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62334|回复: 1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书推荐】建模类图书推荐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1341

主题

738

听众

2万

积分

数学中国总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1-18 10:46
  •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超级版主

    社区QQ达人 邮箱绑定达人 元老勋章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原创写作奖 最具活力勋章 风雨历程奖

    群组2011年第一期数学建模

    群组第一期sas基础实训课堂

    群组第二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2012第二期MCM/ICM优秀

    群组MCM优秀论文解析专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13 10: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邮箱已经成功绑定
    1、非参数和半参数中的模型似然
    zcover.jpg


    内容简介
    This book is composed of t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contains the preliminary knowledge about empirical likelihood and other relevant nonparametric methods. Chapters 2 and 3 analyze the section-data using the single-index model and the partially linear single-index model. Chapters 4 through 6 investigate the longitudinal data using the partially linear model, the varying coefficient model and a nonparametric regression model. Chapter 7 discusses nonlinear errors-in-covariables models with validation data. Chapters 8 through 10 investigate missing data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linear model, a nonparametric regression model and the partially linear model. Every chapter, except for Chapter 1, of this book is self-contained so that the reader could focus on any chapter without much effec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thers, and hence can read any chapters according to reader's own interest. The emphasis of this book is on methodologies rather than on theory,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applications of the empirical likelihood techniques to various semiparametric regression models. Key technical arguments are presented in the "proofs sec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This gives interested researchers an idea of how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obtained. Also from the style of material organization, this book is more likely a lecture note, rather than a textbook. Most materials come from authors' research articles.
    This book intend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and to serve as a lecture note to postgraduate students. It is especially for the people working in the nonparametric and semiparametric statistics areas or applying the empirical likelihood method to other areas.

