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G. P" }+ C6 \ 朱镕基:任何人都不应该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大家应该正视历史,当然也应该面向未来。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错误的重犯,这对中日两国人民尤其重要。对于当前出现的这样一种倾向,就是要隐瞒或者是淡化,甚至于篡改历史的倾向,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这没有一点好处,不能够使人民从历史里吸取教训,来更好地创造未来。所以我们要做一些提醒,这些提醒绝对不是要伤害某国人民的感情,而是我们希望大家共同地吸取历史的教训,使中日两国人民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l j9 i! ?. }( u; M
) d9 D8 G3 Z4 g6 s/ f0 t H5 u5 C
筑紫哲也:我们为这个节目从全国搜集意见,包括历史问题。一个51岁男子对过去战争中的残酷有赎罪感,但中国一再要求日本道歉,到底要道歉到什么时候? , g+ c! I; N! L5 p, | * W# B9 G' `2 P 朱镕基:我这一次就没有要求日本人民道歉。我想提醒一点,就是在日本的所有的正式文件里面,从来没有向中国人民道歉过。当然在1995年,村山富市先生,当时的首相,笼统地向亚洲人民表示过歉意。但是,日本在所有的正式文件里面都没有向中国人民道过歉。因此,不能说中国没完没了地要求日本道歉,没有!道歉不道歉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希望你们考虑这个问题。 ; c' Q+ x# O4 {4 p: O/ D4 E; y( `! s7 Z$ G
“你认为自己踩了‘地雷阵’吗?” " s. S/ Y' q" \( }' `9 W8 S; |& u& F' H! t2 v; S, N
筑紫哲也:总理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被人威胁。据说,你有过四次险遭暗杀的经历,祖先的坟墓也被炸了。你自己也说过走在“地雷阵”上,听说还准备了棺材,是吗? ! u& ~+ H4 B+ x7 S3 f# O) n ; Q0 K$ x2 u" H t' f9 Z 朱镕基:关于我有种种传闻,或者说传奇。我知道目前为止,至少有11本关于我的书,我没有时间去看。它们究竟说了一些什么,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去看这些东西。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值得一谈。 ' o1 ?9 B2 o* m6 b, L* H3 j1 t6 e: Z" d; _. c1 X. x9 R
筑紫哲也:你认为自己踩了“地雷阵”吗?2 L- `; ]( y4 K7 M1 r" P
/ m+ c- q1 Q' a4 F
朱镕基:我在就任总理的时候,曾在记者招待会上面讲过这样的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我没有说我已经踩在“地雷”上,没有。这是表示一种决心。5 k8 b$ W# ?6 f
, x A+ ?. n& ^# R* t5 m 一位女大学生:我正在学中文,听说中国人都喜欢唱歌。总理最喜欢什么歌?能不能唱一段? , h" h3 w/ a5 l6 x* Y / S) y) n/ \- L9 {8 K% m, x 朱镕基:我最喜欢的是中国的国歌。如果我现在要唱的话,你们都得起立,我想我还是不唱了。$ S: w# C$ `" X$ V! C5 A
+ _. O8 r W& L 筑紫哲也:听说总理是一位京胡名家。这是京胡,你也会拉?' W, p1 C' d: ]1 S* q
1 R5 d- y9 q# t7 P. J6 t% h; W
朱镕基:略知一二。! f6 x6 |3 n. u7 R+ G
, V7 N3 O& r0 r 筑紫哲也:可以表演吗? * n! w7 A, H% ^: y! e4 _6 R) @4 u+ U( j& O& I0 l
朱镕基:我如果要拉的话,那一位女士就应该唱。我想,如果你们不喜欢京剧的话,你听我拉胡琴一定觉得很难听的,好像杀猪一样。但是应你们的要求,我就献丑了。 & D7 |: N# W% N/ F+ k) x, P0 ~) M) @$ ^4 R5 m8 d
