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412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基米德的报复之 麦比乌斯分子(下)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suolunga 实名认证       

40

主题

5

听众

2388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2 10:26
  • 签到天数: 89 天

    [LV.6]常住居民II

    邮箱绑定达人 新人进步奖 最具活力勋章 发帖功臣

    群组C 语言讨论组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Latex研学群

    群组我行我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6 13: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邮箱已经成功绑定
    这里我必须停下来发表一项否认声明,以避免数学家们来信恶意攻击。数学家们都是一群怪人,拓扑学家们都不把自己局限在三维空间之中。而在四维空间中,他们却能证明,镜子里的麦比乌斯带可以互相转变。然而我仍将坚持把我们的讨论限于三维之内,因为我们探究的主要对象分子的形状总是在三维中观察到的。因此,我要重申,在三维中,镜像的麦比乌斯带从拓扑学来看是截然不同的。. V- K9 m% x$ v6 B6 `$ }3 ~" R0 E! w
        成分一样而且化学键相同的两种化学化合物为什么会有性质截然不同的实体,关键在于从拓扑学上看,可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镜像。
    0 S; ^- E% D9 w& q$ V8 c3 Z# {    因为右手和左手都是众所周知的镜像,所以人们习惯地把与其镜像相反的物体称为左手的或右手的。在一对镜像物中,究竟哪一个叫做像,是一个习惯问题。这正如街道的右侧不存在绝对位置一样,它取决于你行走的方向。两种麦比乌斯带已被人们称为右旋和左旋的麦比乌斯带,但是不必担心何者右旋,何者左旋。分子也存在右旋和左旋形式,人们称它们为手性,它是从希腊词“手(Cheir)”借用来的。5 n; R5 Z% \5 L( \6 b! C
        右旋和左旋麦比乌斯带都是镜像形状的实例,从拓扑学来看,它们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但有着等价的镜像形状。现以一简单图形为例,一个圆形是它本身的镜像,显然,从拓扑学上看,圆形与它本身是等价的。另一个例子是字母R及其镜像Я。若用软橡胶制成图形R,那么可以用拓扑学的变形方法把它变换成为它的镜像。
    6 n) G" y, i0 F1 Z# |    可是,分子不是软橡胶制成的,物理的约束力防止它们以任何方式发生变形。尽管如此,R形分子还是能够转变成为它的镜像,无须弯曲变形——的确根本不需要弯曲。这次,如果把用硬塑料制成的字母图形R及其镜像Я放在桌子上,那么,只要把它拿起来翻转,就能使其中一个变成另一个。& ?) Y3 \: n* I$ d* g! L' p
        这种变换由于物体始终保持其刚性,所以叫做刚性变换。# q5 N* e% n0 g9 G
        许多有机分子都是刚性的手性分子:它与它的镜像在刚性上是截然不同的。人体明显偏爱某种手征的手性分子。例如,大多数的蛋白质都是由左旋氨基酸和右旋糖组成的。当手性分子在人体内合成时,只能产生具有所需手征的手性分子。. d: ]4 s, n. v
        但是,当诸如药物等手性分子在实验室内用非生物方法合成时,结果都是右旋与左旋形式分子的对半混合。当病人服药时,由于难于除掉不是所需形式的分子,所以服用的是混合物。一般说来,非所需形式的分子在生物学上是惰性的,而且只是经过身体,无任何作用。有时还是有害的。
    * O; ?5 S& q, }" ~  K7 L+ n. o    60年代初期,就曾发生给妊娠妇女服用擦里多米德药物事件。药物中的右旋分子具有所需的镇静药性,而左旋分子却能造成新生儿畸形。' b$ S4 e! K5 q) _! l, m
        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化学教授斯蒂芬·梅森在英国周刊《新科学家》发表的文章中,注意到收入标准药物手册中的486种合成生产的手性药物,只有88种是由所需的手征分子组成的。其余的398种全都是对半的混合物。梅森得出了结论:“它们都是在特定环境(人体)中使用,某种手征会得到特别的偏爱。可是,效果又会怎样呢?”
    " i# K8 K5 ^8 S8 }+ n     当一位有机化学家分析一种新分子时,首先要做的事是试图确定分子是否刚性的手性分子,即在刚性上与其镜像是否截然不同。这里可借助于拓扑学。从拓扑学上看,如果分子与其镜像性质不同,那么它们在刚性上也是不同的,因为刚性变换只能是许多通过拓扑学完成的变换中的一种。还以上面讨论过的R及其镜像Я作为例子。在从一个变形成为另一个时,可以得到一种中间的形状Я,它具有对称性,其左半是其右半的镜像。
    : ]( l- n3 d6 P2 R, _5 z    两级的麦比乌斯梯拓扑学家们知道,如果一种形状能够变形成为某种具有反射对称性的形状,那么该形状本身就能够变形成为其镜像。这就意味着,如果化学家能够让分子获得具有反射对称性的形状,那么,他就能消除分子的手性。
