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时间 21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8-6-10 注册时间 2015-3-11 听众数 18 收听数 38 能力 0 分 体力 10617 点 威望 0 点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3539 相册 1 日志 3 记录 4 帖子 680 主题 269 精华 0 分享 24 好友 92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7-10 11:05
签到天数: 21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TA的关系
群组 : 2015国赛冲刺
群组 : 2015国赛护航
群组 : 自然数狂想曲
群组 : C 语言讨论组
群组 : Linux推广
1 j6 m# s! I: L2 g" N# Z
' S7 D& _. M8 c9 ^ X1 L, L$ a2 r
喜欢数学吗?
& E& }2 R4 v" {) y+ d
想做学霸吗?
7 G+ z) b1 c: |+ L/ o J
想走上保研之路吗?
+ C! V( G, L5 E, ^
想出国吗?
; A5 Y0 N8 l) F% G Y8 |' Y 想结交神队友吗?
5 w) v0 t. Q+ P5 k 或者
5 o/ E+ S. S2 Y& g3 v1 h2 c 想!凑!热!闹!吗!
$ k- T6 o& ]4 A 0 U/ n h6 I) p) g5 s; a$ ]
酷爱来一起学习数学建模吧!带你参赛!带你飞!
$ W: f" a& A5 L7 l, ?3 e- _, T
8 _3 U! s8 y" n: b% q1 _1 c4 L6 | Z+ i
- Q6 ]8 B6 N# \2 ^; v) j( @) [ % ^1 }) d. O. \1 N
数学建模
4 y$ s7 A) [ S" H, m$ I# @9 g 9 E0 b I3 z% d7 q2 q( X# X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见数学建模过程流程图)。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3 H0 _" S2 v. r$ ^3 E! p$ M
; j" I3 P( ]: h- N5 q" p
当然可以啦!~~8 r0 P! X2 T/ u! y
数学建模与数学关系非常密切,但是数学建模专注于用合理的数学工具描述问题,而数学除了这个还要求通过数学方法精妙地简化计算,特别是国内数学课程教育更是强调这一点。正是因为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完成很多计算,因而简化计算这一能力在数学建模中要求并不一定特别高,因为可以通过算法设计和编程能力弥补。但广义的数学能力仍旧是十分重要的。退一步说,如果缺乏算法设计或者编程能力,通过强大的数学计算能力也可以弥补。但是无论如何,数学思维是必要的。因此,非数学专业or数学成绩差也没关系,但是数学思维不能没有。【知乎 Coldwings】
" W" v9 Y! e2 Y6 K1 H* Q " r6 }3 O/ R/ @0 x2 {/ f% D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不仅仅限于美赛,对国赛、Mathorcup以及其它数模赛事,某些非数学专业的人都会望而生畏。与其说望而生畏,不如说是望文生义,很多同学只要看到“数学”二字,心里都会产生一种高大上的感觉。造成对数学建模的错误认识的原因是各方面的,比如数模指导教师都是理学院的、教高数的,还比如学长们的经验分享中明确提出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功底等等。. w0 r+ D* G. o9 C
第一,数学建模竞赛对数学确实有一定的基础性要求,我个人认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课,基本可以构成数学建模的数学门槛。有些学校明确要求不让大一或者大三以下的学生参赛,也是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三门课。这些基本知识在进一步的了解基本数学模型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
- u7 o/ E) [ o# ?, U 第二,数学建模竞赛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理论数学的范畴,它属于应用数学范畴,涉及到物理、化学、计算机、医疗以及控制等等各大门类。一种很现实的现象是,高校在组队的过程中,往往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队,也是考虑到这个因素。
5 Y; L. Q2 O: m' w9 L: ~ 总结来说,不是数学专业的同学也非常适合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并非不适合参加数学建模竞赛。
0 y* z/ E1 N9 O! X5 I* j 【知乎 大黄蜂】 # @9 Q; D- m/ b5 o+ m6 I' _) r
