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46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7-4
- 注册时间
- 2023-7-11
- 听众数
- 4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7411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803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160
- 主题
- 1175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color=rgba(0, 0, 0, 0.82)]本次提供的代码包含了对样本集合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的过程,[color=rgba(0, 0, 0, 0.82)]现了一个样本压缩算法的过程,通过不断对样本集合进行压缩和分类,[color=rgba(0, 0, 0, 0.82)]实现了对原始样本集合的精简和优化。# x7 q# z, I7 H
首先,通过随机生成高斯分布的样本点,构建了一个包含600个点的样本集合X,其中前300行属于第一类(Label 1),后300行属于第二类(Label 2)。 通过绘图展示了初始样本分布图,并用红色和蓝色表示两个不同的类别。 接下来的代码段中包含了一个循环,该循环以K次为限制条件,对样本集合进行压缩。其中,每次循环将样本集合Xcur划分为s个子集,并利用最近邻算法将部分样本点从子集中删除,直到满足循环停止条件。 经过压缩后的样本集合再次根据类别进行分类,并绘制了"剪辑后样本分布图",展示了处理后的样本点的分布情况。 接着,代码中实现了一个样本压缩过程,在该过程中,根据最近邻算法将不必要的样本点删除,从而实现样本压缩的目的。 最后,根据压缩后的样本点,再次根据类别进行分类,并绘制了"压缩后样本分布图",同时限定了坐标轴范围,展示了最终压缩后的样本点的分布。
% q$ [/ H9 Q6 D$ G; ]! Z" ?
0 J. Y: L& ^6 m. I# R
" {+ {" y9 P& v- h7 G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