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6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1-19
- 注册时间
- 2009-7-8
- 听众数
- 7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1115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40
- 积分
- 388
- 相册
- 0
- 日志
- 1
- 记录
- 1
- 帖子
- 103
- 主题
- 6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9
升级   29.33%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4-2-8 13:11 |
---|
签到天数: 51 天 [LV.5]常住居民I
 群组: 学术交流A |
. I/ _( N7 @3 J4 J& }3 W
2 W! L& V1 j' y5 l3 d自己在南方的一所城市读本科,今年暑假开始已经是第三个年头,觉得数学中国是个很好的数学论坛,自己很喜欢也向身边的很多同学和老师推荐过,这学期大学里很多想做的事情都有了结果,后面应该不会有什么学业上的事情,索性借这个平台介绍一下自己大学的生活,自己的专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里的大部分学生是选择经济方向或者选择计算机软件方向,每年也都会有一个或者两个是真正喜欢数学而选择基础数学的,后面有机会还会写一篇帖子介绍一下我周围的数学专业的学生。
3 K4 V: k: L ] y9 y. G9 L9 y
" X) I8 A0 T7 u3 g* |. l; n这里先介绍一下自己,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是听身边的同学的建议把数学填做第一志愿的,刚开始并不怎么了解,迷茫糊涂了一阵,也在这种状态下学了一些基础的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分方程,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就像时间久了有些事情会成为习惯,大二的时候发现数学分析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主要还是比较喜欢里面的各种过程,简单有逻辑,因为我个人从高中到现在每周都会花一些时间读文史方面的书籍,中外名著,哲学历史都会看一些,高中的时候喜欢文史,也发表过散文和小说,但是骨子里我觉得自己还是喜欢理科的东西,数学分析就是这样一本能让我寄托自己对理科兴趣的一个载体专业里的课程自己最喜欢的是分析,实变,复变三门。& b: Y- o. r% x, r) b* J
! K) o: t7 K* m+ M结合前面两年印象,想说一些大学里我接触到的我们学校的这些数学科学系的老师。
0 S' R* ^( j+ [+ r) t H
% `# u" Q0 r+ b一个一个来;
5 `! d. m! ^; [ 在学计算机编程语言方面的课程的时候遇到的老师,在学VB和C++的时候,给我们授课的是个大概30岁左右的教师,他上课的风格是能多简单就多简单,课堂上跟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的互动,课下基本上又看不到他的人影,他上课的时候,只带一个U盘,常常迟到,而且经常是带着耳塞和早餐进课堂,上课只打开多媒体和一个程序,对照着代码埋头一次课,很少和学生有眼神交流,更没有互动,课下几乎找不到他的人,印象最深的是在课程设计答辩的时候,时间到了给他打电话,他竟然在家里。后来我去过他的办公室,慢慢知道,因为他对MFC方面的东西蛮有经验,在学校授课的同时,经常在学校外面接项目,赚外快,在大学里教书仅仅是他获得收入的一个方式。 个人觉得这种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匠,根本不觉得自己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没有尽到自己责任的同时也往往被学生所抱怨。$ \( w. A- K _ t- R' ^/ F+ J
6 v3 x3 Q( O; [7 h1 l6 T0 ^
) h$ m5 q R, k3 u9 u9 x9 V 这是在**筹学的时候遇到的一位老师,课堂上他常常和我们互动,讲课的时候书本、PPT、视屏素材…能帮助大家理解知识的东西,他都会给尽量展示,但是在最后做课程设计,大家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单纯形法到他那里去答辩的时候,却发现他根本不懂计算机编程语言,他评判程序好坏的标准就是程序的长短和你个人的外貌(女生比男生有优势),女生在答辩的时候对自己的程序还可以像买菜一样的讨价还价,多纠缠一会儿他往往会给个优。我们一直觉得不懂编程的老师给学生的程序打分是一件颇为扯淡的事情,还觉得是他懒不好学的原因,更觉得他是一个花痴,后来有几次去他的办公室,遇到他与其他的老师聊天,证实了我们上面的想法。其他老师告诉他在他研究的方向上有一些新的东西出来了,他可以去看一下,他听了之后连连摆手说‘算了算了,做了也没什么用处,把课教好就行了‘,之后我搜索了一些他的论文,寥寥几篇还都是把DEA评价模型弄来弄去的成果,没有新意。后来还发现他在数学科学系呆得时间蛮久,多年以前就是这个样子了。所以连了副教授都没评上。
