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参加“2009年全国大学生 ' y% t* n8 S( ] m' y2 c
数学建模竞赛”的通知
( O. p8 Y$ @/ q2 n. @; ] " p( D* }# _* W& `% } }, v T
各普通高等学校教务处: 8 @ L y/ p: `* r/ z4 a$ C+ E
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即将开始,为提高我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我省决定继续参加本次竞赛。根据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通知》(数模竞赛[2009-02]号),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将于今年9月11日(周五)8时至9月14日(周一)8时举行。为作好参加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8 h* \/ x$ ]$ t# V+ d8 |
一、比赛分组 4 j0 t& A$ @' M( l" P
竞赛分为本科组和专科组进行。
, X! c/ H: M) T/ x' ?: x: @二、参赛资格
1 M/ a1 U$ ~# S: q9 C. }; n- b本科学生参加本科组竞赛(不能参加专科组竞赛),专科(高职高专)学生参加专科组竞赛(也可参加本科组竞赛)。无论参加哪组竞赛,均必须在报名时确定,报名截止后不能再更改报名组别。同一参赛队的学生必须来自同一所学校(同一法人单位)。同一法人单位必须以相同的学校名称报名参赛,不能以院系、校区名称参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者除外)。 9 k6 f8 O- N( g M% L1 V* n1 v/ N
三、成绩确定 : h% z0 z. Z, C% ~- i
为了提高阅卷效率和确保公正、公平,我省拟将继续与福建、江西、海南数模竞赛组委会联合进行交叉阅卷。然后评定各队竞赛成绩,并在获省级奖的队中确定参加国家级奖评定的候选队。我省赛区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广州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2 A+ W' B+ J# O: Z1 I; A
四、组队及报名 9 _/ B, b3 ^: \* ?, o! w, p1 V
组队方式及参赛办法详见《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队方式及参赛办法(广东赛区)》。另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主页(http://mcm.edu.cn )获得《“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通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征题通知》、《“第11届全国数学建模教学和应用会议”第一次通知》等文件的详细内容。
5 f+ s7 c6 S% }, h% A附件:
+ U: r' r$ G# d1、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队方式及参赛办法(广东赛区)。
+ _* y+ Z5 j: f& F% g0 ~2、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赛区组委会工作计划。 8 g; q$ X$ H" I7 k- K( h$ s
3、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成员名单(新一届)。 & _5 s: q' d* K" B
d V. F& y) X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5 K9 \( o6 `3 @ |2 e7 G t! _0 D$ ^
二○○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 [, l% M) v, ~" F
* }: f p7 X# t5 ]- l! B) K4 r
附件一
: B, I4 |8 B& Y& H2009年全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组队方式 ( k2 B \) e( x6 {0 ?
及参赛办法 , R4 a) [4 q- E' M4 h, Q
(广东赛区) 5 r* l8 o$ W3 W6 w
数学建模竞赛主要是面向我省高校的本、专科(高职高专)学生,以高等数学为基础,以应用为背景命题;主要考察学生创新意识及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竞赛采用开放式,时间共3天,可查阅任何资料(包括网上资料),使用计算机软件等(参见国家教委高教司函[2001]30号文件)。
5 s8 [6 l9 I2 ^/ Y- `5 Q9 S今年是全国举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18年,竞赛于2009年9月11日(周五)上午8时至9月14日(周一)上午8时举行。 " Q, Y6 t* {" d* J" c9 J# A- {
组队方式: ; ^ b6 `* E: f- p% v [1 u) {
每个参赛队由三人组成(鼓励不写指导教师),可自由组合,但同一参赛队的学生必须来自同一所学校(同一法人单位),可跨系、跨专业组队,请各院校应充分发挥本学校各专业的特长,取长补短,提高本校参赛队的成绩。 0 ^/ z, ~ X5 c% E! N2 U3 U3 |
奖励形式:
% J( m g0 o0 A# W; L获全国奖的队员将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与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颁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证书》;获省奖的队员将由广东省教育厅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颁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证书》。
4 N0 O' X) E! @* K6 \( i$ F报名程序: " Z2 ^( ^1 N; R* z+ ]' y" y
1、 组队参赛的学校,请于6月10~8月31日将附带你校印章并打印的参赛报名表(不限队数,其中专科组应在备注栏注明)及你校联系人的通信地址、电话、E-mail地址、邮编等寄出(以便日后联系)。地址: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数学系李乔祥(电话:020-84039129)或李艳会(电话:13826172350)收,邮编:510275。今年省赛区仍采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8月31日)。每个参赛队按规定缴纳230元(200报名费+30元面试费)。此经费除每队50元上交全国组委会外,其余用于组织赛事、试卷评阅、面试等。报名费汇到本赛区组委会办公室(开户银行:广州市建行海珠新港办事处,帐号:44001430404050213300,户名:广东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报名费一律由银行汇出(不直接收现金及支票),并注明单位,汇款人的姓名及邮编;以便以后寄出发票。
