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tag 标签: 美学心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美学心得(第二百一十八集) 罗国正 (2021年1月)
热度 1 1908131928 2021-1-27 14:53
美学心得(第二百一十八集) 罗国正 (2021年1月) 2961、 再论心法 罗国正 (2021年1月于广州) 人类这航船在波澜壮阔、风雷激荡中,避过了一个又一个险滩和巨大的漩涡,创造出无数惊心动魄的壮观奇迹,满怀豪情和无以伦比的胆魄和智慧,驶进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的版图在剧烈碰撞中又带有妥协、谈判得到了重组,新的世界格局已不可避免地形成,同时,各种自然灾害、细菌、病毒等等,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意志和实力。生产力、商品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交通的发达,既全方位地给人类带来福祉,又全方位地带来很多矛盾,引发结构性震荡。尤其是先进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的迅猛发展,既体现人的创造力,使人类更强劲有力地高速前进,又带来了将人异化、被反客为主的风险。在这纵横交错、复杂万象的流变里,从古至今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心法”作用没有减弱,在当今更显弥足珍贵,是人类防止被异化,保护和壮大本体,使人的主体有效控制、利用客体,提高智慧、创造力、自由度和进行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方法宝,让人类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使我们的星球在宇宙万象中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人类伟大的灵魂! 心法在人类的灵魂、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强大的正能量,对内可以强化和提升本体,或主体;对外可用于解决问题、排除万难、克敌制胜,实现目标提供法宝。对于每个人来讲,它可以使人身心健康、提升智慧,以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生活、学习、工作,更有效地利用时空,很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最快、最合理、最有效和最具价值的方式、方法解决人生各方面各层次的问题,是最优的方便法门。所以,我们应努力学习、研究、掌握、运用心法,努力系统地继承、发展、发现心法,从理论到实践上,争取有更大的成绩,更好地帮助生命度过寂寞、孤独、痛苦、黑暗、危险、艰难的时刻,让更多的人更加健康、长寿、智慧;在生活、学习、工作上顺利,有更大的创造力,有更多的幸福感、美感、自由度等。让人们在追求真、善、美的理想道路上,有更先进、更完备的法宝! 本文是根据“心法是心的一切法”,这广义的心法定义和为了丰富、发展《论心法》的内容这理念,作为思考的逻辑起点,逐步形成的。自从我著《论心法》,并于2007年11月公开发表后,国内外大量的媒体先后陆续发表和转载,有很多读者并给予好评。直至今天,已有十多年了,继续还有很多读者,这是心法有神奇魅力所在。这十多年来,我一直都选用了多种适合的心法来修炼,同时着重从感悟主义的角度来体验、探索、研究、理解心法,加上我读了大量的美学书籍,写了不少美学方面的文章,还进行大量的书法、绘画创作,发现美学、艺术、审美活动、创作过程,本身不仅有大量的心法,要取得优秀的成果,还须依靠适当的心法才更好获得。其他方面的大量实践,也证明是这样。这些感悟、心得,已是《论心法》一文所不能包括了,所以,需写本文——《再论心法》,来进一步充实,让更多的人对心法有更丰富、更全面、更完整系统了解心法。本文不少段落侧重从广义上,从学理的广度、高度、深度、难度上,并结合一些实例做出说明来讲述心法,因而,兼顾到普遍意义、特殊意义和个别的作用。其中,不少也是我的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审美方法,当然,更多是修心养性、强身益智的方法,更是生活、学习、工作、实践的重要方法,其中也充分地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微妙作用,如果有的读者对感悟主义和《论心法》的内容有研究兴趣,本文还有启示、指导和提升,理解它的作用。 心法是人类有了自觉意识后的产物。没有人类,或就不存在心法问题。心法首先是在人类或本能地、或自觉地沿着宇宙生命发展规律中,对现实作出趋吉避凶反应,在适者生存的斗争中,有了意识自觉中诞生。