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7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塑造统计"新形象" 石家庄打造大数据平台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迷途        

551

主题

7

听众

651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09:00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网络挑战赛参赛者

    自我介绍
    数学中国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6 11: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反映的“晴雨表”、“温度计”,统计数据的全面、准确、真实,对于摸清市情市力底数、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等极为关键。


        获得这些数据,需要怎样的技术、制度支撑?如何才能让统计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日新月异的技术、平台革新,又对统计监测内容、监测主体及产业门类等,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为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近日,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困扰“老统计”多年的监测内容、手段、体制等难题进行了详尽部署。


        一场旨在打造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的统计“新形象”的改革攻坚战,已悄然打响。


        加强统计监测工作

        让统计监测成为经济运行“调度台”


        “统计工作首先要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的监测平台,成为经济运行的‘调度台’。”市统计局局长马千里指出,《意见》首先对监测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并对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中心工作、重要战略部署及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了九方面的监测内容,为全市“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服务。


        在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监测方面,我市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强调各职能部门加强协调沟通,确保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协调性、匹配性,准确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保障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平稳运行。


        小康社会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直是我市的中心工作之一。对此,我市按照各相关监测制度,将其不同的监测指标、工作任务,分别分解下放,采取条块结合的办法,对其进行重点监测。


        为助力调结构的战略目标,我市还积极开展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项监测。对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专项监测,促进其创新发展。同时,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开展现代服务业专项监测。全面反映第三产业整体情况,逐步做好服务业所有行业调查资料的综合整合,扩大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标准和范围,建立健全地方部门服务业统计制度。


        今年是我市项目建设攻坚年,为更好地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进程,我市也将对列入国家、省、市的重点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进度、经济效益、财税贡献、创新能力、就业拉动力等方面进行专项监测,从而促进投资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及投资贡献率提高。


        此外,我市还将开展现代农业专项监测、粮食抽样和城乡居民收入调查、搞好统计监测例行分析。


        强化统计服务功能


        建立信息共享的“大数据平台


        有了全面而系列的统计监测行动,也就为提供更完整、真实的统计产品提供了可能。


        在不久的将来,市统计局将按月出具“石家庄统计海报”,主要包括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月度统计监测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各专项监测报告及国内、省内重点城市主要数据情况、市情市力等重要内容,并同期发布网上海报、手机海报。


        建立“石家庄大数据平台”。由市统计局建立涵盖综合市情和产业发展、行业发展、企业发展、项目发展、区域发展等经济发展情况及社会发展、民生发展等情况的数字、数据、信息,集权威性、共享性、专业性、国际性为一体的中英文服务平台,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面向社会、信息共享”的原则,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市各部门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实现统计、发改、工商、税务、质监、建设、商务、工信等经济监督管理部门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建成融数据查询、应用、分析、咨询为一体的平台体系,对经济实体、社会主体运行效果进行系统的、连续的监测评价。


        建立市情市力、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建立企业、单位、市民对政府决策、政府服务、生态环境、投资环境等方面的社情民意诉求、建议征询平台和与政府的网上互动平台;结合经济普查和大型调查建立市情市力信息平台,与新增市场主体形成网上互动,强化服务功能。


        建立统计专业培训平台。编研统计专业培训课程、统计知识读本、统计工作实务手册,开展网上培训,形成专业化、公开化、信息化的专业培训体系,开展全员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已取得从业资格证人员每年参加不少于32学时的继续教育,促进统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7-28 05:51 , Processed in 0.449466 second(s), 5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