    目录



    Preface
    Chapter 1 Preliminary knowledge
    1.1 Empirical likelihood (EL)
    1.1.1 Definition of EL
    1.1.2 EL for mean
    1.1.3 Estimating equations
    1.1.4 Advantages of EL
    1.1.5 Related literature
    1.2 Bootstrap method
    1.3 Smoothing methods
    1.3.1 The Nadaraya-Watson estimator
    1.3.2 The local polynomial smoother
    1.4 Cross-validation
    1.4.1 Least squares cross-validation
    1.4.2 Generalized cross-validation
    1.5 Data sets
    1.5.1 Longitudinal data
    1.5.2 Measurement error data
    1.5.3 Missing data
    1.6 Some notations
    .Chapter 2 EL for single-index models
    2.1 Introduction
    2.2 Methods and results
    2.2.1 Estimated EL
    2.2.2 Two adjusted EL ratios
    2.3 Simulation results
    2.4 Proofs
    2.4.1 Some lemmas
    2.4.2 Proofs of theorems
    Chapter 3 EL in a partially linear single-index model
    3.1 Introduction
    3.2 Methodology
    3.2.1 The general case
    3.2.2 Two special cases: single-index model and partially linear model
    3.3 Simulation results
    3.3.1 Preamble
    3.3.2 Simulated examples
    3.3.3 A real example
    3.4 Proofs
    3.4.1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roofs
    3.4.2 Proofs of theorems
    Chapter 4 EL semiparametric regression analysis
    4.1 Introduction
    4.2 Maximum EL estimator
    4.2.1 Estimating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4.2.2 Estimating the baseline function
    4.3 Confidence regions for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4.3.1 Confidence regions based on normal approximation
    4.3.2 EL confidence region
    4.4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baseline function
    4.4.1 Normal approximation-based confidence interval
    4.4.2 Mean-corrected EL confidence interval
    4.4.3 Residual-adjusted EL confidence interval
    4.5 Numerical results
    4.5.1 Bandwidth choice
    4.5.2 Simulation studies
    4.5.3 An application
    4.6 Proofs
    Chapter 5 EL for a varying coefficient model
    5.I Introduction
    5.2 ** EL and maximum EL estimation
    5.2.1 Wilks' phenomenon of ** EL
    5.2.2 Equivalence between MELE and WLSE
    5.3 Two bias corrections
    5.3.1 Mean-corrected EL
    5.3.2 Residual-adjusted EL
    5.4 Asymptotic confidence regions
    5.4.1 The general cases
    5.4.2 Partial profile EL for confidence intervals
    5.4.3 Simultaneous confidence bands
    5.4.4 Confidence regions based on the normal approximation
    5.4.5 Bootstrap confidence intervals and bands
    5.5 Numerical results
    5.5.1 Bandwidth choice
    5.5.2 Simulation studies
    5.5.3 The application to AIDS data
    5.6 Proofs of Theorems
    Chapter 6 EL local polynomial regression analysis
    6.1 Introduction
    6.2 ** empirical likelihood
    6.2.1 Prime method
    6.2.2 Asymptotic properties
    6.3 A bias correction method
    6.4 Asymptotic confidence regions
    6.4.1 Confidence regions based on EL
    6.4.2 Pointwise confidence intervals based on partial EL
    6.4.3 Confidence regions based on the normal approximation.
    6.4.4 Simultaneous confidence band
    6.5 Bandwidth selection
    6.5.1 Pilot bandwidth selection
    6.5.2 Refined bandwidth selection
    6.5.3 Undersmoothing bandwidth selection
    6.6 Numerical results
    6.6.1 Simulation study
    6.6.2 A real example
    6.7 Concluding remarks
    6.8 Proofs of Theorems
    Chapter 7 EL in nonlinear EV models
    7.1 Introduction
    7.2 Estimated EL
    7.3 Adjusted EL
    7.4 Simulations and application
    7.4.1 Simulations
    7.4.2 A real data example
    7.5 Conclusions
    7.6 Proofs
    Chapter 8 EL for the linear models
    8.1 Introduction
    8.2 EL for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8.2.1 EL with complete-case data
    8.2.2 Weighted EL
    8.2.3 EL with the imputed values
    8.2.4 Asymptotic properties
    8.3 EL for the response mean
    8.3.1 Weight-corrected EL
    8.3.2 Normal approximation
    8.4 Simulations
    8.4.1 One dimensional case
    8.4.2 Two dimensional case
    8.4.3 A real example
    8.5 Concluding remarks
    8.6 Proofs
    Chapter 9 EL for response mean
    9.1 Introduction
    9.2 Methods and results
    9.2.1 Weight-corrected EL
    9.2.2 Weight-corrected EL with auxiliary information
    9.2.3 Normal approximation-based method
    9.3 Simulations
    9.4 Concluding remarks
    9.5 Proofs
    Chapter 10 EL for a semiparametric regression model
    10.1 Introduction
    10.2 EL for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10.2.1 EL with complete-case data
    10.2.2 EL with the imputed values
    10.2.3 Partial profile empirical likelihood
    10.3 EL for the baseline function
    10.3.1 Estimated EL
    10.3.2 Residual-adjusted EL
    10.3.3 Simultaneous confidence band
    10.4 EL for the response mean
    10.4.1 Weight-corrected EL
    10.4.2 Normal approximation
    10.5 Simulations
    10.5.1 One-dimensional case
    10.5.2 Two-dimensional case
    10.6 Application
    10.7 Concluding remarks
    10.8 Proofs
    References
    Index

    链接:http://www.china-pub.com/303822#ml

    2、 模型降阶方法
    zcover (1).jpg
    内容简介[color=rgb(51, 102, 204) !important]回到顶部↑
    本书主要讨论大型系统近似过程的模型降阶方法的理论与应用。除绪论外,全书共分10章,其基本内容包括输入输出系统理论、渐近波形估计方法、Krylov子空间类方法、多点拟合方法、正交分解方法、平衡截断方法、积分全等变换与最优化方法,以及一些特殊系统的模型降阶方法。全书系统性强,详略得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章内容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
    本书可供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电路与系统、电力系统与自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阅读,同时也可作为理工类有关专业的教师以及从事科学和工程问题的模型分析与模拟的广大技术人员的理论参考书。