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的感受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减寿,难忘。- R* T, A+ I7 u4 }! \% T
是的,参加数学建模大赛是非常累人的一件事,算上前期的准备时间(书籍的阅读,软件的掌握等),我们需要花费较多的心血。而且在比赛过程中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提前预测的。换句话说,有些知识是要在比赛过程中强行掌握并且运用的。这就导致了很多突发状况的发生,比如当你建模建到一半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你之前的模型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时候又要回过头去重新建立。又或者当你冥思苦想,突破重重难关,终于建立好一个模型之后,你觉得非常开心并且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代入数据后可能又是另外一种光景,你可能会发现结果非常奇怪,可能比较离谱,或者完全不可思议。这时候就又要重新审视模型了。这是一个很折腾人的过程,因为这会对你以及队友的心态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这又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可以这么说吧,在建模的过程中可以变相体会人生的大起大落。还有就是比赛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对大脑的消耗很大(而且要熬夜)。
- L3 P$ U6 K. J 但是,这种和队友一起奋斗的感觉真的十分珍贵,因为不仅友谊在比赛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而且大学过程中很难有这种机会和伙伴一起为了一件事情而努力(仿佛找回了当初在高中的时候的感觉)。总之,比赛虽然很幸苦,但是我觉得依然值得去参加,因为这会给你一段难忘的回忆。! a$ H. i [9 g: o B
/ e1 r% d* {" {9 s2 D
【数模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长】 % e# S: M7 d1 n
: ?6 r4 w2 c" z% v( q 我的数模之路是从大二开始,大二有全校的数模提高班。由于并没有上过什么基础班,所以上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至少自己感觉是这样。参加完提高班就是校赛,校赛的时候组队是随便找了个队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的,一个星期在机房泡了约莫40个小时吧。做的过程也不像别人说的那么痛苦,虽然那时候我对数模的知识什么都不懂,但是我们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三个人一边学习一边建模型解模型写论文。可以说校赛的时候才是我数模基础知识积累最多的时候,正所谓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到了比赛再来补充知识也是不算迟的嘛!所以我们这个队伍也一直保持到了国赛,现在想来大家一起从无到有也是一个不拆散的重要原因。校赛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周围人都是大神,后来慢慢觉得大家也就那么回事,特别是一些看似大神的同学,一开始我仰望他们,后来我觉得他们不过如此,到国赛集训的阶段我觉得自己可能甚至于在一些知识面甚至甚于他们一筹。写这些主要是给一些开始就打退堂鼓的同学看,真的不用怕!越害怕,越难做成。做数模就是要硬着头皮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完成比赛。校赛做完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对数模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还记得我和队友去打印的时候,他装订前把一沓论文整理了一遍又一遍才钉好,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第一次完成论文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我一直记得。答辩之前我们没多少时间准备,现在想想其实那时候说的东西还是有很多破绽的,只是那时候我们可爱的数模组老师不揪着我们的问题不放,现在想想这应该算是一种鼓励吧。国赛集训的时候最重要的还不是上课的内容,更多的提升还在自己找资料,做题目的时候,然后自认为掌握之后和一群模友在那讨论,纳百家之言,博采众长。总结下来觉得做数模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断不可立异以为高,否则贻害无穷。模拟赛是最愉快的时光,当真应了老王的那句‘一路轻松’。虽然也有争吵,也有困境,但是集三人之力以攻其坚,俱能迎刃而解。凡不决于内,则六七人约于自助贩卖机,把可乐谈思路,采人之长,观己不及之处,纳而补之。亦可一期一会,无人则铝樽对地,有则甚喜于心。国赛如期而至,心中却无半分紧张,可能我对是不是得奖并不是那么在意吧。自从做完校赛我就认为学数模真的不仅仅是参赛,更重要的是运用到生活当中。私以为能将所学之技用之于柴米油盐方可谓之贤,若仅学之以为谋一奖,无益于身。比赛过程自然是充实的,三人审题、查资料、选题、建模、查数据、求解、写作可谓一气呵成,然后在回头修改不足之处,应该说做的还是相当舒服的。学校数模组各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特别是国赛期间的夜宵,很好很强大!吃的很爽很干脆很饱,毕竟只有饱了才有体力思考。还有集训期间的冰棍,各位老师的值夜和批改论文的认真,师恩之情暖于众模友心。比赛结束了,也放下了。最后也侥幸拿了个小奖,朱博翰音,实愧于怀。【知乎 1二叁】5 @; f, m; f/ h* m
