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5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2-6
- 注册时间
- 2013-2-24
- 听众数
- 8
- 收听数
- 28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1549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572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11
- 主题
- 19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23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4-11-17 17:39 |
---|
签到天数: 14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群组: 数学建模培训课堂1 群组: 华南理工大学 群组: 第三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 数模思想方法大全 群组: 第一期sas基础实训课堂 |
这种二十三层的石阶,学名应该叫做“悬魂梯”,这种设计原理早已失传千年,有不少数学家和科学家都沉迷此道,有些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数字催眠法,故意留下一种标记或者数字信息迷惑行者,而数学家则认为,这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数字模型,身处其中看着只有一道楼梯,实际上四通八达,月牙形的记号就是个陷阱,记号其实是在台阶上逐渐偏离,再加上这些台阶和石壁,可能都涂抹了一种以远古秘方调配,吸收光线的涂料,更让人难以辨认方向,一旦留意这些信息,就会是使人产生逻辑判断上的失误,以为走的是直线,实际上不知不觉就走上岔路,在岔路上大兜圈子,到最后完全丧失方向感,台阶的落差很小,可能就是为了让人产生高低落差的错觉而设计的。
5 L3 R6 K: U6 S. p! @, x }& c" @" x# b3 Z
根据《黄河鬼棺》记载:传说中的悬魂梯,实际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机关术,但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譬如:墙壁、台阶、光线和幻影的配合等。% z4 C7 O2 q/ {2 [1 r. r6 `) V3 Q
3 o( d% z7 n& M6 X8 m! y Y) ~& q
点落差180cm ,总长3600cm或7200cm或更长,越长越好设计,A点为最高和最低点,要利用弯道,才能上升或下降不被人所察觉,梯道内墙壁或石壁的渲染要体现是走直线的,这一点很关键。外弧都是一样的形状和角度,并可以设计出口和入口,迷惑入梯者用。 假如有岔路,不论是分岔的还是汇合,那么那个月牙形标记不就要一分为二或二合为一了?那不就会发现同一台阶有两个标记?而且为了产生直线的错觉,偏移的弧度肯定很小(不像图中那么夸张),但是偏移弧度越小这两个月牙标记就势必离的越近,极容易被同时发现 另外,既然后来的岔路形成了一个圈,而与来自入口的那条路又相连,那么如果一开始从入口就顺着某一侧的墙壁走,不论顺着哪边的墙壁都最终能发现这个岔路口。而且如果是在绕圈子,凭指南针不就可以发现方向的变化了吗? 不断的向下走又回到原地?原文的意思就是说台阶的高低落差很小,以至于一直在平地走却以为在上下楼?我个人认为凭重力感,地面倾斜感,和攀登难度是可以觉察到的,但也不排除该解释合理的可能。悬魂梯其实就是当今盛传的潘洛斯阶梯。! |9 L5 B' F* L5 K4 I( N
悬魂梯,以楼梯的四个角为A、B、C、D点,从其中任意一点下楼梯,最终都会回到原点,这就是《鬼吹灯》里边对“悬魂梯”的描述,胡八一遭遇的“悬魂梯”似乎应该是8字型的,不过那不重要,关键的问题是,这样的情形到底有没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看法不一,其中有人提到,在黑暗的环境中,通过巧妙的使用阴影和特殊标志将人引上岔路而毫无觉察,加上本来坡度很小,而石阶很大,只要长度够长,就会造成上坡和下坡的感觉不太分明,从而达到上面的效果。我比较赞同这种观点,不过个人认为应该再加上一个条件,这个楼梯应该是有斜度的,只是斜度太小而不会被人察觉,这样才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转弯或是什么。
" w% }" m3 o1 I: t l
3 g; s0 U, v1 x _4 A鬼吹灯中悬魂梯的构造, h% h. R* p4 G9 _
, R6 H* d' i- u悬魂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人困在里面找不到出口。我觉得我们的主要的疑问有三个:1、悬魂梯的形状。2、悬魂梯是怎样让人在里面总是打转,无法走出(主要是标记的问题)。3、悬魂梯高低落差如何给人产生错觉。那么根据这几个点,我们一起来抽丝剥茧,不一定非要下结论,我只是想通过这些疑问和推测找出比较符合逻辑的解决方式。
) A8 J) e$ k+ n+ _) ^2 P$ A
' f, t) }. c2 c1 V( O! f【转】7 R# K9 f% c% J; T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