    目录[color=rgb(51, 102, 204) !important]回到顶部↑
    前言
    绪论
    0.1 模型降阶的基本思想
    0.2 模型降阶的基本方法
    第1章 矩阵分解和矩阵方程
    1.1 矩阵分解
    1.1.1 QR分解
    1.1.2 LU分解
    1.1.3 SVD分解
    1.2 矩阵方程
    1.2.1 Kronecker积
    1.2.2 Sylvester方程
    1.2.3 方程求解方法
    第2章 输入输出系统特征
    2.1 系统的概念
    2.1.1 系统描述与实现
    2.1.2 可控性与可观性
    2.2 系统的范数
    2.2.1 H2和H∞范数
    2.2.2 Hankel范数
    .2.3 系统的稳定性
    2.4 系统的无源性
    第3章 渐近波形估计模型降阶方法
    3.1 基本过程
    3.1.1 矩的概念和计算
    3.1.2 传递函数的Pade逼近
    3.1.3 系统的降阶过程
    3.2 矩匹配定理
    3.3 典型系统应用
    3.3.1 线性时不变系统
    3.3.2 传输线系统
    第4章 Arnoldi和Lanczos模型降阶方法
    4.1 正交化过程
    4.1.1 Arnoldi过程
    4.1.2 Lanczos过程
    4.2 Arnokli降阶方法
    4.2.1 基本降阶过程
    4.2.2 误差估计和稳定性
    4.2.3 块Arnoldi算法
    4.3 Lanczos降阶方法
    4.3.1 基本降阶过程
    4.3.2 误差估计
    4.3.3 稳定的降阶过程
    第5章 Krylov子空间模型降阶方法
    5.1 基本降阶过程
    5.1.1 Krylov子空间
    5.1.2 插值函数
    5.1.3 切线插值方法
    5.2 保持系统性质的降阶方法
    5.2.1 双线性变换方法
    5.2.2 交替Krylov子空间方法
    5.2.3 PRIMA算法
    5.2.4 SPRIM算法
    5.3 二阶系统与高阶系统的降阶方法
    5.3.1 二阶系统的Krylov子空间方法
    5.3.2 二阶系统的二重Krylov子空间方法
    5.3.3 高阶系统的降阶方法
    5.3.4 线性电路系统的应用
    第6章 多点拟合模型降阶方法
    6.1 线性系统的降阶方法
    6.1.1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6.1.2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6.2 非线性系统的降阶方法
    6.2.1 线性化和二次化过程
    6.2.2 多点拟合降阶
    6.2.3 性质分析
    第7章 正交分解模型降阶方法
    7.1 时间域正交多项式降阶方法
    7.1.1 Chebyshev多项式降阶
    7.1.2 Laguerre多项式降阶
    7.2 Laguerre-SVD降阶方法
    7.2.1 传递函数正交分解
    7.2.2 频率域Laguerre多项式正交分解
    7.3 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方法
    7.3.1 本征正交分解
    7.3.2 基本降阶过程
    7.3.3 误差估计和稳定性
    第8章 平衡截断模型降阶方法
    8.1 基本降阶方法
    8.1.1 平衡截断过程
    8.1.2 平衡变换构造
    8.1.3 误差估计和稳定性
    8.2 SVD分解和频率加权降阶方法
    8.2.1 SVD分解截断降阶
    8.2.2 频率加权截断降阶
    8.3 二阶系统和离散系统的降阶方法
    8.3.1 二阶系统情形
    8.3.2 离散系统情形
    第9章 积分全等变换和最优化模型降阶方法
    9.1 积分全等变换降阶方法
    9.1.1 常系数系统
    9.1.2 变系数系统
    9.2 最优化降阶方法
    9.2.1 基本思想
    9.2.2 最优Hankel范数逼近
    9.2.3 频率加权最优Hankel范数逼近
    9.2.4 拟凸优化逼近
    第10章 特殊系统的模型降阶方法
    10.1 双线性系统的降阶方法
    10.1.1 双线性化过程
    10.1.2 多重Arnoldi降阶
    10.1.3 衡截断降阶
    10.2 耦合系统的降阶方法
    10.2.1 归一化系统降阶
    10.2.2 保结构系统降阶
    10.3 定常系统的降阶方法
    10.3.1 单变量参数系统
    10.3.2 多变量无参数系统
    10.4 偏微分系统的降阶方法
    10.4.1 Fourier分解降阶
    10.4.2 系统分解降阶
    参考文献
    详情:http://www.china-pub.com/1930254#ml












