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32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5-22
- 注册时间
- 2014-4-21
- 听众数
- 14
- 收听数
- 1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2010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747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80
- 主题
- 26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38
升级   36.75%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2-19 09:56 |
---|
签到天数: 20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自我介绍
- 倾情数学,致力创新。
 |
本帖最后由 1940400155 于 2015-4-17 11:29 编辑 ' r( ~5 t4 C7 m3 D7 A
/ U6 N+ J& R+ t V8 m
专家回复
# O" X6 f" E7 d一 简证四色猜想; a R. \8 H. N& L: G. t) o0 F7 X
陈陶 先生/女士: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1 I- Y9 f; Q( M: {: v& {& v) n5 Y4 Y
经过专家审阅,认为,1,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Kenneth Appel)与哈肯(Wolfgang Haken)在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次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他们的证明方法是将地图上的无限种可能的情形减少为1936种状态(稍后减少为1482种“不可避免且可化简的布局”),这些状态由计算机一个一个地进行检查。虽然事后人们发现了一些漏洞,但这些漏洞都得到了弥补。他们的结果早已获得国际数学界的承认。在1996年,Neil Robertson,Daniel Sanders,Paul Seymour和Robin Thomas使用了一种类似的证明方法,检查了633种特殊的情况。这一新证明也使用了计算机,如果由人工来检查的话是不切实际的。2,本文声称已“严谨、简明地证明了四色猜想”,但是审稿专家看出作者并没有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形;而且,数学归纳法也不适用于四色猜想。因此该文的“证明”是通不过的。- c) n) K) n# K, C
您的来稿(查看稿件)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因此予以退稿。
3 \( ?5 V% X+ M! L5 ~* O, c此致 敬礼! 《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 2015年04月15日23:270 f5 h8 M, e; b1 P" W7 u
二 试证四色猜想(修订)
& p6 d; d! n7 |陈陶 先生/女士: 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
7 r; | I9 i- ?* l经过专家审阅,认为,本文与作者的另一篇稿件“简证四色猜想”大同小异,思路和方法完全一样。审稿人重申:“作者并没有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形;而且,数学归纳法也不适用于四色猜想。该文的证明是通不过的。” r( Q0 l- `$ f
您的来稿(查看稿件)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因此予以退稿。* O) w0 ~4 `3 v) Y
此致 敬礼! 《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 2015年04月15日23:309 o3 m% p9 [) |1 j8 [7 M6 N* x
三 回顾《试证四色猜想(修订)》
. M9 W; s0 {, d# x$ [陈陶 先生/女士: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
( j, v$ V; c; W- }' l9 P经过专家审阅,认为,作者另外几篇关于四色定理的文章基本上都犯同样的毛病,审稿人重申,四色定理绝对不可能通过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希望作者不再用这种方法作无效的努力。* B, [0 H. c8 F2 }
您的来稿(查看稿件)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因此予以退稿。
- R A& F) \2 f! W, s7 J' E# r6 r2 |此致 敬礼! 《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 2015年04月15日23:37( w8 L& O& V* h
四 巧证四色猜想
) K. E- s8 ~6 `. P/ G1 _陈陶 先生/女士: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 D. o; c7 Z' u5 }
经过专家审阅,认为,1,本文试图对四色猜想提供一个简短而巧妙的证明。但是,作者考虑得过于简单,遗漏了许多种情形,因此本文并没有成功证明四色猜想。2,四色定理的证明是20世纪最著名的计算机辅助证明之一(另一个是开普勒猜想的证明)。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Kenneth Appel)与哈肯(Wolfgang Haken)在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次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虽然人们发现了一些漏洞,但普遍认为这些漏洞是可以弥补的)。他们的证明方法是将地图上的无限种可能的情形减少为1936种状态(稍后减少为1482种“不可避免且可化简的布局”),这些状态由计算机一个一个地进行检查。在1996年,Neil Robertson,Daniel Sanders,Paul Seymour和Robin Thomas使用了一种类似的证明方法,检查了633种特殊的情况。这一新证明也使用了计算机,如果由人工来检查的话是不切实际的。例如本文就遗漏了多种情况。3,如果作者对此评审意见有异议,可以尝试向图论领域的正规学术刊物投稿。, w6 J' N/ z- N% K9 i