心法是人类从本能走向自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主要标志之一。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发展、丰富,尤其是人类创造了文字之后,文字将思想、史实等记载、传承、推广,心法也随着传承、推广。后来,人类又发明了印刷术,文明就更广泛传播,心法又迎来了发展、传播的高潮。人类进一步地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内容多样性、复杂化的同时,心法也自然而然地在其中出现多样性、复杂化,并分出层次性。人类所及多个劳动、生产领域,如采摘、狩猎、渔业、畜牧业、种植业、养殖业、手工做坊、工业生产、大工业生产、金融业、信息革命、生命科学产业、环保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等等等,心法明显已在各个专业中得到分类、分工和应用,并一直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 当人类进入哲学的思辩,能抽象地、系统地思考宇宙、世界、人生等万事万物时,具有了多种的审美能力,形成丰富的美学理论,创作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同时各门学科正日趋完善,社会的经济、技术、设施有了较好的基础,有较多的人可以专职、或可以抽出大量时间追求精神生活,心法在人们里有广泛的发展,还明显更理性化的同时,有显著纵向上升的态势。其中的优秀者、杰出人物,已达到类本质的觉醒,深刻认识到人的本质就是自由和创造,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人们更多知道,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人生在固有的生理规定性和时代局限性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并努力按照美的感受的方向去劳作和创造。加上现代交通业的发达、航天科技、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暗物质有了新的发现、对生命科学和脑科学的深入研究、对全球海洋环境、气候变化、地质土质的研究、生物链条和各种生态环境、以及宇宙星空与太空各种能量对我们星球的影响等等都有专职部门在工作,取得很多成果。人们已较全面、更科学、更深刻地认识“地球村”的概念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崇高理念得到了普遍的承认。从古代的天人合一理想发展到今天的人-机合一的天人合一,从只追求在地球上的真、善、美迈出追求宇宙大美的步伐,如此等等,都引发、带动着人们的心法向着更高境界、以至趋向无限的向往。使传统的心法有了一定的质的飞跃。将很多神神秘秘的现象,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识。为人们树起新的标杆,又形成强大的牵引力和推动力,使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视野,以更严谨的精神、态度来研究、挖掘、发现、创造、运用更完美的心法,以造福人类。 心法的含义、或定义是人的本体、或面对客体时作为主体在产生意识、思维后,尤其是有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之后,通过生活体验、学习、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从中领悟、认识的同时,加以总结、提炼出来的方便法门、法则、规律、思路、程序、运作的方式、方法等,为了更好更方便随时可用,将这些内化入人的心里,成为心法,以更便利、更有效地帮助人实现目标或理想。心法不是人先天就具有的东西,而是后天体验、探索、学习、训练、感悟、实际应用、总结、提炼的结晶。人们将这结晶内化于心,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有效运用,才算得上“真实心法”。如果没有内化入人的心里并进行运用,这不是本体、或主体的心法。最多是属于记忆、或记录的知识而已。心法的本质特征是精神的。心法是人的灵魂、精神、思想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法在人的精神世界、灵魂、心理活动中,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而存在,在实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高度地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心法主要集中在人的本体、或主体的核心部分,并依靠这部分所具有的功能、机制、所储存的能量、信息、知识、经验等进行运作,这核心部分就是——大脑。