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爱惜你自己的倔强和执着,它是通完成功的捷径。再苦难的也要知道有希望。越痛的摔倒,越会让你找到平衡的技巧。 + X5 B* J& g7 ?& I6 z/ } $ \" s8 M3 o$ Y& t& y握紧双手绝对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请相信坚持永远是最大的技巧。对于比赛,我和我的队伍整体上保持一种观念,就是:相信事在人为,不放弃;尽最大努力,不后悔。这种观念一直支持我们走过一场一场比赛,无论成功失败,我们都已尽力,那么开心和痛快是始终的基调。若怕累,怕苦,中途放弃,那将是一个放弃了梦想的人。4 @* R: C9 Q9 {4 C
6 R3 S8 l. C' N% ?) z1 i7 I( u: ?/ l, w
同时,未雨绸缪是我的理念。比赛是限时的,它不止是能力的施展,它的结果是综合情况的反映。所以,比赛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准备和熟悉的,把能做的做倒最好,也体现在这,就是尽最大可能做最充分的准备,控制风险,保证在时限内的效率。我曾在国赛之前的讨论里列出了大大小小的二十多条注意事项,具体到吃住,比赛场地的网速,还有哪些可能的模型和数学思想等,数学中国里面提供了许许多多这样的资源,机会只照顾有所准备的人,希望大家积极准备建模,。而不是等待建模。" e; H( W, z: X1 ] w
( w' O! J# D/ R这里是基本情况:我们的队伍在国赛中获得国二,美赛的Finalist。队伍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信息工程”的组合。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我主要是依靠数学中国网站的搜索功能,在建模文章中出现的不懂得方法就尝试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锻炼了方法应用,还提高了思路的梳理能力。当然系统学习了一本Matlab的书和《数学建模》,课程中的《运筹学》和《数据结构》,其他与一般同学无异。编程的任务主要由工科的同学完成,我提供思路和模型,数学的负责求解和一同梳理。 4 I3 h" R1 e( g. p" X& s$ ^9 `" Z# y6 P$ \# H
这里主要想说的是,我们和大家的队伍都是差不多的,但我想我们的优势在于灵活和思考比较整体。这么说主要是指《运筹学》的学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读了许多建模的文章和相关论文;在网站上的广泛涉猎和学习,让我们能了解许多建模方法的使用和适用情况。这样,我们的队伍能够快速应对题目,不怕没有思路。, s B8 p. J: O( w! g
: p, W0 i3 M3 V. K4 f下面说说我个人对写数模论文的一些理解:! Y# T9 A9 n* f) V+ Y7 e
& \5 x. Z# e, W1、能用图绝不用表。这个意思是一定要以最好的表达展现论文的优质结果。但图和表格的一些局限也要有所了解,图没有具体数据,对于要求精确的结果,最好实用表格。但其中的分析和说理,都可以用图形:流程图,模型分析框架图,算法图,数据趋势图,示意图等等,当然,只会画不行,要画得好,精美。这就是需要准备的地方,在比赛中,可以直接打开软件,快速画出高质量的算法流程图,就是提高了赢的机会。( J* _6 z: a, B% u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