(朱镕基总理现场拉了一段京剧的过门儿,全场鼓掌———编者注) $ q, [* H% |" f5 R% l2 N4 q ! |: y! B- e! j 筑紫哲也:今天本没有计划让总理表演京胡,十分高兴。已经超过了一些时间,最后一个问题是,和市民对话与和官员对话有什么不同? 6 ]$ V$ {; R, c 7 }+ b# b2 w$ ?# \ 朱镕基:这是两种不同的对话。比方说跟政府官员的对话是唱京剧,那么和市民的对话就是演歌舞伎,我很难说哪个更有趣,但是我很愿意跟日本人民直接地接触和对话。我很感谢今天诸位对我非常礼貌,非常客气,谢谢大家。 , Z v2 M. m! Y6 W) M“我们要民主,我们也要法制” 3 H0 C' K, q2 ]1 B# s# B- O2 e& w, ], }: L 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伍德拉夫采访(1999年4月13日)* L4 W' n/ y: C
; W& b- t1 x3 \% R, O4 h
伍德拉夫:朱总理,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在你访问美国之前,你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但脾气不好。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次就世贸组织问题没有达成协议,你现在是不是想发脾气? ( i% ]2 e* u% n5 N7 R# n: B, g# N4 f5 B7 }) `* G n' V; b7 H' Y
朱镕基:我在美国不但没有发脾气,而且还始终保持着笑脸。我不认为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会谈是不成功的。克林顿总统和我签署了一个联合声明,在声明中,美国明确表示坚决支持中国在199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认为我们的工作现在处于最后阶段,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达成协议。4 R2 u- V3 V* `( @7 X
$ _% {$ f6 N1 p$ {! x( o& F 伍德拉夫:克林顿总统谈到同中国保持接触的重要性。你是否认为两国保持接触是重要的? 4 j: K) P4 |8 T c4 i' d/ W! G# n" A. f. k# l
朱镕基:你说的“接触”,我们称之为中美“友好合作关系”。我认为,同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是贵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的一贯政策。我感到,我们现在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仅符合我们两国的利益,而且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从中方来说,如果我们回头看,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先生和现在的江泽民主席,三代领导人都支持这一政策。所以,我认为你们所说的“接触”是正确的途径;所谓的“遏制”,甚至某些人所称的“软遏制”,是错误的途径。* g* b! p2 E' C) y
! }0 @/ A; w+ f% i" x& j “当经济上更强大以后,中国能否容忍更多的不同政见?” 9 T" k9 j8 y1 Q" s' Q) v$ u! H8 l3 p
伍德拉夫:大家也都知道,美中在具体问题上会有分歧。这些具体问题之一当然是人权。总理先生,你认为当经济上更强大以后,中国能否容忍更多的不同政见?. i1 k1 H5 E. C; D( t
7 F+ t7 s2 _! K 朱镕基:就人权来说,常常是中美双方在有共同的概念的同时,在如何实施上有分歧,因为归根结底,各国的情况不同;而且我认为,中国正在不断地改善人权状况。但同时,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我们必须继续在这个方面改进。所以,我们愿意听取外国朋友的意见。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有着2000年传统观念的负担,这影响着我们人民的思想。而且,我们人民的教育水平是不能同美国相比的。" W2 Q9 V- ~, ^; c0 e
' N' ^' N) k! G: v
近来,中国全国人大修改了我们的宪法,增加了一项修正案,要依法治国。这表明中国想建立一个完整的司法制度,建立一个法治的国家,但这不是容易办成的事情。我们缺少大量合格的人才。目前,我们非常缺乏法官和律师。你们美国有这么多律师,我们却很少。( u1 L; A3 k8 f$ {5 g( ~9 O# ?