如果没有大脑,人们难以从学理上、逻辑上、事实上找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心法的产生和运作。尽管现存还有多种说法、猜测,但事实胜于雄辩。心法是受人的灵魂、精神、思维或叫心理活动中的念、或理念、或愿力和追求的目标所控制、启动、牵引和设定的运行轨迹,或制止。这些是心法的主宰。人是有意念、有目的才使用心法的。心法不会无原因地产生和使用。以上所讲的是心法最根本的、最基础的东西,是其它类型心法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有了这样的基础和前提,心法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而是随着人类各个领域的发展而发展。心法也从个别现象、到特殊现象,发展到普遍的现象。从着重于人的身心修炼,或救人治病,或按传统习惯做法事(甚至配与相关的法器等),由于文明的进步,科技和相关设施力量强大,心法发展到应用于各行各业、各个层次。事实上到了今天已形成非常庞大的心法的体系,须有待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都去认真挖掘、整理、总结,以利于心法的继承和发展,使心法提升到理论,以至成为一个专门研究的学科的层面。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有个人心法、群体心法、组织机构的心法、民族心法、洲际的心法,全人类共同的心法。另一个角度看,则有各行各业、以至行业、单位内部门、小组的心法。加上当代很多心法已是在相关的设施、设备、机器、守则、条文、文本的配合和制约中运行、使用。例如,个人带着手机;飞行员与飞机的配合;执法人员按法律规定工作、大机构运作大目标、或大项目时,决策层以一个灵魂人物为主、或多个灵魂人物合谋、还有智囊团成员参与,加上先进的计算机、荧屏、示意图、设施、资料的配合,集多种心法运用,以实现人—机合一来完成决策,使人、财、物以及可以调动的各种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输送到各个岗位,实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等等。有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人的大脑灵敏度、意念、感觉、经验等对正确的概念,找到正确的方向的判断,知道运用什么心法等非常重要。向先进的计算机一输入相关的概念或问题,就可以提供很多可选择的参考方案。然后,运用相关的心法,制定、确定实施方案。这也说明,心法非常重要,但不是万能的,还需多因素配合。这也表明,心法是实现目标的正能量,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其实,平时常听到、见到的很多内容和形式,都或显或隐地有心法在里面。例如,家规、家训、校训、村规民约、道德法律知识、企业精神、团队精神、航天精神、杰出人物的事迹、军魂、民族魂、审美标准、价值观、纪律、公式等等等等。都是使本体、或主体、或其中的成员,立场坚定,奋发向上,不断增加正能量,有德行、有凝聚力、有崇高理念,努力实现目标之类等的心法。通过耳闻目睹、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形成坚强的心理定势。团队成员都不应有抗拒心理,抵触情绪,使自己处于负能量的状态,而是将与自己相关的部分内化入心,在言行上随时可用,只有内化为心法,心中有了准绳,言行才不会离谱,遇到同问题时,反应会快。 现在讲讲心法的定义问题: 第一、从古到今,关于“心法”的“心”,有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是解释的角度不同。我前面所讲的,主要强调这“心”是大脑。但也有将这“心”,理解为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意思。也就是说,心法是最根本、最核心的方法。从狭义上理解,这说法是对的,但它不能包含广义上的心法。广义的心法是指心的一切法。但古人认为,心法是“心之王、生命的主宰”,我认为有点夸大了,应作修改。心法在灵魂、心理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对生命具有一定程度主宰力,因为心法毕竟还是受念、理念和追求目标所制衡。 第二、由于当时科学还落后,中国古人认为“心”是心脏,本文所讲的“心”是指以大脑及其功能作为根本的物质基础,是灵魂、精神、或心理活动(其中有心法)的依托、居所。 第三、以膻中穴为“心”,意守膻中穴,也叫意守“中丹田”,练这种功法称为“心法”。这是以人体的中心位置,作为“心”。这种提法,从狭义上去理解,具有一定的道理,它不只是人体位置的意思,还有功能意思。道家、佛家的有些修炼,是注重守膻中穴的。《心经》主张先守膻中,以一念代替所有的念,然后无念。道家有的修炼方法提出,先练守下丹田,到一定功力后练守中丹田(膻中穴),都成功啦!再练守上丹田(天目穴)。