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19日,《光明日报》刊出“余新河数学题百万港元征解”的广告,发表《告读者》,暗示其所征之解,就是哥德巴赫猜想获证的结论。 I9 f1 p8 R. w
将“余题”的八个等差数列,退回到以3为首项与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中,其中素数项P的项标都可表为 φ(P)/2,若恒有φ(P1)/2+φ(P2)/2=n-1≥3,可以加成扣除1与2在外的自然数列,不但“余题”所征加成结论之解真实获证,也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真实。当然,此加成结论不真,即哥德巴赫猜想不真,也是“余题”所征之解。 1 b" b/ T0 O) d9 }) C: t+ S# p8 k
有应征稿说:“自然数n≥4都有P1+P2=2n且P1≠P2同为素数”,其必然性是因为:[n2-t2-1-φ(n2-t2)]/2=n-1≥3是n的前位数,已准备了 为其解。并说明:除n-1=[φ(n+t)+ φ(n-t)]/2=φ(P1)/2+φ(P2)/2是“余题”加成结论之解外,还有n±t同为素数的(n+t)(n-t),表为两个不互质的自然数之和有且仅有n-1个解,可供验解之用。 - p/ V V# H# h- u
于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决,求解有公式,验解有方法,竟让数学家们的求索思维走了魂。放弃了对公式的检验与对验解法的实践,不再做学问了。而是去打造“不予认可”的权威,于1996年5月6日,在《光明日报》上发布《现有方法不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告诫《数学爱好者不要误入歧途》,封杀“余新河数学题征解活动”。显然,中国数学之可悲,就在于不许“争鸣”。
) v [; f4 x0 o关键是新闻媒体,见了“1+1”不许等于2,从来就不想一想,一哄就上,上了就炒作“难度”吓唬人,炒作“名家”告诫人,炒作“权威”垄断一切。使得那些只写“告诫”文章而无“告诫”依据的杀手们“封杀”得逞。做为媒体,面对学术要进步,科技要创新,社会要发展,能如此盲目炒作,封杀不同解题思路吗?
: o1 q5 ?! Z z" S. p求索,就要在实事中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这是求索的灵魂。回来吧!求索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