    回帖推荐

    厚积薄发 查看楼层

    1、 数学建模(原书第4版) http://www.china-pub.com/195895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桥梁。本书分离散建模(第1~9章)和连续建模(第10~13章)两部分介绍了整个建模过程的原理,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将有机会在创造性模型和经验模型的构建、模型分析以及模型研究方面进行实践,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书光盘中包含大学数学应用教学单元(UMAP),过去的建模竞赛试题,充满活力的跨学科应用研究课题,利用电广表格 ...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4 支持支持5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1341

    主题

    738

    听众

    2万

    积分

    数学中国总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1-18 10:46
  •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超级版主

    社区QQ达人 邮箱绑定达人 元老勋章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原创写作奖 最具活力勋章 风雨历程奖

    群组2011年第一期数学建模

    群组第一期sas基础实训课堂

    群组第二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2012第二期MCM/ICM优秀

    群组MCM优秀论文解析专题

    1、        数学建模(原书第4版)
    http://www.china-pub.com/195895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桥梁。本书分离散建模(第1~9章)和连续建模(第10~13章)两部分介绍了整个建模过程的原理,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将有机会在创造性模型和经验模型的构建、模型分析以及模型研究方面进行实践,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书光盘中包含大学数学应用教学单元(UMAP),过去的建模竞赛试题,充满活力的跨学科应用研究课题,利用电广表格(Excel)、计算机代数系统(Maple、Mathematica、Matlab)以及图形计算器(TI)等技术的广泛的例子,住实验室环境下为学生设计的例子和习题。...

    2、        数学模型(第三版)
    http://www.china-pub.com/1937697

    本书第二版出版于1993年,基于10年来从事数学建模教学和组织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考虑到计算机技术与数学软件的发展和普及,受到开设数学实验课及国外新版数学建模教材的启示,第三版在大体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补充与修改。增加数学规划模型和统计回归模型,及若干模型求解的数值计算、图形演示、灵敏度分析等内容,删节、合并、调整了若干章节,修订原有习题并增设了综合练习。

    3、《数学模型(第三版)》习题参考解答
    http://www.china-pub.com/23791

    本书对《数学模型》(第三版)中的大部分习题给出了解答或提示,其中部分解答包含编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的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常犯的错误。一些习题、特别是综合练习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本书给出的仅供参考。

    4、        数学建模案例选集
    http://www.china-pub.com/413964

    本书由一些长期从事数学应用研究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集体完成,这些案例有的来自他们完成的实际课题,有的根据他们了解的实际背景和掌握资料做了重新编纂,也有的是基于他们实际经验对现成的数学建模实例做了精心改编,内容涉及工程、管理、信息、医疗、地震、社会等领域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

    5、        数学建模(原书第3版)
    http://www.china-pub.com/22470

    ■论证了离散动力系统、离散优化等技术对现代应用数学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强调通过模型设计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展现模型构建的艺术特性,用大量篇幅阐述了经验建模和模拟建模的思想
    ■在设计创造性模型和经验模型,模型分析以及模型研究中融入个人项目和小组项目,并且包含大量的例子和习题
    ■原书光盘包含相关软件、附加的建模情景和实际课题,以及以往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以上内容请登录华章网站下载。
    6、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第二版)
    http://www.china-pub.com/1663559

    主要内容包括初等分析、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插值与拟合、层次分析、概率统计、回归分析、综合评价、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对策论、随机决策分析、多目标决策分析、图论、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分析等十九大类数学建模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相应的应用案例分析及参考案例。最后附有历年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问题,以及MATLAB和uNGO软件的使用简介。

    7、        MATLAB与数学实验
    http://www.china-pub.com/196682

    本书主要是为理工科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数学实验课程编写的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介绍MATLAB的主要使用命令和内容,然后介绍了MATLAB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应用.读者在学习了本书之后,能很快掌握MATLAB软件的主要功能,并能用MATLAB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8、        金融衍生品数学模型(第2版)(英文版)
    http://www.china-pub.com/303626