您的来稿(查看稿件)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因此予以退稿。
+ |( Z" `* k6 E; I此致 敬礼! 《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 2015年03月09日
% T3 G! W: X) T5 I# l 从《巧证四色猜想》退稿说起,《巧...》肯定是该退稿,这早已在作者提交的《回顾...》中已阐明:“三证”(巧、试、简)中《巧证...》有不严谨之处,其他“两证”是其弥补和完善。它们都是在四色猜想的通俗表述下(当着一个“普通”的数学问题),未做任何转换,未引入任何新的概念,在前人有关结论的基础上,用经典的初等数学理论和方法,对四色猜想作出了严谨而简明的初等证明,主要指《试证...》(修订)和《简证...》,对它们的评判必须在本理念及其论证的框架下进行,否则,可能有失偏颇。对《回顾...》再强调一点,那就是除验证初始值需画出完整的图形外,其余的图形可以不画出模式外的国家,这如同我们“无法写出”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某个等式成立中“省略号”所表达的内容一样。然而,一系列的退稿理由作者不得其解,深感困惑,敬请专家赐教。
" [- U3 r$ I. ]% ? 《科学智慧火花》退稿《巧证四色猜想》的理由称:
3 T: ?! T( C( E6 \; x 1,“遗漏了许多种情形”,但未指出一种情形。在本论证的理念下,分类显而易见既未重复也未遗漏。真有遗漏吗?试看:Ⅰ若这n(n∈N,n≥2)个国家是连成一片的,①如果在这n个国家中,不存在与自身有共同边界的国家个数小于4的国家;②如果在这n个国家中,存在与自身有共同边界的国家个数小于4的国家。Ⅱ若这n(n∈N,n≥2)个国家不是连成一片的。除非能证明或说明此分类不可行。而作者发现的不大严谨的漏洞“其位置有m个选择”(在提交的《回顾试证四色猜想(修订)》中有说明。为了节约时间,实际上《...回顾》提供了对后“两证”进行审查的一个参考思路),导致论证不严谨却只字未提。8 [ d0 n' u1 I( g1 B
2,其中前一大段的说明(在网上《互动百科四色猜想》中也可见,只要涉足了四色问题者几乎都知晓),似乎是为了说明“例如本文就遗漏了多种情况(形)”,仍未指出一种情形。本论证证明了前述哪些(即或一种)情形?未证明(遗漏了)哪些情形?它们分别含在本论证中哪种情形中?也只字未提,更没有“例如”,无说服力。事实上,本论证和“阿佩尔与哈肯的计算机”论证的理念、思考方向和证明方法是根本不同的,其分类是没有“交集”的;据前所述,显然不能按回复中的种种状态来衡量本论证是否有遗漏的情况。
; v0 }# Y' L* ?: e7 n J 3,如果作者对此评审意见有异议,可以尝试向图论领域的正规学术刊物投稿。不知此复该如何理解,因中科院本身就有《图论组合网络研究中心》,属国家顶级学术权威机构。
- b9 d2 `( C/ A- H- X+ h 对“简”的回复,1,几乎与“巧”回复中1的内容相同;2,,审稿专家“看出”作者并没有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形,这还是为了说明论证中有遗漏的情形,仍未指出一种情形;进而指出“数学归纳法也不适用于四色猜想”,但未作任何解释或说明。对“试”、“回”的回复几乎同“简”的回复,但审稿人重申,四色定理(绝对)不可能通过数学归纳法来证明。这是否是一个经过严格证明了的真命题?
$ h9 g+ I* W% S# h3 C& _# ^; N 遥想当年,肯普在证明四色定理时,在证到“五个”构形中如果第二次换色成功(大约是1879年);赫伍德证明的著名五色定理(大约是1890年),五色定理用图论的方法证明是极简捷的。如果把他们的证明都放到今天才面世,才投稿到《科学智慧火花》,肯普与赫伍德他们当年的布局肯定都不是“1936”或“1482”种状态(今后出现的任何书面的理论证明,都不可能是这种状态,这是因为,仅人力对这样的状态是无能为力的),若按上述1976年的种种状态的“美国标准”,遭遇退稿恐怕也是必然的。或者假设本系列论证出现在“肯普、赫伍德”时代,也把它们投稿到当时相应的刊物,其评审(或退稿)意见该是怎样?难到也与此类似。在一系列的退稿回复中,反复提到“美国”考虑了多少种状态,他们是怎样证明的等等,这是否意为着四色猜想只可能按其“标准”借助计算机来证明,而数学归纳法对其无能为力,或者说纯粹的书面理论证明不存在。4 G0 E; [4 R$ N/ y' _% S* f
综上所述,作者(草根数学人本身确实才疏学浅,自知(斤)两、钱,论学术那是自不量力。无意挑战权威,更无意与其较劲,但对学术相当敬畏,对任何事都十分低调、理性)斗胆地认为,退稿意见只是空洞的“考虑得过于简单,遗漏了许多种情形”,“作者并没有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形,而数学归纳法也不适用于四色猜想”或“四色定理绝对不可能通过数学归纳法来证明”等,未指出(明)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存在,也未提出更好的参考建议。按通常的“学术”规则,面对这样历史久远极特殊的重大数学问题(如果认为1976年已被计算机证明,再论意义不大,请明示),恰当的建议应是指出具体存在的问题或漏洞,以便作者弥补。若作者无力弥补,那就必须发挥官科的力量,看看最终能否弥补,有无“学术”价值,再做最终裁决。愚想,这才是《科学智慧火花》应有的终极目标。作者特申请《科学智慧火花》重审,若有必要,建议编辑组把“简证”和“试证”推荐到中科院的《图论组合网络研究中心》,或采取别的方式(比如一定的范围内)处理。作者期待着专家的再次回复!, [9 S0 M6 }- a$ s9 C0 y! Y& k5 @
此致9 l5 Z9 p0 Y0 m i5 i: {1 R. j
敬礼!" t1 N. k7 S2 I9 W8 `& R0 j- }
作者 陈陶; t# x8 }; W( m. g2 S
2015年4月16日3 r0 Y2 Y7 [5 s( C% @
, D: \2 w8 h0 L0 U6 X8 E, T
/ ` _7 h1 d y
) f& X9 Y g6 ]* J6 G6 d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