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秋叶拓哉(iwi)、岩田阳一(wata)和北川宜稔(kita_masa)所著,我(watashi)、庄俊元(navi)和李津羽(itsuhane)翻译的《挑战程序设计竞赛》,终于通过人民邮电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有关该书的简介,目录、试读和购买链接请通过传送门访问。这里我主要想说一下自己为什么要翻译和推荐本书,还有对程序设计竞赛学习资料的一些看法。也附带一些对译者序和第1章的补充说明。 ) c: K/ \4 v7 V $ [! v3 l. y6 ]; c# O7 n在译者序中我也略谈到了自己翻译此书的动机。和很多读者一样,最开始当然是奔着作者的名头去的,三位作者不但是国际知名的选手,而且TopCoder的最高rating加起来都破9k了。顶尖实力的作者往往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指点江山,也就更可能写出一本好书。随后就是读到书中的内容了,书中的绝大多数东西,我大概都在过去四五年时间的摸爬滚打中,逐步通过各种书籍、网络、道听途说、解题经验和总结体会掌握了。不过还是有一些耳目一新的内容,其中有一两个问题还是通过邮件得到了原作者的解答,涨了姿势。但仍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假如自己早两年读到此书,想必能少费不少劲。从我个人的经历和对周围同学的了解来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引进和推荐的书。 : a. [$ `/ Q; Q# @* I9 h" g3 z- J* W# r4 }% F
当然,在此之前国内已经出版有不少算法竞赛相关的书籍了,很多人想必希望知道这本书有什么特别之处。算法竞赛相关的书籍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算法和数学类的书籍,比如各种数据结构教材、离散数学教材、《算法导论》、《具体数学》等,一类是专门针对算法竞赛的书籍,其中的代表就是刘汝佳所著的几本书,而《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黑书)又是其中的代表。作者之一的iwi在MSRA实习期间也得知了黑书的大名。% @; G+ s# _/ a# c, Z
% @ s' [' v( }' g: j1 V首先,个人觉得这些书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教科书和工具书。诸如《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DSAA)之类的书可以作为教科书的代表,而诸如《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大名鼎鼎的TAOCP)则毫无疑问是工具书的代表。大致地说,前者简单易懂,适于学习,后者高深全面,适于参考。二者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很多时候全凭主观,因人而异。比如说,看懂了,这就是教科书,看懂目录了,这就是工具书。当然,和数学沾边越多的书,总是越难啃的,所以就难度而言,这类书籍和编程语言类书籍自然是没有可比性。) v" f. `8 m8 f' ~0 m6 l: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