$ t+ L, z( ?, Q: {/ n |; c 这个老师是大学教室行业里的打酱油专业户。 m' l/ C. q" ~, t. \
2 ]0 @2 S1 B. h: r
下面这是一种可爱的老师。
( l) B/ t, D, Y5 F3 d* N在数值分析这门课上,我们有位老师平时上课的时候,很认真很尽责给大家讲课,对书本的内容讲的很详细,在一些细节和课本内容上有着自己的安排,常常对着课堂上讲话的同学说‘有问题可以下课的时候讨论’,对学生很客气,但往往控制不了课堂的氛围,课下经常问大家对这门课有什么意见,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常常讲述的很详细。表面上看来只觉得他是一个老好人,没什么出色的地方,直到有一次我因为班级事务到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他收到一份有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国际会议的邀请函,英文版但是我看懂了,是想让他参加会议并做一次报告。后来我查看网上他的资料,仅仅三十岁出头,曾是美国某所大学每年仅仅一个名额的访问学者,一次次的破格提升使得他现在已经是教授的职称,在学院里也担当了一定的职务。这个时候才发现他是个颇有故事和才华的人物。
' }0 t! G* F' b0 K5 l1 ?还有一位老师是今年学院刚招聘过来的,本科到博士后一直在做数学方向上的一些东西,可能是因为刚开始接触教学方面的任务,课堂上的他和上面的这位老师差不多,客气和详细成了教课的主调,只是相对来说拘谨害羞很多,课下的时候有次听他办公室里的老师说,他也是学术上蛮有能力的一位老师,他是国际上某个知名数学杂志的匿名审稿人。
7 l1 @. e) y) m5 J2 c/ p* s: Q出于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尊重,这种老师身上表现出一种老好人的气质,教学和科研成了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生活上的默默无闻并不能遮住他们在学术科研上所表现出的光芒,他们讲课还有一个特点,课堂上往往会给你展示一些与课程有关的方向,如果学生有兴趣在课下向他们咨询更多的东西,一定会获得很多的收获,各种经验各种想法他们都会和盘托出,即便有时候学生根本听不懂,这也是我觉得他们的可爱的地方。( w8 {2 Q7 I9 r3 E
; [' B& b# G; A/ z2 Z6 Q( U
数学是一种爱好和享受/ Y, A/ b. |" P, I) F' Y, Z1 y
这是教我们数学分析的老师,他讲课方式简单明了,重点的多重复,简单的就一带而过,课堂上他常常能轻易地把书中的很多地方串一串,他特别的地方在于他的课堂上不仅仅有数学,还有文学、哲学、价值观等人文方面的东西,对一些作家的作品有着自己独到深刻的看法,因为涉及到个人信息,这里不举例子,后来听其他的老师说,他是一个真正喜欢数学并且热爱数学的人,在读专科的两年半时间里(他没读过本科)他自学结束了很多经典的数学知识,后来在国外进修,现在的他在学校每年一半时间教学一半时间在国外交流访问,从不在乎名誉和利益,科学院的和他相熟的院士曾有推荐他成为院士的想法,他懒得去弄也不在乎这些名头。总而言之,他的课上传播的东西不仅仅是书本里的知识,还有一些朴素经典的价值观,在教授大家知识的同时还注重自己的教学对学生产生的长远的影响。' }- \; \# R* N9 @
$ u1 x& n9 D1 K2 T除了上面这些类型外当然还有其他种种,有空再根据他们的故事再细说,今天先到这里。
/ m% g3 m. v8 S0 _# l& y9 O# \+ T: C9 ~
Z. ^! u5 P9 b, {2 b X4 ]! ~' `
; m" z, O0 H* l9 ~% R! v: C& h6 J' @+ T) y3 z* \. O3 U6 g
. P, s1 O5 \$ t7 E$ g, W4 Z0 L
& B8 o* Y3 ]# a1 f
3 x D0 Q$ |1 l9 u/ l9 j
; R0 e+ P i1 c0 j! ^" l" n! b
) Q7 d7 g5 i$ a7 d6 \
& R+ J% q' L" ~; {: R! P/ F
- t5 Y. ^% w. j9 e8 b
4 }: B; S3 Z: P2 o
2 X( j9 q) s/ q/ N; Z: N: `# ^
! X( T: G. ^8 v# ]
5 G" l8 z1 x! Q( R
% C" |! g% m6 T1 N3 Y* p" X
|
zan
-
总评分: 体力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