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27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学家陈景润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韩冰        

823

主题

3

听众

4048

积分

我的地盘我做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帖功臣 元老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4 17: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 ?6 c. p/ ^; G( h) d) V* w) E1 i6 E5 |: x) i5 x' O- E1 a; n0 Q1 S; r# C2 u8 T% m9 b% v5 |5 N' F* @+ p+ U. k G ]8 Q/ h' L2 c) Z+ q2 Z6 Z' {9 w/ ?
- D U3 Z; u2 H0 A8 ^
1 E9 v/ E' \7 g

   

6 S' y; R S% `# a( l7 c" d

陈景润(1933~1996), 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6 `0 i: r) L9 S7 `# e

福建闽候人。 陈景润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上有哥姐、下有弟妹,排行第三。因为家里孩子多,父亲收入微薄,家庭生活非常拮据。因此,陈景润一出生便似乎成为父母的累赘,一个自认为是不爱欢迎的人。

% G7 d, \; R8 e w* J5 C8 \

上学后,由于瘦小体弱,常受人欺负。这种特殊的生活境况,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极为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加上对数学的痴恋,更使他养成了独来独往、独自闭门思考的习惯,因此竟被别人认为是一个 “怪人”

8 t0 @/ y4 @+ s% `

。陈景润毕生后选择研究数学这条异常艰辛的人生道路,与沈元教授有关。在他那里,陈景润第一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从那里,陈景润第一刻起,他就立志去摘取那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 I1 \/ P+ k% I0 o

1953年,他毕业于厦门大学,留校在图书馆工作,但始终没有忘记哥德巴赫猜想,他把数学论文寄给华罗庚教授,华罗庚阅后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把他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从此便有幸在华罗庚的指导下,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

6 L. H) k" v. W2 f* `

1966年5月,一颗耀眼的新星闪烁于全球数学界的上空------陈景润宣布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颅。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

$ e% D3 p" I& G7 k3 r9 X9 S" g

1973年,他发表的著名的"陈氏定理",被誉为筛法的光辉顶点。

% H5 Z2 s' [1 }8 g! z7 `& `

  对于陈景润的成就,一位著名的外国数学家曾敬佩和感慨地誉:他移动了群山!

0 @& d- W K& z7 D9 F ) C/ w& Y! I, F4 M# X0 K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4 09:06 , Processed in 0.380997 second(s), 51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