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1 G1 o2 Q- [4 K) X8 N$ f
. r7 b3 i6 [8 f% z" `他们来自不同的学院,拥有共同的目标;他们相约暑假,终日和数学、计算机打交道;他们连续工作72小时,共同完成了一项大工程——他们就是在2007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数学建模组。回想起那三天的经历一切都栩栩如生。
: t' p2 T3 X ? j& O 9月20日,数学建模组共13个小组的39名成员,在李仁杰等几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宾馆,一路上,大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还在继续地预想和猜测,虽然依据说说笑笑,但心里都不轻松。随之而来的将是72个小时通宵达旦地上网。
21日上午8点,开机,登陆,开始选题。战斗般的72小时开始了。 “三天,真的很苦。”信计05级1班的张辉回忆道,“第一天是最迷茫的,拿到题目后就开始思考如何抽象出来数学模型,整整考虑了一个上午。下午三个人就各尽所能地说出能想到的东西,激烈地讨论了一通,选择一种思路,马上开始建立一个初步的数学模型。一眨眼就凌晨两点多了,小睡了一会。” 22日,天刚蒙蒙亮,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起床了。谁心里都清楚得很,这是最关键的一天。成功还是失败,基本上就看这24小时的进展了。一天之内,各个小组先将没有考虑到的因素逐渐融入到初步的模型中,从而完善模型。随后是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论文写作。在根本不知道的时候太阳就下山了,张辉说,“第二天的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就到凌晨了!”在无穷无尽的数据中,突然看到时间又走过了24小时,那种心痛和紧张,39个人都感同身受。 23日,这是最后一个24小时了。以前说“一整天”,都会觉得是很漫长的时光,几乎等不到头。前两天的经历让大家深深明白,24小时其实也可以多么短暂。通过前两天的工作,模型和论文已有雏形,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优化,尽一切能力使它完美。 24日早8点,点击,提交。那一刻,一切美好的构想都已经表达了出来,而一切遗憾和不足,也永远定格为遗憾。“交上题目的那一刻,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整整三天啊,我们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在收获奖励之前,我已经收获了经历。”信计04级的商广霞微笑地说。
6 X, \1 {0 s' I! O" B6 ?# P三天后,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参赛的13个小组当中,获得了5个省级二等奖和5个参赛成功奖。还有两个小组将去济南参加答辩。
8 ^/ r8 R, n4 ?& p: f
答辩结果出来了,两个小组分别获得了推荐国家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
% ~) }$ H. B% T8 M) N7 {理学院崔文善院长介绍说,我校现在还是大赛一支非常年轻的参赛队伍。2006年首次参赛,取得了省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今年是第二年参赛,优异的成绩令人瞩目。他回忆道,大赛从组织、辅导、参赛,都是学院李仁杰老师带头操办起来的。李仁杰博士进校之初就向学院承诺,数学建模实验室建起来以后,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带出一支国家队。今天,李老师如期实现了他的承诺。捷报传来,教务处杨同毅处长高兴地对崔院长说:“这么少的投资,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获得这么好的效果,真是没有想到!”
" \" z, O3 @4 G
今年的暑假,39位选手和他们的指导老师只休息了三天。当我们暑假坐在电视机前欣赏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时,信计05级1班的冯金枝说:“在那漫长的一个月里,听课、复习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原本要用一个学期才能完成的课程,我们却只有两天的学习时间。” & P4 b: B3 X8 V
5 l' X# t: i( E2 n) ? w" n
我所就读的本科学校青岛农业大学,一所农业类院校。本科期间上过李仁杰老师的数学建模选修课,很遗憾本科时没参加过任何赛事。来到山东大学暑假期间接受为期十天八次的培训,希望能获得一些实战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