膻中穴周边是心脏、胰脏、肺、肝、胆、胃,背面又有肺腧穴、背脊等,强化这区域的能量,让经脉畅顺,对全身的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古人早就知道其重要性,不少人认为这就是中心。近年来,也有人对膻中穴进行能量测试,认为这里所具有的人体能量超过大脑的400倍以上,这问题值得科学研究。所以,认为守这穴位是“心法”。但人们不能忘记的是,指挥去守膻中穴,并能守得住膻中,或指挥停止守膻中,还是离不开大脑。所以,大脑与膻中穴的关系还须明确。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如守下丹田(神阙穴)的心法,守后丹田(命门穴)的心法,守上丹田(天目穴)心法等等,大道理同上。以其它方式、内容修炼的也是大概如此,都须大脑来指挥。 下面讲讲心法的基本形态、种类: 心法的形态和种类非常之多,在此不可能全部列出,将基本的、常见的、大的类别讲讲,人们也可以举一反三,心中有个数。 1、心法可分为:法、情、理、利四大类。如按狭义的、传统的理解,多数是指载入古代经典里的、或一直以来被某一门派公认的专讲修心养性,并被修炼者内化于心,应用的“法”为心法。这里所讲的四大类中的头一类“法”,主要是指这一类,前面所讲的内容,也涉及不少了。但从广义的心法和当代的视野来看,心法远不止于此。“情”的心法,既重要,又博大,涉及亲情、友谊、爱恨、苦乐、美丑、礼貌等等各种各样的感受、认识、理解,使人生多姿多彩,充满意思和动人的故事。里面有太多的心法,能掌握和运用好的,只有很少人。常言道,说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做人的工作的法宝。得情之心法者,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办事成功率高,既得情之趣,又不被情所伤。情的心法,可以通过大量的人际交往、向老前辈学习,还可通过学习心理学、文学、艺术、美学、公共关系学等等中领悟、提炼规律、道理,来内化为心法。无情的人,象机器,失去了人性所具有的魅力和情趣。“理”,万事万物、各个层次都有其理,人可以从各个学科的知识和各行各业的运作中学习、领悟出所需要的心法。凡是能成为心法的,必有其理。凡是有道理之处,都可以内化为心法。“利”是人类大多数欲望所系之处,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人类是积极主动趋利避害的动物。所谓大义,本质就是众利之和。我这里所讲的“利”,就是指:利益,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有的人着重追求物质的“利”,有的人着重追求精神的“利”。如福利、精神享受、美感等。人各有志,也因实际情况而需要。有求财的,有要权的,有要名的,有需要体能、气场的,有爱美色的,有求美食的,有爱做善事的、公益的,有追求崇高境界的等等,不同价值取向,有不同的目的。总之,每个方面、每个行业的利益、每个层次的利益的获得,都有多方面的结构和互联关系,内有庞大的心法体系,可学习、领悟。绝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是逐“利”高手,“利”里有庞大的、分很多层次的道理和心法。法、情、理、利虽分四大类,其实它们之间有很多地方是交融互通,处理得好,可以相辅相成。处理不好,则相互矛盾、冲突,抵销。所以,要综合平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辩证有机灵活处理问题,寻求最大利益点。善于处理四大类心法的关系,本身就是很高明的心法。 2、心法分内修、外修和内外兼修。 3、传统心法、自然科学心法、社会科学心法、边缘学科心法、综合学科心法。 4、修炼主体不借用客体,纯自身修炼的心法;修炼主体借用客体进行修炼的心法。这客体常是机器、法器、器械等。 5、静态修炼、动态修炼、动静结合的心法。 6、坐式修炼、站式修炼、卧式修炼和须较大空间活动的修炼的心法。 7、专注的修炼和通过某种活动兼修的心法。 8、按正常生活修炼和借助特定的一种客体或多种客体修炼(如泡中药、用器械、或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等)的心法。 9、注重特定时间、空间修炼和随时遇到便利就炼的心法。 10、独自炼和两个、或多个、或群体炼。 11、有师傅或老师带着练,或到专门的学校、有关单位炼,或自己练的心法。 12、硬功、软功、轻功的心法。 13、文功心法、武功心法。 14、心法有分金、木、水、火、土。有的专炼一种,有的兼修多种。还有的按不同的时辰练,有的专炼一个时辰,有的综合来炼。 15、个人心法、家庭心法、家族心法、群体心法、团队心法、单位机构心法、种族心法、民族心法、大集团心法、国家心法、人类心法。 16、渐悟心法和顿悟心法。 17、根本心法、基础心法、专项心法、特定平台上修炼的心法。 18、微观心法、宏观心法、宇观心法。 19、潜水心法(包括潜入水缸、药缸、水桶等器皿里,潜入江河、湖、海、大洋等);平地、山地、山洞等心法;天空、航天等心法。 20、特定朝向炼的心法。分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方向来修炼。 