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595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测度论学习体会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90

主题

105

听众

9482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30 23:35
  • 签到天数: 318 天

    [LV.8]以坛为家I

    2010挑战赛参赛者

    2011挑战赛参赛者

    2012挑战赛参赛者

    2013挑战赛参赛者

    社区QQ达人

    群组物联网工程师培训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2013认证赛C题讨论群组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2013认证赛A题讨论群组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 07: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测度论不仅是概率统计专业 的基础,也是很多现代数学分支的基础,我学习测度论有一段时间了,写这个心得体会和大家交流。8 i- r; E; S) l0 T) j# }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测度论书有不少,但我认为适合学习的有以下几本:
    6 s. t  `2 i9 O* i  f7 K, n8 G6 ], ^+ ?* X4 b
    1.首推HalmosMeasure Theory。这本书内容写的极丰富,特别是其纯分析的处理方法引人入胜,一些测度论常用的技巧和测度论中经典的例子也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除几何测度论外,该书对基本的测度论知识介绍得很全面。该书习题也是一大特色。此书的习题有易有难,想试下伸手的不妨一试。当然该书也有一些缺点,最显著的就是测度论中重要的方法-单调类方法涉及的比较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9 t! h4 [% z$ B
    2.夏道行的《实变函数函数论与泛函分析》上册。这本书虽然名为实变函数,但实际上是测度论最基本的内容,这些内容虽然在Lebesgue意义下和实变函数论课程的内容多少有些重复,但是就其实质而言,不失为一本很好的测度论与实分析教材。8 U( B, B- p  b3 Q

    1 G# l6 j# F$ @8 Y7 I2 r9 I& T3.严士健的《测度与概率》。这本书虽然是对概率专业写的一本书,但其对测度论介绍很详细,特别适合自学。特别是其书上的习题,很能锻炼基础。
    & A( C7 n8 F4 v- ^- {! j" M
    , H+ ?2 F6 _% z4 o! p# Y4.严加安的《测度论讲义》。这本书的特点就是单调类方法介绍得很灵活,但其显著缺点就是书读起来不清晰。是一本很涩的书。
    ; T; {4 k9 s$ W% t; x) i& @
    - y" q$ L* f. h1 i* Q9 @; ~5.陈杰诚,王斯雷《现代实分析》。这是一本在一般书店买不到的书,其原因就是该书错误很多,包括证明错误,打印错误在内的错误不下百处。但其特点也很显著,内容翔实,是一本全面掌握测度论方法和测度论内容不可多得的好处。陈老师透露,这本书即将再版。相信会得到读者的喜爱。
    下面就测度论最基本的内容进行介绍:; \" I! q, n* `9 j
    7 u* \. R1 J! H) |1 {4 f
    1.集类知识与单调类定理。) ?& J% i2 V+ P' S
    ; r* o7 X2 N, s# l  F; g. A: O
    这是测度论中的基础,特别是单调类定理。这个定理是一个很要紧的定理。在后面证明测度唯一性定理,乘积测度存在定理等重要的定理中有涉及。在严加安书上这个定理有两个版本,目前也就是该书对单调类方法应用的最多。这个定理一定要掌握好,你看起来很难的问题,也许用这个定理会相当简单。
    2 J7 o; \. }( l3 B
    $ J& o2 N8 ?5 t, X9 G& C4 x. j2.测度的基本定义和性质5 i( I! H+ ^; q$ G

    % I; p* n; }* S5 @1 f& \这部分内容很多,但大多不难,而且各个书上也写得很多。这里值得一提的是HalmosMeasure Theory中有有关内测度和非可测集合的内容,一般书上很难找到。
    . K/ W8 Y# w% R$ o' z
    ' ~9 d& k) J6 U: r. P! ~3.可测函数与可测函数的收敛4 F/ ]# i8 a6 `3 e& H' H

    & \, @2 ^7 F1 e7 Z这部分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可测函数列的各种收敛。提醒一下,在夏道行书上有一个有关判定依测度收敛的引理很有用,而且有一个叶果洛夫定理的推广,不妨一试。在陈杰诚书上更是将各种收敛间的关系进行了 总结,
    2 ^8 q* K+ I* ]: ^# t. ~% R7 I" a# Y0 e; L. w3 X% i5 @
    4.积分论
    & R+ |/ E) n6 o' L% O: v2 o3 j! o! a( \) y  z% w
    这部分内容中,大体的内容各本书大概一致。但是HalmosMeasure Theory中一致绝对连续定义的引进,将积分收敛的一些关系描述得很详细很清晰。而严加安书上有关丹尼尔积分的引入会增加这部分的知识内容,但个人认为有关丹尼尔积分的学习还是陈杰诚书上写得详细些。
    9 l& r8 r, V/ S& G* o" `
    1 B% _1 u4 A4 F: R, r5.重积分
    . L5 ]$ t8 P: Y0 U1 n2 L' V3 f. J
    这部分内容中,HalmosMeasure Theory用最基础的知识诠释了重积分的基本定理。如果入门,可首先看这个内容。严士健书上对无穷乘积的乘积测度和积分描述得最详细,对概率论的同学是不可多得的。# k- g& c' n" a/ C
    # e# C: c9 J' ]& s) r+ B1 I9 t
    6.广义测度+ g; X8 m& J. |2 v" w( T: d

