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3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7-19
- 注册时间
- 2020-11-26
- 听众数
- 3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15973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5001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19
- 主题
- 395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0
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21-3-28 15:16 |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_基于空间大数据分析的应用
+ c/ d3 Z9 l; p6 D! H6 E
: j/ P* r! q# H1 Z9 T9 c! G 森林休闲旅游是人们旅游消费的新方式,休闲旅游资源挖掘是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载体与基础,研究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对指导森林休闲旅游的区域规划和发展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文章运用空间大数据与 GIS 空间分析法,以国家森林城市泉州市森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及其影响因素。0 P6 C% i- K9 M# K1 [
结果表明:; C! B) W2 x* F0 f0 h! m
(1)泉州市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空间表现出明显的“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集聚特征,形成了沿海城市和山区两种不同的资源集聚空间格局,且自然游憩类、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和专项游憩类的集聚特征存在较大的分异,形成各自的资源优势集聚区;
1 Q6 t; T( G* @ e7 s(2)泉州市沿海城区森林休闲旅游资源形成了两条轴状的空间分布特征,山区形成了两个点状核心-边缘扩散的空间分布模式,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的空间分布均以沿海城市为主,专项游憩类呈现“一个空心圆、四个集聚点”的空间格局;
/ ?$ D5 X: G5 H& Z1 q5 n. v(3)QAP 回归分析表明各乡镇人口规模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旅游食宿条件差异、旅游休闲娱乐条件差异和交通条件差异对整体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乡镇政府调控强度差异为显著负向影响;
* }) T# J+ ?8 k8 {* J8 D(4)不同类型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的形成机理存在较大的分异。研究提供了基于空间大数据的旅游资源分析新思路,为泉州市乃至全国同类型森林城市全域旅游资源的融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5 F l6 d7 w# U2 b% I" o6 x1 r关键词:森林休闲旅游;空间格局;核密度;矩阵模型;大数据与 GIS 空间分析法
% n9 p% f; n- }" X
# Z7 D+ s# g9 `0 G) {& C
; t+ H& E" Q( ?! b
1 K1 h" H& [0 [7 F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