21、在正常的空气环境修炼的心法和非正常环境修炼的心法(如充满氧气、负离子的环境,或缺氧、不同温度、温度环境等)。 22、不同温度中修炼的心法。包括低温、常温和高温三种类型。 23、饭量正常修炼、饥饿中修炼、辟谷修炼的心法。 24、早晨起床练的心法,;漱口洗脸时练的心法;午睡练的心法;睡前练的心法;催眠的心法。 25、饮水、饮茶、饮果汁、饮汤、饮酒、饮特定药汤等心法。 26、各学科的心法。如政治学、军事学心法,哲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人体科学等等。 27、各行各业的心法。如政界、军界、经济界、宗教界、教育界、科技界、文化艺术界、工商界、农业界等等。 28、心法还可分为:无欲、有欲;无情、有情、去情、生情六种心法。 29、天人合一的心法,人-机合一的天人合一心法。 30、从个体到群体到类整体的真、善、美心法,宇宙大美心法。 ………。 心法的本质、宗旨和作用是什么呢?能很好回答这些问题,有利于学习和修炼心法。 心法的本质显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精神的力量,思维的智慧掌握各种法门、方法、规律、原理等,体现出人的自由、创造和追求健康长寿、有智慧、充满能量、幸福、美满生活的特性。防止人的异化的同时,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增加正能量,减少负能量,扩大自由度和幸福感,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以使人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或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心法的宗旨:以人为中心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本体、或主体通过多种途径掌握、运用一定量的心法后,进行修炼,使灵魂强大、坚定,使本体、或主体正能量增加,负能量减少,使个人、或群体的成员,修成具有人格的力量,身心健康,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并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调动起精神和物质的力量,努力运用好主、客体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用综合最优的方案,以最精炼、精准、方便的办法,来实现目标。心法的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从人的念、理念或愿力开始到目标这中间过程,始终有一种或多种心法在其中起着解决问题,并推动实现既定目标的作用。具体些讲,就是人、或本体、或主体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一种或多种心法来实现目标。目标的内容主要有:心身健康、智慧长寿、提高灵敏度,吸收凝聚正能量,坚定意志、净化人的心灵,建立健全的人格,提高人的境界,防止异化等作用。对家庭、群体、组织、集团等,有增强决策能力、凝聚力、持续力、爆发力、调动力等等实力,既强基固本,又能排除种种困难,克敌制胜等作用。心法的意义:1、是人有意识后,积极运用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标志。2、心法是使人的灵魂纯洁、坚强、智慧、实现意志的重要力量。3、是防止人的异化的最重要力量,尤其是进入瞬息万变、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和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先进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人类制造的客体越来越强大,有反客为主的态势,各种各样的信息干扰和生活、工作的节奏加快,使人身心容易疲乏、变态,心法的一个重要意义是防止诸多形态的异化。4、是强大本体、或主体的同时,又是克服、控制、利用客体,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核心力量。5、心法是人类文明的精髓,是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6、心法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一个重要法宝。7、本体、主体修炼什么心法,是分别出其历史脉络、信仰和所归属的哪类群体、组织。当然,也有普遍适用的心法,如卫生知识类,但也可归入尊重知识、科学的那类人。8、修炼心法到一定境界的主体、本体,其多种能量可以外化、传播,同时还呈现出可以凝聚的力量。9、追求崇高境界的主体,成功者一定有心法在其中发生作用。