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270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党!数模比赛曲折戏剧性经历 更新些经验!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3

主题

4

听众

14

积分

升级  9.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5 18: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本帖最后由 diamondboy 于 2009-9-6 12:10 编辑

更新帖子。说说经验,我觉得美赛比国赛公平些,国赛的制度上就有天然的弊病。的确美赛中国参赛队比例高,但这是一个相对国赛更平等的比赛,当然英语好占便宜,我觉得完全可以当做另类的国赛。
我没做过ICM所以之说MCM(你要是奔outsanding就别不用看了。我能力有限)
资料查询都是看的中文资料和经典教材,只有当论文需要某个理论一些具体细节时才去读外文资料,因为省时间,而且没必要把每一篇读透,因为你把这个理论弄得那么明白套进来你觉得有能什么创新,老外该说了,我看你的不如直接看你参考文献了。所以理论什么的看明白就行了。建模的描述我觉得最重要,就算你用的东西是最基础的也不用感到太简单了不能登堂入室,只要和你的文章有直接的关联就说清楚,用公式表达或者图例表达比文字好些。因为现在规则改了收论文是邮件pdf所以可以用彩色图,当然灰度图也行。一般来说先表述方法,用什么理论建立什么模型,哪些参数,怎么输入的参数,不同参数能得到什么结果。然后再逐一把理论模型什么的详细表达。参考资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去说以免抄袭嫌疑。不建议大段大段的把某个理论引入,像前面说的你写得好不如原文,不过可以把理论原理画成图来。文章里面尽量是自己的东西就行。没有算例数据什么的自己判断输入也可以,但是一定讲明白原理和假设条件。恩,假设条件和符号说明也要列表表述清楚。
引用文献时要找这个理论的综述类文章或者是和自己的实用方向最近的文章,通常应用广泛的引用率都比较高,很好找。
讨论很重要,时间过半时起码中文版要完成或者心中有数,剩下时间是边讨论边改边翻译。摘要要用简洁语言表述自己的方法,涉及理论和得到的结果。
比赛最重要的是相信队友,多与老师同学交流,不要被其他的想法忽悠了,论文的理论思路让有经验的老师判断可行就要贯彻,之后不要轻易的因为遇到卡壳就想着换题,可以在论坛上看看同样思路的人有哪些方法自己没考虑到的找找灵感。



看了些帖子,我说说关于数模比赛的看法。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一直都发展的很好。主要是有一个带头的老师(带头大哥哈哈)。我参加的晚,大二才开始搞这个原因是当时所谓课外兴趣小组只有数模的门槛低,其他的要么是喜欢找相近专业的要么就是没有从大一开始上课所以基础积累不够不收,现在看来其实这种东西就是一层纸,捅破了就豁然开朗,阻碍你的往往是自己,我觉得多数情况属于思维定式。
大二参加数模培训,只是接触一些外文文献,学习了如何利用电子期刊资源。
到大三时得了校内的数模奖。后来参加国赛当了分母。当时完全没有COMAP的概念。只是听说是个怎么怎么难度的比赛。后来是自己掏的参赛费参加(国赛要得二等以上能不用出参赛费),是佛罗里达州海水那个,也是分母。
因为校内赛是5月,国赛9月,COMAP2月。所以那时已经是大三下学期。虽然我是铁心要出国还没有考研找工作的影响,但是参加这么久没有结果很打击人。当时的情况是,同一届的人如果不保研在这个后来独立成学院的部门(这个应该有人猜到我是哪个学校的了)就都走了,即使是比我小一届(就相当于和我在在这个兴趣班同时进来的人)也是走了一批,不管最后得没得奖,那时候觉得这一直以来根本就是白搭功,搞的哪是竞赛,分明是寂寞。
不过,唯一让我没有放弃的就是还有一个小我一届的同学YG,我们组成一个组从那时起想写个paper,所以我继续留下来了。
之后参加了校内赛得奖,第二次国赛时我已经一大四的人了,同一批参加的甚至有大一的,不能怪我欺负人哈。这次准备得充分,我记得是关于照相机定位的,当时觉得做得应该是比较周全,但是最后得二等奖,指导老师说犯了一个关于图形型心原则错误,所以出题的那个老师评阅时不论结果多好都不能给一等奖。
国赛完后到次年COMAP09期间是出国申请时段,没得过奖没paper当时也没办法,硬申吧(细节也甭问了,大家心知肚明就行,扯远跑题了)过完年参加COMAP,做的是环路那个,我不知道别人当时什么感觉。反正就是觉得数模这个东西吧,如果你不是行家(我指教授科研学究那种),为了得奖的话,那最高境界就是不用做结果,只要把方法描述清楚,蒙个结果也完全可以得奖,这个我在国赛就见识过,你还别不信,虽然不知道COMAP有没有人试过。话说回来,当时我只是觉得信心满满,能用来解答的理论太多了,甚至有现成的软件什么的。不过以往多次的分母经验告诉我,自己有什么做什么,我和YG在校内赛和以前的研讨时接触过元胞自动机,考虑题设就是一个空手道(就是说没有实际数据约束,完全自主自圆其说的题目,这种题目我觉得最有意思)所以就利用PA做,得到结果也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以至我觉得和蒙的结果差不多。(对了,蒙这个词是通俗,黑话叫“拟合”)不过简单就简单吧,我们只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得到了适当的结果并能自圆其说。而且把结果用灰度图表示,个人认为,竞赛这个东西,你要把结果也好,模型也好尽量用图标表示,越多越精致越详细越好,因为评阅人累,眼花,你图beauty一下完全有帮助,而且可以少用蹩脚英语。(写文章这个事,就算G作文很高也不见的帮助有多大。后面我再说。)做到最后一天凌晨才勉强写成英文(因为讨论花了很多时间),同组的看别人都早早写完开始润色什么的有点急,这个时候我承认我但是心态很平稳(因为留学的事很顺利,所以竞赛时没有那种不成功便成仁的紧迫感),但是我尽我所能把我们所拥有的内容清楚的表达了(不见得语言润色的多么地道,但是肯定让美国人看懂,虽然有些描述用于后来看比较弱智,甚至有语法错误等等,时间实在是来不及了)。  
做完比赛也没歇着,继续搞那个前面提到paper,到这时这个paper写了有一年有余(本本分分的自己一点点查阅行情,建模型,整理结果,提出理论讨论),正是投的时期,最初投一家被返回,因为期刊风格变了,于是换一家。一直等着审稿人阅(写论文花了个把月,但是第一次投直接被编辑退了,原因是英语没有meet standard,所以啊,想写好科技论文,只有真刀真枪上,你自己看多少书上多少新东方查多少次金山词霸都不保证你写出来的东西被编辑当厕纸捂着鼻子退回来,审稿人面都见不到。受挫然后积累经验然后英雄再来过)正等投稿的日子里,那边打电话告诉我COMAP得一等奖,这算天道酬勤不。后来那个paper也录了,大概1.4几的期刊,虽然来的都晚,虽然并没有对我申请帮上忙,但是没有放弃的话,坚持下来都会来的。想一想,如果早一年做这个东西是不是会另一种结果?嗯 估计半途而废了。

