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170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变异系数加权法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10

主题

6

听众

70

积分

升级  68.42%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20: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l变异系数加权法

Lindo软件包介绍.pdf

446.89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积分: 体力 -2 点

变异系数加权法在评价高校学生成绩中的应用.pdf

687.41 KB, 下载次数: 93, 下载积分: 体力 -2 点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粟归玉 实名认证       

1

主题

4

听众

209

积分

升级  54.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iongyi        

0

主题

4

听众

56

积分

升级  53.6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luetian        

0

主题

4

听众

13

积分

升级  8.4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变异系数加权法在评价高校学生成绩中的应用①
: {, c. `  A( y% J- v1 L6 @付靖 赵彦晖 姚继涛6 g. a) x- r6 [: K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 西安 71 0055)
  l4 N" \# ?) g8 {- Z3 K" t4 B摘要:文章对高校学生评价中惯用的加权平均方法进行了反思,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变异秉数加权法,突出了个各评价指标的相对变化
- X* f+ g( b3 u- s* z% p, ?5 S4 |3 @; s幅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新的加权方法,它暮顾了每个指标原本的重要性也缩小了每一次实际情况的不同产生的差异情况两个方面,结合
7 c4 w* Q, p2 G/ f算例我们也能看出改进后的加权平均对学生更公平合理一些。+ D+ C4 q6 f2 d. ]
关键词:变异系数加权法 评价方法 加权平均法
0 q5 Z+ U6 }6 P/ ^中图分类号:O1-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09)03(c)一0195—02/ ?$ b! a: a5 S  {8 u1 P
appl ication of weighted4 N& K) H  {$ P) V/ v
the evaIuatiOn# [+ d2 W; e& l! p/ @
VarIatIOn ● -■ COet●t●I■ CI■ ent_ I■ n
  @4 x* a7 }; ], Lof students’scor
1 _5 {' e' \6 R*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 the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used in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7 u* ^! t! _! z& J( v& V
the use of weighte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highlighting the relative change of the evaluative indicators. based on it ,the paper
% g8 m* S1 I& [& xpresent the new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first, it take into account the importance of each indicators. second, it also reduced
/ w& C4 U( f; i2 vthe difference of every actual situation. 1ast, combined with the example we can see that the improved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1 R0 d' W# o' Y2 U/ |make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more fair and reasonable.
; D0 D- F' D# s* X/ u, bKey w ord:Weighted variation coefficient l evaluation methodology,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M3 C2 Y* e/ A; I. I) E
现在高校评价学生成绩时,虽然学生
# g; d5 N0 r% I0 j' H可能选择的科目不同,但是都是百分制,所
8 Y7 U& m6 B! p以一般都是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学! m/ P! h+ l! `
生的加权平均成绩,权重一般都是老师直
9 R# V  E  Z) I& b) ^接给定的。例如,在某次考试中,权重都相
5 S; T8 l# e8 C- w. u同的两个科目A和科目B,科目A稍难其平
/ r  y5 v# T7 i, _6 r% h9 O: u均成绩是7O分,科目B稍易,其平均成绩是
9 |6 W( r0 @, K1 E! B90分,甲同学选修了A科目而乙同学选修
: J2 m3 f2 T) ]& F了B科目,如果甲和乙都考了85分,显然,
) C" D/ C0 t* _! |虽然都是85分,甲同学85分的“含金量”. J- p% t" @* N+ r8 ~9 m/ P$ |
表1 新权的计算过程
- `- \  r! M  Q% P( Q4 x科目l 科目2 利.目3 科目4 科目5 科目6
- N5 }! W% T% ]  B$ ~# b  g0 S# P平均成绩 72.2143 80.8888 81.9000 84.4000 89.2500 94.6667
' _% s  }& o5 w方 羞 4.2999 8.0536 10.4610 7.4ll7 4.2003 0.04387
% |1 c) @& h* u/ k" W变异系数 0.0595 0.0996 0.1277 0.0878 0.0471 0.0439' n6 |2 K8 I% ^: T4 h2 w% i
变异系数 O.1169 O.1954 0.2507 O.1724 0.0924 0.0861
# i( S( y8 @/ m加权后的' u$ v& b2 j' p" v' o
权重
* x$ v, ^8 k1 O7 g, Y新的权重 O.2337 0.5863 0.7522 0.6894 0.277l 0.25836 ~, `* e+ ~! S/ x
表2 新的加权平均成绩及和原来的加权平均成绩的比较$ t/ _! a# C" }! S/ T9 b: ^
科1 科2 科3 科4 科5 科6 新的加 原来的
