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应将文件系统划分为"/ ","/usr"和"swap"三大文件系统。"/"文件系统中只保留系统内核及其他非常重要的文件,"/usr"文件系统放置系统日常使用的文件。"swap"为交换空间,用来提供比实际内存更大的虚拟内存空间。 # s% C& P9 b2 o; E 8 ^$ E9 o" x$ x9 M 我们计划给"/"800M空间,给"swap"512M空间,剩下的2186M都给"/usr "。移动光标至顶部选择要执行此操作的空间,然后按下C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然后回车确定,在接下来的对话框中输入"800M" ( 注意"M"不能省)然后回车,我们就可以在中部看见你刚才的操作结果,同理再次按下"C"键,然后输入"swap"或者"/usr"及其大小,完成后按下Q键退出。 8 ]( i! B& Z) @% U. E, O
, m/ ^, b" q, B
% c6 X- k6 M5 K( ]<> 接下来我们要选择安装组件,这里我们选择All全部安装(大概1.8G左右,包括了图形界面和系统内核源代码),按下Q键进入下一步。安装程序将询问安装介质位于何处,我们选择"CD-ROM"后同样按下Q键就开始了FreeBSD的文件拷贝过程。</P> n8 t, w7 D2 d</P>8 d! r' a2 R" z( Y! o7 R
<> (3)配置 2 z* m7 l4 I: H0 I w( P M : l8 Z4 l8 {7 F" G* I* O2 a 可别以为在系统软件复制到硬盘上之后安装就算成功了哦,现在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将是更复杂的一步:使用Sysinstall配置系统环境。笔者事后才感叹Unix的安装配置是如此之复杂,不过还好系统提供的默认选项大大方便了初装者。 + z! E7 p$ G( B 7 ?' R0 w2 h3 {" w4 r. ` 文件拷贝完成后我们将直接进入网络界面设置,FreeBSD将在此列出内核探测出的所有支持的网络界面,包括网卡、串口和并口设备等。如果你的相关网络设备未在这里出现的话你就得自己到网上去找它相应的驱动了。9 k F. y! W# X0 Q; h( z! F
+ n2 B+ s M# Q. n2 ` r( \ 在接下来的基本网络服务里可以配置这台FreeBSD提供的基本网络服务功能,如Ftp服务、NFS服务、是否 支持NIS、是否运行路由交换软件等。这些选项我们可以在成功安装后重新设置,所以如果对这些选项不是很清楚的话你可以先把他们设置成默认状态。不过机器名称以及本机管理员或者用户相关信息是不能省的,所以乖乖地填上。 ' z) J& @* C. P5 C$ z+ a4 `% @7 B( `% r' N
在定制控制台里你可以配置系统使用的字体,键盘映射方式,字符模式的屏幕保护和屏幕映射等。我们使用默认选项。 3 \; q# C0 Y |. d+ Z2 C) b 4 c7 [* V* X. n+ K 然后我们进入时间和时区选项,选择默认设置。 7 g' X7 _& s! \0 w) `) d2 D
+ U* h$ `0 R8 \' b5 g: u 接下来要配置你的鼠标,如果你使用的是光电鼠,恐怕要有个不好的消息:似乎FreeBSD对此不太支持,你也只好选择一些相近的鼠标类型了,这里请注意鼠标接口的选择。$ d9 N& K. Z) a
1 S& q" y p7 P7 W# K9 @7 A4 D 然后是显示器和显卡的配置,这一步很重要,配置不正确你是进不了系统的图形界面甚至根本没法继续安装过程的,具体情况视各人情况而定。Unix 的缺陷在此暴露无遗,对大部分新的硬件不完备的支持或者根本就不支持使得笔者在此遇到了很大的麻烦。笔者建议你多试试几种不同的方案,苛刻的要求在此没法达成,要知道笔者曾经价值1600多大洋的GeForce也是被迫识别成"最新"的TNT vanta后才得以通过的。我们只能希望下一版BSD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吧 。</P> : E, R: e* ^3 N<> 还需要做的工作包括添加用户和组等基本的系统管理。 ! J. {% X0 o4 c( I 9 ?$ f$ g& [4 e2 x) ~* j4 w$ C 完成所有步骤后重启,一个完整的FreeBSD便展现在你面前了。 . H/ _+ ?) u! j4 i; y1 d 2.调整制作启动菜单。3 H# U( e& Z! L' p
* Y3 o6 A- J' H' e; R 我们打开WinHex,点击"工具"-"磁盘编辑器",选择你的硬盘然后确定,</P> 9 D+ k' P! c& x1 K& h2 b- H/ L" h! o' ~/ _) w: ?% \2 ?. K
点击右边的"访问"选项,然后选择你的FreeBSD所在区,选择打开,然后从开始一直选择到字符"55 AA"处(如图),右键点击,选择"编辑"-"复制选块"-"进入新文件"并保存到C盘下取名为"bootsect.bsd"。 </P>9 [4 f2 d6 X# B( h. r; a
<p> " p& ]7 b9 n6 [5 U3 i' R</P>* @; D# r3 V) Q a% i2 x% t8 L
<> 然后我们用记事本编辑C盘下的boot.ini文件,在该文件的最后加上:C:\bootsect.bsd="FreeBSD 5.0",保存并退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