数模也好,paper也好,大家都有功力心,从大一学生看到墙上那挂满奖状的神情就能感受到。但是,早早有了成果要么你是借了光要么是运气好。能在竞赛时把功利心缩小到最小,只单纯、冷酷的讨论问题一般都会有好结果的,这个我觉得最应该锻炼。没有那么多失败,那时我脸皮不会这么厚和大一的一起玩数模,不过光是脸皮厚也是不行的。除了竞赛的临场应试技巧,平时积累很重要。(这是句废话?)不知道别人对积累这个定义,我说说我的,最开始只是借了大概有几十本的中文的英文的经典书籍,然后就不用老往图书馆跑了,因为还是电子期刊最鲜亮,{我写的paper就是由北大几个人写的文章启发的,他们那个是关于校内网结构的讨论(这几个人八成闷骚,结论说校内网界面的结构类似以前的某西方开放国家公众性关系网,XD),其实也就是把复杂网络的结论搬到校内网一个大群组里做的结果,疑似灌水,不过我写的也是拿结论对自己建立的模型套结果,肯定是灌水。}后来算来,为了写文章,精读了有十几篇,泛读的将近几十篇。这就是我的积累的量化吧。我觉得诸位只能比我多,我这是底线了,因为懒。
对前面我说思维定式,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利用电子期刊资源(中文也好,外文也好)?大四还是研究生,不,能早点就早点,学校投入电子资源(特别是爱司维尔狮子大开口)的经费是天文数字,上大学不利用太亏了。觉得自己年级大了,什么都晚了,来不及了?你看看我,你能比我还晚吗。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KAKA_123 实名认证       

4

主题

4

听众

284

积分

升级  9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群组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ine_12        

14

主题

5

听众

335

积分

升级  11.6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8 10:10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1

    听众

    3372

    积分

    升级  45.7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25 15:5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自我介绍
    活泼,爱交友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数学趣味、游戏、IQ等

    群组我行我数

    群组Mathematica研究小组

    群组LING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xjm567 实名认证       

    8

    主题

    7

    听众

    2174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我行我数

    群组数学趣味、游戏、IQ等

    群组09年国际数学建模群—鹰之队

    群组电子科大数学建模交流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

    听众

    1069

    积分

    升级  6.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9-29 18:42
  •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新人进步奖

    群组数学建模保研联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

    听众

    14

    积分

    升级  9.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23 20:10 , Processed in 1.524948 second(s), 86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