! J1 s0 x& w9 m. u权平均 加权平
# V% P" L. o4 y* st' l: p7 U' Q) y! ^0 _0 D, ^) Z
成绩 均成绩. f2 i5 G$ N9 r# T1 d
新的 0.2337 0.5863 0.7522 0.6894 0.2771 0.2583
: K& B; Q' }) s3 h权重
7 h+ T% L4 @; n4 l+ V0 X- L$ h& Y1 80 94 94 99 92.5l57 92.9166
( z, l' s5 \& |0 v7 |' w2 79 92 99 95 93.9159 92.5833+ |  h3 V$ Q3 [  ~& |0 E
3 70 91 80 1OO 86.0102 87.00006 b) e4 j6 x! @. U
4 76 90 90 88 86.1606 86.9091
+ j4 O6 p# f1 w, j, Q  Z# _: b5 74 91 83 93 87.1849 86.0000% V/ r# X1 m0 I' ~, s7 [7 l
6 69 85 90 94 87.5395 85.9091
! c1 t3 p1 Y3 g: e( X) I  x7 73 89 83 98 77.7642 85.8333
, _: Q$ \1 t3 b% u) s8 L: v8 71 80 89 94 85.0395 84.6364
7 C4 r. I3 P# p9 66 77 83 96 83.0074 81.9166
& Z# k; D9 E7 ?; [8 n6 _5 V10 70 76 83 89 76.2458 80.58331 y  s5 C. n- D/ v4 ]
11 68 75 83 94 78.4054 80.23080 r' g! u& v) {  N9 g6 `& d
12 66 80 77 89 79.8588 79.0909
) e6 l7 y# ]6 E& Z. ^1 k0 zl3 74 76 70 94 76.2168 78.16669 p! ]* j5 V( S6 P
l4 74 83 69 79 74.4054 76.66669 T3 S; d& \1 L  ]- f
15 69 79 67 89 80.3938 76.6364
4 D; u1 W* F0 Z①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8l43)。1 [8 G# \! x4 ]; O
作者简介:付靖(1 983一),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概率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0 F3 `2 G3 l& ^: h$ m
肯定高于乙同学的85分的“含金量”,在这1 ~2 `2 u! o& q- A
种情况下,如果以一般的权重一样的加权
0 P$ |$ e4 p6 y' r: a( S0 u平均的方法评价甲乙同学,那么显然是有4 ^6 @0 M% n1 X3 l
失公平的。所以根据具体的考试情况的差/ `" C, [8 c, X" }1 `& r
异,适当的调整一下权重,可以更公平的更
4 Q) u4 y0 z! L合理的去评价学生,文中提出的变异系数9 p& B% V+ k5 R% m' X4 Y) h
加权法就是考虑到了每次考试时每个科目
7 @% }" A1 I, h的相对变化幅度,适当提升了“含金量”高
0 k( b1 n6 P: o) W) U( Q0 T一点的科目的权重,然后再结合原来科目
* C% p* B+ ~" d, G. {! b' i的权重计算出新的权重,这种新加权平均
7 r7 {. K8 ?6 O# ~* v% D方法可以更公平合理的评价学生。( K/ u. y6 {2 f
1新的权重的计算方法! k( z. J% D5 \& F. r$ n8 j
1.1第一步:变异系数加权法的实现
! t, u* d; W& u  F+ y) l用 i=1,2,⋯ ,nIj=1,⋯2,m)表示第i: F7 _! Z) Y0 _
个人的第j科目的成绩。
( e" {* v6 e$ B0 m- wj=1,2,⋯ ,m )表示第j科目的成" y8 w: y2 J8 s3 g9 D4 r4 d
则均值为:Xj 己X(i
& l- K; L7 m+ R+ n1 I1 l
. L- @: ?  N9 q! O' z7 I  T方差为:sj=( Σ(xj一一xj) ); Q5 I, H# ]  E) n* W
(其中力 ≤ /2)
+ N$ @+ E+ f8 hS J9 z! [5 Z' r; o: b
所对应的变异系数为: i
  r. S& x7 D" X9 }2 d9 |! I于是对于科目 =l,2,m)根据评价对+ B6 C# s( ^' f9 b
V/5 p7 F$ {$ r2 e3 }  \) @
象的成绩数据,相应的权就是:w l’= /J/Σm v;
* y; `: y. X' T2 i; ?7 |* s
0 R7 s$ J/ S0 y' M! N2 p这种加权的方法是为了突出各指标相8 A+ t4 U0 Q; I) Z( t& e
对的变化幅度,如果从评价的目的来看就. S! f" p$ H. v( h
是区别被评价对象, 的值大表示 ,在
7 F/ s5 O4 E5 x4 V8 K不同的对象身上变化大,区别能力强,所以# E% f% q5 E/ c8 N0 Q" w
应给以重视。* ~$ D' D: q' S, z- p
1.2第二步:新权的确定方法% R5 F+ f) o$ M) M
设原来规定的权W,‘(j=A,B,⋯ ⋯)则各$ v7 f6 A# d: p4 C/ h$ [
指标新的权重W =WjWi。
& A$ V( y4 [7 K, Q8 [2 b! U9 s" a其新的加权平均成绩为各科目取得的" X' L# J7 `1 u! ^. Y! P
科技资讯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1 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inruomei 实名认证       

1

主题

3

听众

33

积分

升级  29.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希望能和大家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13

积分

升级  8.42%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4-10 12:4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自我介绍
    爱数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

    听众

    12

    积分

    升级  7.37%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数学建模菜鸟

    群组学术交流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听众

    4

    积分

    升级  80%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听众

    424

    积分

    升级  41.33%

  • TA的每日心情

    2014-2-19 22:18
  • 签到天数: 12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自我介绍

    群组2014美赛ICMC题备战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7-22 02:11 , Processed in 0.688604 second(s), 100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