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 * R; x4 A" {! A a' k1 g$ E' a - X. X7 ~. ], l( o- Y+ h 维纳是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1894年11月26日生于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1964年3月18日卒于斯德哥尔摩。$ | C! @( b+ Y' B5 E
9 m0 o2 J: v2 z2 n9 i 维纳的父亲列奥•维纳是语言学家,又有很高的数学天赋。他出生于**,智力早熟,13岁就会好几种语言;他朝气蓬勃,富于冒险精神,18岁那年单独一个漂洋过海,移居美国;他刻苦自学,凭掌握40多种语言的才能,成为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教授。这位才气横溢、不畏艰难而又性情急躁的人决心要使儿子在学术上超人一等。% R' L M. B% n& J7 A
; p1 Y6 s1 \4 H1 n* m2 N
6 q" {% G3 n1 }% n5 ~0 ~7 ?
维纳认为他父亲是天生的学者,集德国人的思想、犹太人的智慧和美国人的精神于一身。从童年到青年,维纳一直在他的熏陶下生活,并逐步成长为一个学者。 ! ?: ^8 U# M1 m; l- g1 \* e1 s( g. J4 J+ ?6 b' R' T" `
维纳在其50年的科学生涯中,先后涉足哲学、数学、物理学和工程学,最后转向生物学,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称得上是恩格斯颂扬过的、本世纪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科学巨人。他一生发表论文240多篇,著作14本。他的主要著作有《控制论》(1948)、《维纳选集》(1964)和《维纳数学论文集》(1980)。维纳还有两本自传《昔日神童》和《我是一个数学家》。他的主要成果有如下八个方面:' W3 t- w& F$ g8 d6 E( y' g
- y7 _ C! U8 U
0 \! m. p4 ^" x! l( c ■建立维纳测度! U* w" |& a$ ^$ L) Z% p F5 ?. k0 J
" u. T9 i. {) e# r: [2 j6 l) q
y2 J5 n8 M G 维纳的这些开创性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信息论的创立,并为信息论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信息论创立者申农说:“光荣应归于维纳教授”。 / g; C8 i0 D! ?9 \* S8 l , a7 ]% s" [8 G 0 g( V9 k) K5 s5 I■创立控制论 , H! y& w" w) _/ X( e0 _ ) m4 q" j, E4 @% z* q6 l7 v7 w 8 B% M0 u: N& {& x" Y 维纳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创立控制论。这是一门以数学为纽带,把研究自动调节、通信工程、计算机和计算技术以及生物科学中的神经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科共同关心的共性问题联系起来而形成的边缘学科。 9 {$ ^* W. w( F. B 3 w1 i, Z( G8 y3 c" N) [ , z7 a8 c4 p7 r 1947年10月,维纳写出划时代的著作《控制论》,1948年出版后,立即风行世界。维纳的深刻思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它揭示了机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机能与人的神经、感觉机能的共同规律;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科学方法;它从多方面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和当代哲学观念的一系列变革。 9 m( n6 E% N. n# Q. l. I& [; V& W% ?* F6 J
: A- V q0 u) ~6 S8 Z 现在,控制论已有了许多重大发展,但维纳用吉布斯统计力学处理某些数学模型的思想仍处于中心地位。他定义控制论为:“设有两个状态变量,其中一个是能由我们进行调节的,而另一个则不能控制。这时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根据那个不可控制变量从过去到现在的信息来适当地确定可以调节的变量的最优值,以实现对于我们最为合适、最有利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