2 S3 U3 e3 G. ~9 `! z4 G5 o 08年大一第一次参加mcm的时候是个临时队伍,也是差不多一月份才组建的,队友是两个比我高一届的学姐,三人都是第一次参赛。赛前我们找了宾馆训练,做过如下准备工作:1.写作的那位学姐阅读了8篇o奖文章,另外两人一人读了5篇,阅读都做了笔记,总结了一般情况下的文章结构及基本写作方法。2.紧急学习了很多工具。当时我还处于基本只用c++写计算的阶段,为了竞赛学了一点matlab(主要是画图)和lingo(只会解齐次,后来还没用上),装了visio画流程图。3.做了4篇模拟训练,每篇用5天时间,写完交给指导老师评阅,修改,再评阅。4.踩点,熟悉宾馆周围环境,附近有公园一个,24小时开封菜一家,小超市若干,大超市一家,有wifi咖啡厅一家,可外卖奶茶店一家。5.借来打印机一台,带来一台额外的笔记本还配了svn(后来发现学姐不会用svn,改成了ftp服务器)
1 @' b0 h* ?$ P! [6 v; Y% h 比赛前一天我们做的工作包括:1.图书馆借了一些常用书籍,包括数学和算法方面的(最后…也没用上)。2.我请吃饭,三人干掉三四百…没喝酒。3.超市大采购,各种零食饮料以及泡面。
( Z+ b0 s6 V! @; m- I: L2 A 比赛的过程基本上如下:
0 W1 J/ Q+ x" i5 p8 q+ r 第一天整个白天都在琢磨做哪个题,确定做一个数独题目生成和评价的题后,女生们先是玩了两个小时数独,然后写作的学姐当场拍完了introduction,做数学分析的给她打下手,接着女生们睡觉;我一人通宵拍了三个程序用三种方法跑了一次结果,并且简单写了一下三个方法思路,基本结论是只有一个方法比较靠谱…然后我滚去补觉。
4 w* j3 m1 P7 V+ r0 t 第二天上午我睡觉,俩学姐看我之前写的文字,数学分析同学针对我的计算模型写了个纯数学描述,写作同学转换数学描述和我的计算模型变成了文章。下午大家决定发散思路,于是都关了电脑,去公园晃了一圈,讨论了一些彼此理解不是很透彻的问题,达成了一致…晚上写作同学依旧埋头写,数学分析同学开始各种画图(居然画得好开心…),我进一步完善程序,把解的评价规则写了进去,然后写了段文字。三人都滚去正常睡觉。
7 o8 w% ]( [4 _+ M) M* A# F 第三天,上午继续写写画画。中午觉得好闷啊一直在破宾馆里写东西太蛋疼了,于是大家扛着笔记本去了咖啡厅。晚上发现我之前的程序有个大bug,导致有些结果分析要重写。虽然没用上svn,但是我们用最原始的文件名法做了版本控制,所以没有太大问题。当夜听到隔壁房间另有个参赛队伍有人抓狂了,踢门大喊“明年老子绝对不来参赛受虐了”之类的内容,事后得知他们已经全员通宵2天了…我们表示无压力,修改完成后睡觉。
4 J! W$ u0 q" e+ J 第四天,上午做了一些文章主体部分的收尾工作,写作同学把所有word提升的拼写语法错误全部检查了一轮,基本满意。各人检查了一下电子版文章,感觉没啥问题,写作同学作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决定:把文章打印出来,大家拿纸质版看一遍。这个安排实在太重要以至于后来我和各种不同的队友一起参赛都沿用了。很多电子版难以看出的小问题,如标点符号啊图注啊之类的,这次检查全部发现并且改正了。下午在我跑去洗澡思考人生的时候指导老师杀了过来,看了我们的文章后一口咬定文章结构有问题,直接在我们的最终文档上改了很多东西,并且没用批注模式(07版office的批注模式是个好东西)。我洗完澡回来看到了一篇中式思维的总分总结构并且算法这块还改到我自己都不认识了的文章,差点当场吐血。感谢ftp备份和土办法版本控制,我们很快将文章基本复原,仅接受了部分语句上的修改。当夜三人通宵,基本上是在研究文章里还需要加些什么东西,配些什么图,最后花了4个小时翻来覆去改摘要。摘要基本模仿常见的o奖文章摘要风格。全文打印后检查,提前半小时上交文章,吃了宾馆的自助早餐,各回各家各找各床,睡觉。( [# M8 z, e$ U9 @7 |0 z9 |1 @
接下来是后日谈:发布成绩之后,我作为我校第一个大一参赛拿一等奖的学生,作为我系成立以来(我们系成立得晚)第一个拿国际奖的学生,引起了轰动,好事者还做了个大条幅从宿舍楼顶垂到一楼。直接后果是从此学校一堆大一新生选修数学建模课程,一堆新人参赛。
2 j$ T1 _+ s& j6 {* }+ ]& R 【知乎 coldwings】 3 O: b+ R5 t6 h9 q s0 A5 z# j
7 |/ V% I1 ?7 K0 c8 G 参赛准备首先学好数学是必备的啦!其次看一些有关数模方面的书 关注本公众号有福利!学习相关软件如matlab等最重要的当然是找到称心一起奋斗的队友 & v! K- q9 j2 S
三天虽短 收益无穷哦~~
+ Z+ _6 {2 i3 b: S; Q ; t/ L. j+ ]# [7 S/ h( f
+ k2 {( Y5 F. }8 C" [4 T
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