    7 U- C, i6 K' N+ |! \这部分重要的是两个分解定理,一般来讲HalmosMeasure Theory中写得比较啰嗦。而夏道行书更是承袭了HalmosMeasure Theory中方法。我最推崇严士健书上的证明方法,最简洁。2 v' s& U% A+ ^+ A  U. }' t
    5 S( o5 ?3 P4 c) I
    以上应该是测度论最最基础的内容。
    % e# _6 B& w- B, V
    5 t  W5 _  [* e2 q3 t7.测度环的内容& K2 [% v7 z: h: ?2 g

    / c" o0 {* i; E" Q这部分内容在HalmosMeasure Theory中有涉及,但意义非凡,这部分内容用比较高的观点,融合代数的方法对测度论一些内容进行处理。比如缺原子的测度一定是连续测度这个命题。
    7 ^# Q$ k# F" ^4 z2 f- g4 b8 l% T( A/ A: \
    8.局部紧空间上测度论
    - _, [  D- o2 [% |2 B" p
    3 X4 D" l8 a, @0 }, u主要对比HalmosMeasure Theory与严加安的《测度论讲义》。这部分最重要的定理是利斯表示定理。HalmosMeasure Theory在这部分内容中引入容度,利用容度这个工具解决了这问题。严加安的《测度论讲义》则用序关系和丹尼尔积分的方法。这个处理方法和Rudin书上的方法一致,陈书上也是这样处理的。这种处理方法看起来观点很高,但我感觉实用性不强,倒是容度的方法很有意思,在loeve的概率论书上,有些胚紧(Tightness)的结论就是用这个方法解决的 。) F! n4 m, i  d3 p# y) K; c% }' b
    4 X/ K- \& z" \; Y7 {: K
    9.Harr测度8 @5 d2 v8 |4 x+ c/ H

    $ _' k6 U. L$ J/ F* r这是局部紧群上测度论内容,其实代数和利斯表示定理用的比较多,建议看HalmosMeasure Theory和陈杰诚,王斯雷《现代实分析》9 E% U5 J5 U: t1 E. h) }4 X

    $ E% p, w* N  r  O5 E8 W10.几何测度论
    4 Y/ j' Y" X$ V* L
    ( I8 ^) |$ |; ^: d这其实就是分形的东西,Hausdorff测度与Packing测度之类,找一本几何测度论的书相信应该能讲明白。
    - S  v& ^! y; ^# \
    6 d# }, n$ S: M4 q1 z以上是我学习测度论的一些心得。也许是班门弄斧,随便看看吧,见笑了!
    补充几本书:1 l7 V, e. `* N! @9 {6 A
    1.南开大学朱成熹(不是朱熹平^_^)的《测度论基础》(现代数学丛书,科学出版社)) w# w. M. c1 h7 C; r
    不错,我初学测度论就用这本书。
    7 K3 q7 b/ s# G% ^
    2.袁震东的《近代概率引论》(科学出版社),写得非常好,测度论部分很适合初学者入门,可以很快就理解基于测度论的概率论,重点非常突出,没有拘泥于那些繁琐形式推演,主线清晰,让读者很快就掌握测度论的主要内容,便于上手。
    " Z( ~3 B+ l( \  c以上这两本书现在好像已经在市面上看不到了。

    ) t6 C& j, J9 z- t0 C! i8 j# D: A3.最近出版的北大程士宏的《测度论与概率论基础》也很好。

    / h+ _) c- b! a, g( I( _' v4.还有一本赵容侠的《测度与积分》,可能很多高手看不起,但是对于那些在测度论苦海里挣扎的迷途羔羊来说,我还是推荐他们读一读,这样就不至于找不到北。9 s7 O; o! E, h0 j2 s! \6 @
    个人认为严加安的实在是过于晦涩,不适合初学。
    ( {$ r8 \/ C7 O1 o) {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多多发帖,受益多多

    90

    主题

    105

    听众

    9482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30 23:35
  • 签到天数: 318 天

    [LV.8]以坛为家I

    2010挑战赛参赛者

    2011挑战赛参赛者

    2012挑战赛参赛者

    2013挑战赛参赛者

    社区QQ达人

    群组物联网工程师培训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2013认证赛C题讨论群组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2013认证赛A题讨论群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bams        

    0

    主题

    2

    听众

    2

    积分

    升级  40%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华东师大统计学研究生
    在学习中,觉得严加安的不适合自学。

    点评

    平凡之不凡  为什么这么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5 20: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105

    听众

    9482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30 23:35
  • 签到天数: 318 天

    [LV.8]以坛为家I

    社区QQ达人

    群组物联网工程师培训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2013认证赛C题讨论群组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2013认证赛A题讨论群组

    zhbams 发表于 2014-7-25 11:54 # W. D- I8 y: x# |% L, o" r
    在学习中,觉得严加安的不适合自学。

    / l, O! f; F2 ]- s9 @# w" B4 o2 S为什么这么说
    多多发帖,受益多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105

    听众

    9482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30 23:35
  • 签到天数: 318 天

    [LV.8]以坛为家I

    社区QQ达人

    群组物联网工程师培训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2013认证赛C题讨论群组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2013认证赛A题讨论群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麦咭        

    29

    主题

    12

    听众

    252

    积分

    升级  7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9-20 21:40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小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麦咭        

    29

    主题

    12

    听众

    252

    积分

    升级  7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9-20 21:40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小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29 05:06 , Processed in 0.861498 second(s), 85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