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悟 建 模 重庆医科大学 胡晓 肖倩 安莲效 曾经以为经过了黑色的七月,进入了医学的殿堂,我与数学将彻底的绝缘。 曾经以为在高中令人“深恶痛绝”的数学只是我们进入象牙塔的一个工具。 仅此而已。 但上天似乎跟我开了个玩笑。我高考的结局是进入了医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一个以数学为基础的新兴学科。我似乎注定了与数学结缘,但也是这次的机缘巧合,让我对数学“刮目相看”。 2004 年17-20 号,我和其他两个同学参加了2004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建模让我第一次那么真切的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社会那么接近。她不再是课堂上的一道毫无意义的几何题,不再是练习册上一道简单的运算题,而是应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类有实践意义的实际问题。这让我觉得数学是学有所用的。 那么如何才能在竞赛中出色完成题目呢?记得看过一个形象而贴切的比喻,“建模的三个人就像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也就是说三个人中要有个唐僧似的领军人物成为这个团队的精神支柱,成为坚持下去的动力,而那个孙悟空似的人物则是典型的实力派,他要有非凡的实力,谨慎小心,在关键时刻做出敏锐而正确的判断。第三个人自然就是猪八戒了,在如此枯燥乏味的三天里,紧绷的气氛对做题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此时就需要那个人出来缓解气氛,调节矛盾并作好后勤工作。这样的划分或许有点呆板,确切的说应该是具有他们有拥有的个性吧! 谈谈我们的比赛经历吧! 热闹的第一天 早上早早的便起床了,等待着题目的公布。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大概9 点才拿到了题目。接着便是选题的讨论,虽说第一题较第二题简单些,但考虑到其他组的选题情况,我们又决定选第二题。然而庞大的数据,计算机知识的局限,思想方法的缺乏又让我们不得不吃回头草。题目决定了之后便是马不停蹄的到处找资料,并在第一天我们完成了初步模型的建立。第一天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结束了。我们忙着并快乐着! 平静的第二天 也许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第二天了。虽然凌晨3 点才睡觉,早上7 点仍然离开了温暖的被窝开始了第二天的工作。那天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我们朝着模型的完成和完善不停的算着,琢磨着,就像是等待着一线曙光划破那令人窒息的黎明前的黑暗,去迎接温暖的阳光。我们忙着并期待着! 疲惫的第三天 第三天----最后一天,我们终于看到了那道曙光。然而两天所积累的倦意在此时开始慢慢苏醒。体力在此时开始透支。我们该怎么去坚持下去?我们的队长在此时成为了领军人物,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为在海上漂浮的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忙着并努力着! 结语 我们坚持了下来,我们完成了三天的意志的考验,思想的碰撞和知识的交融。而此时得奖与否似乎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三天中我们完成了任务,我们学会了面对困难的坚持不懈,知道了在团队中团结的力量,增添了一成傲气和几分自信,难道这一切还不够吗?够了,真的。我们笑着并胜利着!
7 W! m* f' H$ e' M: w& r$ x6 T[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8 14:09: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