10、凡能成为强大、或有深远影响力的本体、主体,内在一定有心法的存在。 人们或本体、或主体应如何选择所须的心法来修炼呢?我有如下建议: 1、选择与自己的念、理念和目标合用的心法。 2、选择自己的身心和职业、工作、生活、学习所须要的心法。 3、选择能增加正能量,减除负能量的心法 4、多种都适合本体、或主体的心法,需择优选用,主要是减少人、财、物的消耗。 5、好的心法是经得起学理、历史、时间的考验和实践检验的。 下面除传统心法外,多增一些广义心法的内容,这里讲讲我学习、修炼、运用心法的一些体会和心得。在《论心法》一文已讲过的,这里尽量不重复。 1、关于意守丹田 静坐意守丹田,按道家的传统讲法,一般主将选守下丹田(神阙穴),到一定程度再守中丹田(膻中穴),到上层功夫时再守上丹田(天目穴)。时间需45分钟以上。 练太极拳一般意守下丹田,或守后丹田(即命门穴),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有“刻刻紧记在腰间”句,我理解为守“后丹田”为主。守下丹田和后丹田,锻炼的效果有所不同。这也证明心法的微妙之处。太极拳要练得好,须练太极站桩和打坐,只打拳,是代替不了练这两样来配合的。其中重要的原理是练功才能让大脑以至全身得以更好地放松,才更清晰知道身心哪个地方紧了,需进一步放松,才能经脉更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是经验之谈,不可忽视。练太极拳,还可领悟很多传统中国哲学。 自发五禽动功,是守下丹田的,内气强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发按五行之气运动起来。练这种功,开始阶段,一定要有师傅带着练,否则不会收功就麻烦。这功开始时念一首诗:“我心情舒畅神态松容,我血气运行经络畅通,我飘飘若仙如入云中,我意守丹田静极生动”。这也属心法。按我的理解,最好在练太极拳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学。因这类功内气很强,气又全身走,常按金、水、木、火、土走,练好太极拳后,就能将全身行走的内气,收归下丹田,然后收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主将先守中丹田,以一念,代替诸念,然后一念不生,让气自然运行。 很多内功心法,基本上都是与中医原理、《黄帝内经》所说的道理一致,内气强,经络畅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精神内守,病从何来?精神内守到一定程度,则大小周天通畅。小周天通,则百病去除;大周天通,则可尽显享天年。除以上所讲的例子外,大量功法都与中医所讲的穴位有关,但有的使用其它名词而已。例如:密宗功法讲了顶轮、喉轮、心轮、咏春拳的秘籍:肾气归元,很多式是身体向上提高时的意念想象头将天顶上去,其实是意在百会穴向上提高。咏春拳是练肾经,洪拳是练肺经等等。 2、练书法有很多层次、很多种类的心法,也涉及练气、练经络等问题,如果心情不好、经络不畅,写出来的字就没有这么漂亮(这主要是书写者自己的状态好与自己的状态不好相比较),这也证明了字如其人的道理。其实,要创作一幅书法作品,同心情、心性、心气、胆气、内气、美学理念(内含文化和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技法有关,这些状况都优秀,遇上好题材,就会得心应手,产生优秀的作品。以上的每一个要素,都有心法在其中。善于练拳、练剑、静坐、站桩,可增加内气,有利于书法技法的提高,强化书法作品的功力。其实,十八般武艺的修炼,对书法的提高都有帮助。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很多传统文化的原理是相通的。我认为练剑和静坐对书法的提高,特别有效。尤其是草书、或狂草,与剑法非常相近。静坐会增强气场、去除杂念。有时我想创作一幅重要的书法作品,也先盘膝静坐一段时间才落笔。练书法,内含一个心法的小体系,它的好处很多,只有践行者才真领悟。如练定力、练气、对线条的敏感度提高,提升审美境界,提高人的灵活性,通过广泛地练字,自然就大量接触传统文化,增加学养,还能以书会友,还令人身心健康等等。据有关方面统计,各行各业之中,最长寿足书法家。我认为,练书法最高境界的心法是:一念起,一念成;念念起,念念成;直至心想事成。积之既久,可达大成。 3、练密宗功法,我在《论心法》一文提及,这里作一些补充。其中念咒语时,力争一口气要多念。有能力者,念的时间越长越好。念到一定程度,就不需要换气,可以一直念下去,这样毛孔吐纳法自然产生,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在杂俗气多的地方呆过,需要练“九节风”。我十多年前曾发明的声频语:嗡、阿、妈咪、爸、爷、嫲、公、婆、伯、叔、姑、舅、姨、吽。对身心有良好效果。练金刚咒,我的体会是与中医《黄帝内经》的小周天结合的,它的好处之一,在于非常迅速打通小周天。缺点是,促进新陈代谢太快,我不主张经常练。在经络不通畅,或有严重病痛时,方可常用。当然,以上的心法须有丰富经验者指导下,带着练为要。