    * B7 A2 g0 @, }6 C5 Y0 R: v    这种见解往往证明是有用的。沃尔巴已经从三级梯形分子中合成出分子的麦比乌斯带,他请我去直接观察从两级梯形分子中合成的类似方法。所得到的形状是手性吗?如下图所示,由于它能变换成为具有反射对称性的形状,所以不是手性的。" p: C7 E% x3 L% C$ I5 ]
        可惜,这种解释对于三级麦比乌斯分子似乎不起作用。经过许多思考实验之后,沃尔巴推测,好像它不可能变形成为具有反射对称性的形状。如果变形后已经显示出反射对称性,那么他就会断定,三级麦比乌斯形状可以变形成为它的镜像。可是,这样的逆叙正确吗?任何变形未能显示出反射对称性,是否意味着分子本身就不能变形成为其镜像?& e3 J( B  e: Z* I" a9 C9 Q
        毛病就出在答案太容易上。沃尔巴请我考虑两只橡胶手套,一只为右手的,另一只则是左手的。
    " ]5 ]  g! y; E/ o: P    两只手套) e* w3 t3 v  F3 ^: b( m
        手套显然都是镜像的,可是从拓扑学来看,它们等价吗?当然,手套在刚性上是不等价的,因为如果我们像翻转字母R那样翻转两只手套中的一只来获得镜像,那是行不通的。然而,如果我们把任何一只手套从里往外翻转,那么就能使手套成为等价。
    & t* O( w0 S$ Z* V    (拓扑学家因而发现它自己处在一个奇特的位置上,既不能认为手套是右手的,也不能认为是左手的。)在把手套从里往外翻转的过程中,手套在任何步骤都不具有反射对称性。
    * o4 y' y5 G/ _/ \    我们也许能够得出结论,手套是一个反例:某种形状在拓扑学上与其镜像等价,但在其变形过程中却不具备反射对称性。这种结论可能是错误的。只是我们没有让手套充分变形。如果我们使劲拽开手套,那么至少在理论上能够把手套变形成为一个圆盘的形状,这时手套就具有反射对称性(沿任何直径方向都有反射对称性)。
    ; \" w+ C9 t/ {" `- j     以上讨论的要点是,沃尔巴在化学方面的一些研究已向拓扑学家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某种形状在变形过程中不可能具备反射对称性,那么是否可以得出结论,从拓扑学上看,形状本身与其镜像不等价呢?这是一个基本问题,但在数学文献上,好像还没有人提出来过。# k" }* A8 Y% \0 J8 @9 e0 v7 T& D  I
        这个问题整个都牵扯到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物理科学上的新概念是否常常会启迪出数学上的新概念?或者反之?换句话说,何者在先,是物理科学,还是数学?许多哲学家遇到过这个问题,这与众所周知的关于鸡和蛋何者在先的问题一样,答案看来是不会令人满意的。
    & P/ b1 s' c% I; a     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所得出的结论,似乎不是一个不可置否的证据,而是一个目的性的试验。一些步柏拉图后尘的专横数学家断言,他们的学科是与物理学实际相脱离的。他们认为,即使没有可供计数的物体,数字也会存在。不大固执的数学家们则承认,科学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但他们坚持数学在先。他们提出群论作为证据,群论是数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19世纪30年代诞生,它完全没有物理学上的用途,只是最近才被粒子物理学家应用,以便用于研究过去20年内发现的亚原子粒子集。
    ( Q+ D) H% B" s    但是,物理学家们则相信他们的学科在先,而且认为历史是站在他们一边。例如伊萨克·牛顿创造了数学中著名的分支学科微积分,就是因为他当时需要一种数学工具,用来分析极小的空间与时间间隔。而我认为,数学与科学都相得益彰,才是惟一公正的结论,尽管这种判断既不鼓舞人心,也不增进知识。麦比乌斯带的故事就是数学与物理科学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促进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实例。1858年的论文竞赛中提出的麦比乌斯带仅仅创立了纯数学,现在它在化学中发展起来,而且已被化学家们熟练地运用,又为纯理论的数学家提出许多问题。
    7 r% [1 G; o% y$ @. O5 W: ^     你可以感到欣慰的是,麦比乌斯带不仅可以服务于化学家,而且也可以服务于工业家。B.F.古德里奇公司已经获得麦比乌斯输送带的专利权。在普通输送带中,带的一侧会有较多的磨损与撕裂。而在麦比乌斯输送带中,应力可分布到“两侧”,从而可以延长其使用期一倍。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0

    主题

    4

    听众

    10

    积分

    升级  5.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

    听众

    1561

    积分

    升级  56.1%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8-19 13:18
  • 签到天数: 446 天

    [LV.9]以坛为家II

    群组学术交流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5-10 23:57 , Processed in 0.536050 second(s), 63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