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2-4-30
- 注册时间
- 2009-1-22
- 听众数
- 6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5068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60
- 积分
- 1594
- 相册
- 2
- 日志
- 16
- 记录
- 6
- 帖子
- 103
- 主题
- 60
- 精华
- 0
- 分享
- 1
- 好友
- 128

独孤九剑
升级   59.4% 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12-4-30 23:06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自我介绍
“独孤九剑”的要旨,在于一眼见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便即乘虚而入,后发先至,一招制胜,
 群组: 南京邮电大学数模协会 群组: 数学散仙 群组: 数模应用 群组: 数学趣味、游戏、IQ等 群组: 2011年第一期数学建模 |
一、数模竞赛的起源与历史
数模竞赛是由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在1985年发起的一项大学生竞赛活动,目的是促进数模的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
学的能力。我国在1992年起开展这项竞赛,现已形成一项全国性的竞赛活动。
二、数模竞赛题的类型及出题的指导思想。
大部分的数模竞赛题都是源于生产实际或者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这样的问题与传统的数学竞赛一般偏重理论知识,它要
考查的内容单一,数据简单明确,不允许用计算器完成。对此而言,数模竞赛题是一个“课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
题,数据庞大,需要用计算机来完成。其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数学模型是实际的模拟,是实际问题的近似表达,它的完
成是在某种合理的假设下,因此其只能是较优的,不唯一的)呈报的成果是一编“论文”。
由此可见“数模竞赛”偏重于应用,它是以数学知识为引导计算机运用能力及文章的写作能力为辅的综合能力的竞赛。
三、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是如何进行的呢?
我国著名的大学每年通常参加二次数模竞赛,春节后有一次“全美数模竞赛”,其发起的单位是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
会,现在已经发展成一项国际性的竞赛活动,竞赛题在网上获得,论文的书写是全英文的比赛评奖直接在美国本土进行
,第二项比赛就是“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了,“全美数模竞赛”.
凡是参加过数模竞赛的学生在完成答卷的时候都会油然产生一种莫名的成就感。为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
想,在接受考题的那一刻到交付答卷时,其间每一分钟都那么新鲜,每一分钟都承受着一份责任!你要去探索一个你从未
接触过的问题,你要通过思考、讨论去寻找解题的方法。你要分析、要计算、要努力得出更精确的答案。与此同时,你
还要构思、要精炼文章的语句与文字,要让自己的文章令人赏心悦目,令人佼服。这72小时的经历,你克服了多少困难
,做了多少工作,收获又是何其大呢?同学们,努力吧,努力共迎接这富有排战性的72个小时。
五、参加数模竞赛通常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数模”全国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比试。
第一方面: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按历年比赛的试题来看,又涉及的数学知识面十分地宽广,但归结起来大体上有以下
几类:
1)概率与数理统计.
2)统筹与线轴规划。
3)微分方程还有与计算机知识相交叉的知识:计算机模拟.
上述的内容有些同学完全没有学过,也有些同学只学过一点概率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的知识怎么办呢?一个词“自学
”,其实对老师而言也不可能样样精通“能用最简浅的数学方法解决了别人用高深理论才能解决的答卷是更优秀的答卷
”
第二方面:计算机的运用能力,一般来说凡参加过数模竞赛的同学都能熟练地应用字处理软件“Word”,掌握电子表格
“Excel”的使用;“Mathematical”软件的使用,Matlab,Lingo,SPSS等,最好还具备语言能力。这些知识大部分都
是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的。
第三方面:论文的写作能力,前面已经说过考卷的全文是论文式的,文章的书写有比较严格的格式。我们很多大专生做
选择题的时候是“高手”但是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就困难重重了,有时一个问题没说清楚学生就又说另一个问题
等等,评卷的教师们有一个共识,一遍文章用10来分钟阅读仍然没有引起兴趣的话,这一遍文章就很有可能被打入冷宫
了。至于比赛论文的写作,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详谈。
用数学知识建立生活中的模型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