3 M+ ~, j: w% N5 ~1 S0 U2、 报名注意事项: 省赛区报名网址http://mcm.sysu.edu.cn. 点击报名系统,报名细节参考在线帮助。 6 A0 c$ _9 K! J/ E0 u- K
学校管理员的用户名及密码与去年相同,新参赛学校的管理员的用户名及密码请与范老师联系。
3 l7 ^. g) Z0 D, p' R# t$ S提交论文电子版可点击报名系统中“提交论文”按键,然后按系统提示操作。
7 \% _- m6 p: Z/ U3、为了使评阅工作顺利进行,竞赛将统一答卷纸规格,规格要求请见全国竞赛网站:http://mcm.edu.cn。请各校参赛队用A4纸单面打印。队号不能写错,签名一定要本人签名,名字签错,赛区组委会不负责任。
4 o0 }3 d D; y" R4 q4、 为使竞赛按章程规定公平、公正顺利地进行,在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查阅任何资料、使用计算机或软件,但不得与本队外任何人讨论,指导教师应回避参赛队员。若发现违规现象,将取消参赛资格及成绩,省组委会将给予通报警告。9月11日上午8:00参赛院校直接从网站http://mcm.edu.cn或http://mcm.sysu.edu.cn 上获取题目。9月14日上午8:00各参赛院校将各参赛队的答卷进行装订,每一份答卷用大信封代好,以校为单位送或用特快转递寄到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数学系李乔祥收,邮编:510275。包装封面上须注明:数学建模材料、学校名、份数。并同时将本校各参赛队答卷的电子版本发送到:http://mcm.sysu.edu.cn。广东赛区的初步成绩在省赛区评完卷后十天内在http://mcm.sysu.edu.cn网站内公布(约10月初),请认真核对本单位参赛队员及教练名单及获奖等级,有错请速与李乔祥、李艳会老师联系。若在网上报名碰到什么问题(包括密码等),请与范筑军老师联系(电话:13760888096,020-39332251);有关报名发票等问题,请与于老师联系(电话020-84110192)。奖状将在年底或明年初在开颁奖会时颁发或快件寄出(广州地区各校到中山大学数学系领取)。
, K5 J& q6 ?' Z/ s 0 I h3 V: t' V
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 M6 ?7 r0 x9 ? z. Y5 }2009年4月18日
8 M+ n$ p! M, k3 {
8 {9 n9 w* b+ W* k4 o; p. m) I附件二
0 g8 [9 y( H5 X E& e, B; Q, [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赛区 1 x" M5 A, `3 |3 K I1 l
组委会工作计划
' @9 U5 Q e9 a$ {, r) |
, k& B! P7 G+ a0 V6 A3 c; v时间 工作内容 备注 % @7 w% v& {8 b. w8 ]$ V7 k/ w! ^- v
4月 召开广东赛区组委会会议,总结2008年省赛区竞赛情况,拟定2009年工作计划,与广东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组织省赛区的具体工作
6 R" d: a5 `, f5月 发出报名通知
: G/ {7 S- \0 s: j7月 拟开展《广东省部分高等院校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夏令营培训活动》(以中山大学学生为主),时间8-10天 中山大学(东校区)
5 E0 J& J9 c. L) V4 y) R9月 向全国竞赛组委会上报广东省赛区的报名情况及交纳报名费。 ( X# o! h( ^1 a6 h3 n
9月 巡视检查竞赛情况,组委会派人收取各院校参赛学生论文,进行编号密封保存。 $ @% D! n% [# j5 Y/ o# q
10月 拟组织四省专家评卷,对部分送评全国奖的参赛队员进行面试,并将优胜队选送到全国组委会评奖。 - k/ t5 d3 |8 o0 V' ^
11月 打印赛区奖状 , h7 j8 V/ M7 O! v1 c
12月 全国及省赛区颁发奖状。
" U) a- b5 e0 H* g8 [' x# h
. p9 l6 p' X" f2 Q附件三
% X( l! ]0 r9 L: R
7 w' i' T2 _, @( Z5 @+ O. V, l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3 G' @! \6 K, A E
q/ I) i% ]- e; Z顾问委员:魏中林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 S+ @7 | w6 M! t0 O: ?李延保 原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1 O0 b3 e: e3 ?! u0 N) u朱思铭 原广东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教授
& D$ g0 o' k3 z6 g5 s' F4 i主任: 戴道清 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3 p Y/ N* C7 f! U2 h副主任: 刘文平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
/ A8 Z- @- i. M% _3 d, y秘书长: 李乔祥 中山大学数学系副教授 1 C/ P$ F" T/ A, L. b/ q) ?
委员: 冯国灿 中山大学数学系副系主任、教授
9 B) y; K9 j6 F i' H- V 刘深泉 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
. V& h$ Z! p/ G i廖 芹 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
3 v" t, T/ Y3 Z) d6 T# s- Y丁时进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7 @" l( W9 R% _+ {' w张传林 暨南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 * b/ h: o. p3 Y' D# ]
郭大昌 广东工业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院长、教授 ! q5 e0 S1 E$ @0 `9 q
张国权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
0 K( u5 i5 O) t" ?$ ~2 k& U袁文俊 广州大学数学学院大学研究部主任、教授
# L$ |) X4 }5 x, _徐 晨 深圳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 {& Z$ n. ^3 ^, u: ]王向东 佛山科技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教授 / N- ? k9 D. c# r$ E. ]
* k Y( h; [# o. z7 a( h3 F9 y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 r! ]0 A1 Y N2 o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4 }( `3 X( H* b3 Q8 e5 h2009年4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