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8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大数据信息安全保障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迷途        

551

主题

7

听众

651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09:00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网络挑战赛参赛者

    自我介绍
    数学中国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6 15: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大数据应用日渐深入生产生活之中,在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下,迎来“数据为王”的时代;而近年来接连发生的网络泄密事件则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如何保障信息数据安全也就成为日常重点工作之一。


      Gartner的数据显示,近两年产生的数据量是过去互联网出现以来所有数据量的总和。而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企业80%的数据是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结构化数据仅有20%。同时,全球结构化数据增长速度约为32%,而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速则高达63%。


      此外,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工业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工业传感器、RFID、条形码、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物联网、ERP、CAD/CAM/CAE/CAI等技术在工业企业中广泛应用,尤其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企业所拥有的数据也日益丰富。工业企业中生产线高速运转,由机器所产生的数据的数据量远大于计算机和人工产生的数据,数据类型多是非结构化数据,生产线的高速运转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也更高。因此,工业大数据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不比互联网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少。


      大数据广泛应用为传统安全防护带来不小的安全挑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所分析师王闯表示,大数据时代的安全与传统安全相比,变得更加复杂。“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大量的数据汇集,包括大量的企业运营数据、客户信息、个人的隐私和各种行为的细节记录。这些数据的集中存储增加了数据泄露风险,而这些数据不被滥用,也成为人身安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大数据对数据完整性、可用性和秘密性带来挑战,在防止数据丢失、被盗取和被破坏上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传统的安全工具不再像以前那么有用。”


      如今,大数据安全将不再是某一机构单方面努力,而是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政府


      加强立法,保护个人隐私安全。面对技术进步以及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一方面,立法部门需要使法律更加具体和细化,其反应机制也应该越来越快,为监管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监管依据;另一方面,需要借鉴他国立法经验,以及各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共同保护信息安全。


      政府监管紧跟技术发展。技术日新月异,政府监管的步伐不可能快过技术的发展,但如果某款软件出问题,相关部门应该迅速介入,然后依法对其进行调查、处罚。美国政府也对街景等应用进行调查,限制谷歌收集更多数据以制衡谷歌。


      企业


      企业更新技术手段,应对新挑战。为帮助企业全面应对大数据带来的信息安全挑战,IBM近日通过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框架体系为企业提供智能化、集成化与专家化的产品与服务,并在全球范围内成立信息安全相关机构,包括:安全事件处理中心、信息安全研究院、安全解决方案开发中心、信息高级研究院。


      加强行业自律。互联网行业要制定规范,加强自律,主动强化管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为保护用户隐私,Facebook专门设立了首席隐私官。谷歌和美国政府就数据利用问题产生了多次冲突。美国政府以各种理由不断要求谷歌提供用户数据并时常遭到谷歌拒绝。


      个人


      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保护个人数据安全事关互联网厂商和用户双方,涉及个人重要数据传输,比如登录个人网银,如果个人对这个软件没有把握,就要慎用。


      总而言之,大数据应用渐广,为我们带来足够的经济利益与社会生活便捷时,安全将是整个应用过程的重中之重。我们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促进产业良好发展。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7-29 15:10 , Processed in 0.370419 second(s), 53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