    本书旨在运用金融工程方法讲述模型衍生品背后的理论,作为重点介绍了对大多数衍生证券很常用的鞅定价原理。书中还分析了固定收入市场中的大量金融衍生品,强调了定价、对冲及其风险策略。本书从著名的期权定价模型的Black-Scholes-Merton公式开始,讲述衍生品定价模型和利率模型中的最新进展,解决各种形式衍生品定价问题的解析技巧和数值方法。目次:衍生品工具介绍;金融经济和随机计算;期权定价模型;路径依赖期权;美国期权;定价期权的数值方案;利率模型和债券计价;利率衍生品:债券期权、LIBOR和交换产品。

    9、        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和方法(第二版)
    http://www.china-pub.com/301456

    期权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对期权定价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Scholes和Merton曾因此荣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书从偏微分方程的观点和方法,对Black-Scholes-Merton的期权定价理论作了系统深入的阐述,一方面,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阐明期权定价理论的基本思路:基于市场无套利假设,通过△-对冲原理,把人们引入一个风险中性世界,从而对期权给出一个独立于每个投资人偏好的“公平价格”;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偏微分方程理论和方法对期权理论作深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中特别对美式期权,与路径有关期权以及隐含波动率等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另外,本书对所涉及的现代数学内容,都有专节介绍,尽可能作到内容是自封的。

    10、        数学建模(英文影印精编版.第4版)
    http://www.china-pub.com/192978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桥梁。本书分离散建模和连续建模两部分介绍了整个建模过程的原理,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将有机会在创造性模型和经验模型的构建、模型分析以及模型研究方面进行实践,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数学建模方法与分析(原书第3版)
    http://www.china-pub.com/195579

    本书系统介绍数学建模的理论及应用,作者将数学建模的过程归结为五个步骤(即“五步方法”),并贯穿全书各类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中。本书阐述了如何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在组建数学模型并且求解得到结论之后如何进行灵敏性和稳健性分析。此外,将数学建模方法与计算机的使用密切结合,不仅通过对每个问题的讨论给了很好的示范,而且配备了大量的习题。

    12、        数学模型(第三版)
    http://www.china-pub.com/21816

    本书第二版出版于1993年,基于10年来从事数学建模教学和组织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考虑到计算机技术与数学软件的发展和普及,受到开设数学实验课及国外新版数学建模教材的启示,第三版在大体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补充与修改.增加数学规划模型和统计回归模型,及若干模型求解的数值计算、图形演示、灵敏度分析等内容,删节、合并、调整了若干章节,修订原有习题并增设了综合练习.

    13、        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程
    http://www.china-pub.com/1781469

    《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程》是为帮助各类本专科院校的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而编著的培训用书,是作者在使用多年的培训讲义基础上修订而成.内容包括:数学建模概述;预测类数学模型;评价类数学模型;优化类数学模型;方程类数学模型;概率类数学模型;多元统计分析模型以及如何准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它对以往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其他数学建模竞赛中出现过的主要数学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贯穿《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程》的理念是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学习过程.


    更多数学建模类图书请点击
    http://www.china-pub.com/static/ ... lename=sx_jz_0904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紫辰 实名认证       

    12

    主题

    16

    听众

    1304

    积分

    升级  30.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2-5 09:29
  •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常住居民I

    自我介绍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群组学术交流A

    群组数学建模保研联盟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湖南大学数学建模

    群组学术交流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jm_011 实名认证       

    3

    主题

    6

    听众

    1163

    积分

    升级  16.3%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2-2-14 03:19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自我介绍
    建模,加油加油!!!

    群组数学建摸协会

    群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模团

    群组东北三省联盟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数学建模保研联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798300 实名认证       

    7

    主题

    3

    听众

    121

    积分

    升级  10.5%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1-9-11 12:2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群组小说共享

    群组数学建摸协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janime        

    4

    主题

    4

    听众

    117

    积分

    升级  8.5%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6-9-9 09:48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社区QQ达人 新人进步奖

    群组2016国赛备战群组

    群组2016数学建模算法集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

    听众

    1859

    积分

    升级  85.9%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

    听众

    409

    积分

    升级  36.33%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2-9-25 04:42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群组数学建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漠杨 实名认证       

    4

    主题

    3

    听众

    55

    积分

    升级  52.63%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陈国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48

    积分

    升级  45.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7-21 03:20 , Processed in 0.776983 second(s), 108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