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9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盘点古今数字对联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86

主题

13

听众

160

积分

升级  30%

  • TA的每日心情

    2016-4-25 17:12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自我介绍
    萌萌哒

    社区QQ达人

    群组2015国赛优秀论文解析

    群组2015年国赛优秀论文解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 17: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盘点古今数字对联:信息部  来源:网络转载





        数字对联
      
      骆宾王: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万行流泪别,九折切惊魂。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数字对联,不光讲对称还要有意境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钱三强任团长,团员是十多名著名的科学家。途中闲暇无事,华罗庚即景生情,提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请大家给出下联。华老的上联,既指战国初期韩、赵、魏三个同时兴起的强国,又隐喻了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十分高妙。
      
      韩赵魏是战国时期的三个强国,“三强”又隐喻“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的困难,还要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大家想了一会,谁也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这时,钱三强便向华罗庚请教。
      
      华罗庚不慌不忙地看了赵九章一眼,笑着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
      
      三强:赵、魏、韩;
      
      九章:勾、股、弦。
      
      下联一出,立刻博得了一片喝彩声。大家都说这是一副绝妙的嵌名联,在短短的十个字内镶嵌了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赵)九章;一个是(钱)三强。而“九章”又指的是我国古代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九章算术》,在这部书里提出了著名的“勾股弦”定理。全联对丈工整,采用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有深意又十分风趣,也很有现场感。对此,众科学家们幽默地说:“真是三句话离不开本行,数学家作对联也离不开数学。”
      
      《九章》首次记载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弦定理,“九章”又恰好是考察团的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这使满座为之倾倒,钦佩华罗庚语文功底之深。
      
      数字入联明代书画家徐文长,一天邀请几位朋友荡游西湖。结果一位朋友迟到,徐文长作一上联,罚他对出下联。
      
      徐文长的上联: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游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友人的下联: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
      
      据说明朝中叶,江西九江有一船夫,见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坐在他的船里,就道出一个上联给这位状元去对。这位状元冥思苦想,还是对不出。以后也无人对出,成了绝对。时过几百年,直到解放后的1959年,佛山一工人用轮船装运木料“九里香”(一种名贵香樟木),触发灵感,对出下联。
      
      船夫的上联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尺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
      
      工人的下联是:“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青岛崂山钓鱼台有副奇特的数字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济南大明湖有一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南阳诸葛武候的祠堂里有一副对联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副对联不仅概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且用上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各个数字和“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十个字,真是意义深远,结构奇巧。
      
      巧对数字联
      
      乾隆五十年,历史上最大的千叟宴在乾清宫举行。席间面对寿星之最,乾隆皇帝兴致勃勃地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大学士纪晓岚最先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在场的人备感奇巧,意趣横生。上下联形式含蓄,并不直面数字,究竟皇帝与才子的对联意境是什么呢?细加品味,竟是一副数字楹联,上下联既是一个谜面,又是一道数学题,原来他们道出这位寿星的年龄是141岁。
      
      上联是60岁(花甲)×2(重逢)+(增加)3×7(三七岁月)=141岁。
      
      下联是70(古稀)×2(双庆)+(更多)1岁(一度春秋)=141岁。
      
      君臣对仗绝妙,纪晓岚不失为清王朝第一才子。
      
      清朝郑板桥有一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人顾复初有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意标新二月花。”(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3 09:25 , Processed in 0.734373 second(s), 50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