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微软中国每年研发投入将超1亿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1日 16:00 21世纪经济报道 5 c1 U( v! j0 Q# V7 w% i
本报记者 侯继勇 ; v& b" b3 f5 R* u# C$ u
北京报道
2 P% s% f, \6 {4 \ 1月19日上午,北京希格玛大厦六楼,仍然是那间办公室,仍然是黑色的沙发,仍然是红褐色的书柜与办公桌。阳光透过窗玻璃打在张亚勤的脸上,一切看上去与两年前没有什么 变化。
& |! c% Q+ A9 w7 a- {3 t “当时秘书问我,是不是将书帮我寄到美国?我回答说,还是别寄了,说不定哪天我就回来了。”张亚勤指着书柜,向记者感慨突然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现在,我真的又回来了。”
; q9 I. S9 \ h. j* h2 @ 但变化却也异常明显。门口那块“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牌子已经换成了“微软中国研发中心”,1月18日,微软成立了中国研发集团,由张亚勤出任总裁。两年前,张亚勤正是从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的位置,上调美国出任主管移动研发的微软全球副总裁,去年9月22日,他被宣布重回中国负责微软在中国的科研及产品开发整体布局。 9 {2 |; D9 t9 j
更大的变化是人。在张亚勤回国之前,微软亚洲研究院缔造者李开复跳槽Google,出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负责组建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并在国内各大高校掀起一轮人才招聘战。
4 f" |8 {- |/ A 尚未与李开复见面
* J3 Q2 ]& w: L) J/ l/ C* E+ s “今年我们已经招了300名研发人员,预计全年将招聘600人。”按照张亚勤的计划,未来三年内,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将至少新增研发人员2200人,加上现在的800人,研发人员规模将达到3000人。
3 ^) T, S! X }' v3 ]. Q. x! P5 x 目前,微软在中国的研发领域主要集中于新一代多媒体、数字娱乐、新一代用户界面、无线及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搜索与挖掘。张亚勤强调,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将成为微软除美国外的第二个核心,今后将承担起类似windows、office这样的大型产品的研发,“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能称为微软的又一个研发核心”。
% f8 q8 F8 Y. J" T% H/ E 为此,今后三年,微软在中国每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亿美元。2005年,微软全球的研发投入超过72亿美元,1亿美元对微软而言可谓九牛一毛。但张亚勤解释:“1亿美元仅是对员工的投入,由总部直接拨给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实际对中国的研发投入将会更高,1亿美元之外,还有项目投放,研发设备上的投入,这些均由总部进行一体化的规划。”
0 l# T, U# p6 S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公司成立后,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工程院、微软互联网技术部(中国区)、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微软中国技术中心、位于深圳的硬件创新中心、微软工程院上海分院向张亚勤负责。
$ N8 t0 k! M+ P: x" p; Y5 Y 张亚勤称,成立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目的是使“各研发机构更有效率,协同作战的能力更强”。 3 v& C6 V) X9 A
“除了协调各个机构相互配合外,各个机构将保持高度的自主权。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确定课题、研发经费、组织研发团队等都由沈向洋负责,有100%的自由的空间,我不会干涉。”张亚勤这样解释自己的职能。 ! p- b0 s ^: s2 W* u; p
张亚勤透露,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近期仍将聚焦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在移动通讯方面,三个月内将会有更具体的计划出台。 6 S. p' Y( d* A. M
颇有意思的是,这与李开复的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研究方向多有类似。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人士坦言,双方在互联领域的研发的确多有重复,“在这一块,双方确实存在人才争夺,但微软有更好的技术设施和更充足的研发资金,这对那些研发人员更有吸引力”。 ; m. r E) L2 i* v2 ^; k y w
谈及李开复,张亚勤态度复杂,“尽管微软与Google是竞争对手,但我们还是好朋友”。他表示,回国以后,还没来得及与李开复晤面,“回来很忙,没有来得跟任何朋友联系,这个周末又要赶到美国开会”。
5 x, |) E; r B$ ~ 中国投入超过印度
3 u3 f; `' n+ B* s1 X2 _& }* S- N: ] 2005年底,盖茨访问印度时曾宣称:微软今后数年将在印度投入超过17亿美元。在外界看来,微软似乎正在将自己的亚洲重心向印度倾斜。
$ _0 Y* a' V: c& L: H “微软的重心仍然在中国。”张亚勤数着指头辩驳,“不论从人员、资金投入,还是组织机构上,都体现了微软将越来越重视中国。” + y4 g; A7 |6 \* r$ t3 I d8 I
据他介绍,微软在印度的17亿美元投入是整体投入,其中既包括研发投入,也包括服务、技术支持、销售等方面投入,“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市场等方面的投入将占较大的比重”。
& o1 u- Z6 c& @ 今后到5年内,微软还计划将在印度的员工人数增至3000。张亚勤表示,这也是包括了研发、服务、技术支持、销售、业务等方面的员工,“微软在中国,仅研发人员就将增加到3000人”。 3 N" r5 w0 @, R) T( ^0 |$ J
张同时认为,微软在中国与印度的投入完全没有竞争关系,“对印度的投入是微软在高速发展阶段做出的必然选择,对中国研发投入更多是出于微软未来全球研发布局的考虑”。 # g1 `& c" c+ m+ M7 }" D
据他介绍,目前微软的印度研发机构更多将精力放在服务器软件、应用软件以及商务软件上,而微软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则覆盖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研发、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 3 w: t2 ]/ v5 l& `- A
加大对本土伙伴战略投资
5 Y& j3 z+ F9 |/ w# p 让微软的本土合作伙伴高兴的,是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新设立的战略合作部。
* I% D8 T2 @. `0 v “研发合作部旨在加强与本土合作伙伴的合作。”张亚勤透露,微软将在中国发展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此前,微软已经与创智、中软、神州数码、浪潮四家本土企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 C, P! Z" [6 _3 [3 W& l 张亚勤称,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与本土伙伴的合作将包括四个方面。
y+ w6 I' J5 S" Y( C' o 首先是人员培训。中软集团总裁唐敏告诉记者,微软的培训甚至包括让本土合作伙伴派管理团队到微软总部考察、学习经验。2005年,唐敏就曾数次到微软总部考察。 ' x% d5 [1 [+ w! Y3 ?
其次是软件外包。微软过去已经跟十个本土公司有了在软件外包方面的合作。张亚勤称今后在软件外包方面将会加强与本地合作伙伴的合作,“一是外包项目的增加,一是本土合作伙伴数量也要增加”。
7 ^3 t5 n3 V4 u# G F [ 再次是技术转让方面的合作。“技术转让在美国也才刚刚开始,就是微软把自己的专利和合作伙伴分享。当然也不限于合作伙伴,清华的学生都可以使用我们的专利,只要他们足够能干。”张亚勤说道。 & U6 L0 ?) l* A& ]; X1 K8 @
据张亚勤透露,技术转让方面的合作已经开始,但他对“哪一个专利,哪一项技术,什么样的时间,和哪一个公司合作”仍然保密。
, k" ?4 G3 d. h 最后是战略投资方面的合作。去年,微软已经分别投资了创智、浪潮等公司。张亚勤表示,从今年开始,投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5 A: y" K8 e. A5 N! N) T 此前,战略投资业务由微软中国的战略合作部负责,属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的管辖范围。张亚勤称,“与合作伙伴在业务方面的合作今后仍将由微软中国的战略合作部负责,两个战略合作部将会紧密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