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35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3-1-20
- 注册时间
- 2012-8-10
- 听众数
- 48
- 收听数
- 3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6349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225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17
- 主题
- 93
- 精华
- 0
- 分享
- 1
- 好友
- 108
升级   7.5% 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19-9-9 17:09 |
---|
签到天数: 321 天 [LV.8]以坛为家I 2013挑战赛参赛者 - 自我介绍
- 参加数学建模
 群组: 2013年电工杯B题讨论群 群组: 数模思想方法大全 群组: 学术交流A 群组: 第三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 认证人才交流群 |
在实际的建模比赛中,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项目管理和时间的控制:
第一步:快速选题(启动项目),通常我们队在半小时内确定选题,我们的理念是要把时间花在实际的做题过程中,而不要浪费在选题的过程中,因为选题过程是不能产生效益的。根据平时的经验,大体浏览一下题目,就可以知道是哪个领域的哪种类型的问题了,也就大体知道有没有把握做下去了。选题的时候不要考虑别人的情况,只要选择自己队最有把握的题目就可以了。2003年的全国赛中,我们队10分钟后就确定选B题了。我们把题目浏览完后,我首先问我两个队友选哪道题,他们说都行,然后我就说选B题吧,就这样定了。比较麻烦的情况是,队内有两个人提了不同的意见,这时建议由队长确定选题。
第二步:计划的制定,这一步不用单纯为了做计划而作计划,我当时根本也没有写任何规划,只是在脑子里要把这个计划大体列了一下,如:
谁在哪段时间要完成模型的建立工作;
谁在哪段时间要用最快捷最基本的方法给出一个初步的结果;
整个团队要在哪个时间段内完成第一个子问题的工作;
论文初稿要在什么时间内完成。
第三步:实施与过程控制,这步最重要,直接决定竞赛的成绩,这一步就靠团队的水平和执行力了。我以2003年全国赛中的露天矿卡车调度系统为例,介绍一下我们队建模竞赛的实施和监控过程。
选题后, 我们每个人都各自细细看题,把有疑问的地方都列出来,然后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我们对题目的理解达到统一,同时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比较全面和深刻,这个过程持续在40分钟左右。
对问题的理解达到统一后,就开始讨论建模的思路,经过头脑风暴的讨论后,我总结大家的思路,建立了第一问的数学模型,这个过程大概是30分钟。由于问题中不涉及复杂的数据处理,然后我就开始负责把我们已经做的分析、假设、建模过程输入电脑,一个队友尝试用Matlab求解,另一个队友尝试用Mathematics求解。这样,我们在12点左右吃了午饭,然后继续努力,在下午2点左右就完成了第一问的全部工作,随后转入第二问的求解,这样在第一天晚上10点前,我们就完成了所有的建模和求解工作了。于是晚上我们全队都回去睡觉,而此时还有很多队在通宵选题和讨论。
这样一来,我们第一天就把基本的工作都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干嘛呢?从项目的角度,我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精益求精,从获奖的角度,我们能做到的,别的队也会做到,这样就不能脱颖而出了,所以在剩下的时间,我们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在原来的问题上加入了新的课题,最后不仅给出了好的模型和求解算法,而且建立了该课题的理论体系,这样使得建模方法既有工程的应用,又有理论的提升,所以我们的论文最后就比较抢眼。h
第四步:收尾、修改、润色、校对论文。建模论文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了很多,等论文初稿出来后,我建议大家再站在评委的角度去检查自己的论文,要检查论文结构是否合理,图表是否适当,文字是否通顺,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还有错别字,等等。我们通常在第三天下午结束论文,要知道建模的课题永远都做不完,都有做头,所以不要恋战,该收尾的时候要收尾,关键是要给自己预留一些时间用来修改论文。在收尾工作里,还有一项工作比较重要,就是摘要。通常我会在第三天晚上写摘要,这时论文的内容基本上都确定了,只是润色和校对的问题,对大局影响不大。摘要写好后,要反复阅读,力求用最简洁的文字,将自己的思路、方法、模型、结果等内容表述出来。
以上就是我们的一些基本体会,这些经验也是我们在建模竞赛的过程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建议大家最好能将这些经验融入到自己的建模实践中去,这样获得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
摘自《Matlab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北航出版社。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