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时间:1998年10月-至今
合作背景与内容
东亚酸沉降监测网是一个地区性环境合作项目。由日本于1993年发起并组织,目前共有中国、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日本、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俄罗斯、泰国和越南等东亚地区十二个国家参加。
东亚酸沉降监测网的目的是通过国际间的合作监测了解评估东亚地区酸沉降状况,防止跨国界酸沉降污染危害。
199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正式参加东亚酸沉降监测网。1998年10月,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牵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重庆、西安、厦门、珠海等四城市成立了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中国网。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承担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中国分中心的工作,重庆、西安、厦门、珠海四城市承担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中国网络城市的监测工作.
我国于1999年4月开始实施东亚酸沉降监测网的准备期监测计划。从2001年起,根据东亚酸沉降监测网的要求,东亚酸沉降监测网的工作转入正式运行阶段。
目前东亚酸沉降监测网共有44个湿沉降(降水)监测点、34个干沉降监测点、12个内陆水监测点。
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中国分中心工作内容:编制中国分中心各种监测技术报告,编写每年监测工作计划和人员培训计划,实施中国境内QA/QC活动,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指导,承担与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临时中心的联络,对国内网络城市报送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汇总,并编写数据总结报告,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后报至东亚酸沉降监测网络中心
各城市工作内容:承担本地区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中国网湿沉降、干沉降、土壤/植被和内陆水的监测工作;按照中国网国家监测计划和《东亚酸沉降监测技术指南手册》的要求,定期将本地区监测数据整理、分析、汇总后上报中国分中心,同时将同期实施质控数据上报中国分中心。
目前,我国已和东亚酸沉降监测网的其他国家实现了酸沉降监测数据共享,建立了定期召开政府间会议、科学顾问委员会会议和技术管理会议的机制。
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中国网近年来取得的成果
1、拓展了我国酸沉降监测的领域
除传统的降水监测外,还包括了干沉降、内陆水、土壤以及植被的监测。开展了酸沉降的长期综合性监测,在国内首先开始了酸沉降对生态影响的长期基础研究。
2、提高了我国酸沉降监测技术水平
参加东亚网促进了各城市在酸沉降监测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在采样设备、实验室分析仪器方面有较大提高。
各监测点采用东亚地区统一的酸沉降监测技术方法,实验室按标准化的操作程序进行分析。
通过国际间的监测技术交流与培训,以及参加每年东亚网内的质控考核,提高了各城市的分析水平。
3、促进了东亚地区各国酸沉降监测技术的交流
通过国际交流,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酸沉降监测技术交流。建立的数据共享机制,为东亚地区的酸沉降状况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