- L7 V9 y8 S6 c 伍德拉夫:我们派一些人给你们。 N; n5 E. F. n8 u* E8 V/ P( N$ e8 P# d) b5 \' e( ]8 i
朱镕基:我们正在培养这些方面的人才,但这需要时间,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培养出来。所以,当你们表示对中国改善人权状况的关切时,要知道,在希望改善人权状况方面,我们比你们要着急得多。经济改革肯定要带来政治改革,你应该看到我们已经在进行一些政治改革了,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宪法修正案,它正指导我们依法治国。我们的宪法规定,人民有言论和集会的自由。当然,一个大前提是,不能做任何损害公共财物和公共利益的事情。我们将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承认,我们在人权领域有不足;但同时我们也要说,中国人民正在享受历史上最好的人权。 7 ?# e" b5 M k& s: W- ^ 3 j8 y, D9 i* n3 W5 X3 y 伍德拉夫:有个问题是关于你自己的经历。你曾两次被下放,我知道你在养猪场干了很多年,从事的是重体力劳动。你的经历是否告诉你,中国不怕不同政见? ( p, }9 I1 E/ ]9 }0 I% b$ y1 s0 h6 i' S/ R' {% {& S) k
朱镕基:我不认为我个人经历的细节值得在这里讨论,但我认为,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领导人都有类似的个人经历。我们年轻时都为民主而斗争,为我们国家的自由、独立和解放而斗争。不可想象,我们这些毕生为改善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而斗争的人会去侵犯中国人民的人权。问题是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我们只能努力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5 Q# t9 ^3 D' u( S& S/ _
+ L8 }( a8 |( u7 j9 G
“60年之后,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吗?”6 r) \9 y2 u& Q5 _: h1 D
7 u. {1 a# ]; T7 b$ s/ j 伍德拉夫:提个关于贵国的问题。你希望中国发展成什么样子?你认为40年、50年、60年之后,中国会是什么样的国家?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你看中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会如何发展?& H* o# Q! T, }; s3 e" y
5 G8 f0 N; |* V1 h
朱镕基:我认为,再过四五十年甚至60年以后,中国将会发展起来。但即便在那时,中国也不会超过美国,更不可能对美国构成什么威胁。中国只会成为美国的朋友,很可能是美国的大市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继续下去,但我们仍将保持社会主义。我们的经济体制将继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使我们避免经济危机。当然,美国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你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期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6 ]5 n( v$ E2 J: ~8 F7 i+ p, Z
, D7 D3 l# u) }: O. N7 L8 u
伍德拉夫:永远是社会主义? , O w! g; g7 n% O" P2 |, C8 P; ~- D7 |* X; X' K( l. ~0 ?5 V
朱镕基:永远是,但我说的社会主义带有中国特色。 3 U% _! ?6 j i, ?% Q$ H! a7 s( X" p8 B' @% X
伍德拉夫:中国对民主有什么害怕的吗?, h3 A" Y& ]6 ~* o
1 q% J) M L$ W 朱镕基:我为民主奋斗了一辈子,因此,我觉得民主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要民主,我们也要法制,所以,在要求民主时不能违法。民主与法制应该同时发展。4 H2 u& A8 t0 }. {9 E
' ~, O5 J9 d, Y" s 伍德拉夫:我还没有问你此次访问中你最喜欢哪个城市,以免在它们之间引起竞争。8 `- z* j6 k- G! y6 _/ t
5 s$ D: A3 |; a 朱镕基:我喜欢所有的城市。7 A; H6 e& l$ d1 t
- O, H% f1 B3 `+ k1 K8 S3 q
伍德拉夫:你说话很像一位外交家。谢谢。; v& n* |7 X8 z8 u1 t
6 R3 e: a: E% }8 T 朱镕基:谢谢。 ; x; o$ {* S3 c0 F$ L3 N仁者是无敌于天下的: y+ A9 t5 t; U! T
( A1 ?4 S4 O' u6 p$ u 在美国谈同顾毓琇先生见面的情况(1999年4月9日)* n0 T- j5 x6 P2 T# t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