志武
于永利
袁  驷
张爱林
张  杰
周绪红
      组织委员会
      主席:徐德龙
      副主席:高战军   张  雁    郝际平
      委员:白晓红 邓志恒 顾祥林 黄廷林 金伟良 李昌华 李  丹 刘伯权 刘克成
      罗福周 马建勋 牛荻涛 苏三庆 宋固全 吴  波 吴子燕 许云华 薛群虎 杨延龙   叶志明
      秘 书 长:牛荻涛
      副秘书长:王成军  任勇翔  杨晴

      征稿范围  
      会议征集以下主题内容的稿件(但不仅限于下列议题)
      Session 1: 结构体系创新与工程结构防灾
      1)高强高性能材料与新型结构体系
      2)土木工程防灾减灾
      3)土木工程安全与全寿命设计
      4)土木工程监测、评估与加固技术
      5)岩土工程与地下空间结构
      6)大型复杂结构施工技术
      7)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Session 2:建筑创新
      1)建筑历史文脉的连续性
      2)本土建筑的特性复制、继承与创新
      3)区域城乡规划设计体系创新
      4)生态建筑技术创新与应用
      5)智能建筑与城市建设数字化
      Session 3:建筑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能源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高效建筑设备、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
      3)高效节能建筑卫生设备与系统
      4)水质净化与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5)空气质量控制与建筑环境改善技术
      Session 4:建筑材料的创新与应用
      1)新型建筑材料
      2)建筑材料的生态制备技术
      3)建筑材料的循环再生利用
      4)建筑材料制备、施工新技术

      征文要求与出版
      本次会议的工作语言为英语,所有论文必须用英文撰写,论文内容要围绕大会主题,论点明确突出,论据详实可靠,语言精炼通顺,层次合理清晰,提倡实用性、创新性和前瞻性,且未曾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过。
      投稿请提交至  
ICTAS2011@VIP.163.COM,具体格式要求请见网站说明。
      录用的论文全部刊登在国际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上,并全部被EI COMPENDEX 和 ISTP同时检索。另外将推荐部分优秀论文至其他期刊发表,详情请见网站说明。

      时间要求
      投稿截止日期:  2011年07月31日  
      论文录用/拒稿通知:2011年08月15日  
      会议时间:2011年9月22日-9月24日
      本次会议接受论文将在会前见刊

      会议联系:
      工作组电话:13929557072
      工作组邮箱:ICTAS2011@VIP.163.COM
      朱丽华  副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E-mail: zhulihua@xauat.edu.cn
      Tel:029-82207610
      杨晴  副院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E-mail: y_qing@126.com
      Tel:029-82207854
      何静静  女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E-mail: lilyjj630@163.com
      Tel:029-82201294

      
会议网站:http://ictas2011.xauat.edu.c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我一直以为隐了身别人就找不到我了
没有用的
象我这样拉风的男人,无论躲在哪都好象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
那么的鲜明,那么的出众
我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须根,还有牛B的判断力,已经将我深深的出卖了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7-22 12:13 , Processed in 0.338864 second(s), 41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