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tag 标签: 数学建模感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关于数学建模的个人感悟
2624617583 2024-5-10 14:00
为什么对数学建模这么情有独钟呢,数模竞赛那么累,究竟能给我带来了什么?记得刚开始学数模时感觉很没头绪,书也看不懂,论文也看不懂,看啥都看不懂。比赛时题目看不懂,答案搜不到,翻书都不知道该翻哪页。Matlab调试程序老是报错,时至今日程序依然是很难的一部分。有时候鼓捣一整天,啥也没学到,很沮丧,很窝火。每次比赛,感觉啥都不会就慌得要死,比赛时熬夜累个半死。要是碰到个坑爹队友又气个半死。总之就是个半死不活。反而隔壁张三,数模小白,可能因为选对题目,又很能把握阅卷老师的口味,却拿了个一等奖。看了看他的论文,模型没啥亮点,篇幅短小,感觉也没比我写的好多少。总之就是个不爽,不服。 直到看到那篇玩数模的大佬写的文章,才理解释怀好多。 也正因为数学建模竞赛的这些特点,有人就说数学建模很水,瞎编个文章都能获奖,认真写的还可能没奖。然而,在象牙塔里,学生思维是会天然排斥这种东西:没有标准答案、付出和回报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很多人做了一次两次就放弃了,也正常。只有毕业后到了社会才发现,现实世界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无论你是打工还是创业,当老板还是打工人,做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多项目任务、说明书、文件、计划书、可行性分析报告等等,都是正着看也对、反着看也行。任务压在身上,个人能力又有限,真就慌得一批。赶项目赶工期赶交付,就是得熬夜。遇到个睿智同事或领导,还真能把人气死。经受了社会的毒打,恍然间发现,上班和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很相似: 竞赛题目=当下工作任务, 有模型=任务的解决方案, 有算法=实现方案的具体操作, 有论文=周报、月报、年底考核的PPT 比赛有成千上万个对手=和同事竞争升职加薪,或同行竞争市场利润, 最终获不获奖还不一定=领导说了算。 行业市场难以预测在社会打拼,和做数模竞赛一样,没有标准答案、付出和回报不一定成正比。学生听了难以体会,打工人听了黯然流泪。恍惚间回想起数模国赛官网上这句话: 欢迎参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一次参赛,终生受益。嗯,说的真对。原因就在于,学生时代挨过了数模的毒打,毕业后遇到社会的毒打时就更抗揍了。做数模练出的编论文的本事,也能用在年终考核和岗位竞聘时写的PPT上。比赛时遇到过坑爹队友,在工作时遇到就能快速识别出哪些是坑爹同事从而尽早避开。经历过三天短时间内高强度竞赛的磨练,能让你在工作时遇到突发事件或关键节点赶工时相对从容一些。而数学模型和算法的知识点,更是会潜移默化帮助你快速理解工作遇到的前沿新概念、新技术。因为数学建模的本质,就是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而毕业后走出象牙塔,面对这个魔幻的世界,无论物质还是感情,工作还是生活,理想还是现实,处处都是“实际问题”。 至于努力的结果嘛,谁知道呢?数模能不能拿奖是玄学,这个社会更是充满混沌。如前文所说,在社会打拼,和做数模竞赛一样,没有标准答案、付出和回报不一定成正比。从零开始学数学建模,到能完成第一篇完整的论文,再到能拿奖,中间的坑只能一步步走。在社会中也一样,我们无法完全把握结果,只能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提高收货“好结果”的概率,从而提高人生的数学期望值。而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是今天种下的种子,可能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这颗种子才会长成一棵树。建模型、查文献、找数据、敲代码、写摘要、做表格、画图、排版、队友间争论、熬夜、咖啡、成功参赛奖……参与这些的过程中,你会历遍人间冷暖,人生苦痛,千种磨难,万种挫折。毕业后,在某一个加班的深夜,你站在阳台之上,于冷风中点一根烟。望着远处高楼上同样因加班而亮的灯光,想起了和队友熬夜赶论文的那场数模竞赛。你已经变成一个成熟的人了。”
19 次阅读|0 个评论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4-6-11 07:46 , Processed in 0.489655 second(s), 22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