不要自作聪明,自己去练,因为每个密宗功法都须上师灌顶才有效。 4、我在二十多年前,曾发明(至今我还未发现前人有这样练)一套《左右通心法》用来自己练,后来遇到几个比较了得的高人,都说我的气场很强,问我练什么功,我就介绍给他们。当时,我主要是边看电视边练这功法。现讲讲这套心法:坐正,或靠椅而坐,双手自然放到大腿上,十指和两手的劳功穴相对,左右手的拇指和中指相距约一厘米左右,心中想着捧着一个发光的月球在手中,双脚板和涌泉穴相对,左右脚板也是相距一厘米左右。我常看电视时,顺便练这个心法。对养气、帮助休息、通肩、、臂、手的经络很有好处。如果觉得腰、肾、腿、脚的经络不够通畅,则意念不守月球,而感到两只脚板底夹着个火球。练完后,双手对擦三十六次,然后用手来回擦面三十六次即可。 5、漱口心法 我这个心法已公开发表十多年了,现将其选入本文: 每天早上,刷牙的时候,默念以下几句话: 昨日的杂念去除;梦中的杂念去除;心中的杂念去除;健康饮食讲好话,身上的俗气去除。 然后,将牙齿漱刷干净后,就大口地含净水,用力喷出。连喷九次,这叫“龙喷”。最好能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龙喷”。这法对身体有多个好处。(1)将身体的废气俗气排出,自然正能量就会进入体内;(2)它运用虹吸原理,含满水,用力一喷,可以将肺部的俗气、痰等废物带出;(3)由于用力喷,产生的震动激活头部、身体等部位。这样健康身心,还可节约时间。若然睡前也有漱口刷牙习惯,可边刷牙边默念: 所有的杂念去除;身上的俗气去除; 没有噩梦可安睡;身心健康永伴随。 刷完牙,然后“龙喷”九次。 早上还是晚上,“龙喷”九次后,觉得口气还很浊,可以多喷几次,更大量换入清新的气。 6、讲讲我在饮食方面的心法 首先,要确立这样的观念:人类是按宇宙生命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进化而来的,人的结构和基因是经过无数岁月才进化到今天的样子。人类是杂食的动物,这是无可置疑的。而且每个人,很多就从小就开始养成了一定的饮食习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应该相信最新的科研成果,对好的饮食习惯要保持,对有损身心健康的饮食习惯,要改掉。 第二、有条件,争取既满足身体所需的各方面营养,又能吃上色香美味的食品,还在优雅的环境进餐。没有条件时,首先强调有充足的营养来保障身体健康。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遇到美味的食品,完全不顾自己身体的状况,暴饮暴食。或自己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饮食的食品、饮品,都去饮食,而引起不好的结果。有些有益健康的食品,开始时觉得不好吃,坚持吃,后来就觉得很好吃的。紧记:有健康,才有机会有美好的未来。 第三、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无益的食物,饮食要有规律。在外面点菜吃饭,要善于点出对自己身体阴阳平衡,五行相生有好处的食物。别人请吃饭,也按此进食,饥饱适度。 第四、注意饮水的质量。争取多饮低分子的优质水。学会通过饮水、泡茶、饮茶、饮汤、喝饮料来调节身体。 第五、争取每天有足够蔬果量进食。 第六、生病期间,要按医生的指引进食。 将以上的理念应内化为心法,每遇到饮食时,第一时间要有这方面的反应,并按此来做。 饮食之道的本质就是人道。饮食是人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感悟饮食之道进而感悟人道。这是饮食的心法根本所在。要善于饮食养生,从饮食的对比中感悟真、善、美,逐步提升饮食、以至生活的质量和美学境界。 7、注重“气机”的出现。 所谓“气机”,就是身体内突然出现较强的能量、气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放下所有事情,顺着“气机”的来势进行练功。“气机”的出现原因很多,如:气候变化、节令的到来、吃了特定的食物,或身体运行到特定的节点,或遇上气场很大的贵人,或听到特定的声音、讲话、音乐,或想到某个问题,见到某种事物等等。当“气机”一出现,应结合当时的实际,选用相对最适合的心法,进行修炼。这样,常会事半功倍。所以,掌握了多种心法,修行就方便。 8、读书、工作、锻炼身体、饮食、休息、睡眠等,要有规律,适合身心健康的节奏。其中重要一条是:适时蔽目养心。这里,既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还有个别规律。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探索出特别适合自己状况的规律,并形成对应的方法系统。将这些规律、方法内化为心法,随时应用。这过程应是一个辩证的、立体动态过程,因为随着年龄的变化、体能的变化、知识和经验的增加,对心法有新的领悟,人生境界的提高等,应作出适当的调整。人生是一个主体与客体不断互动的过程,运用心法适应这个过程,才更有利于将生命的损耗降到最低,而精神和物质,有较理想的收获,以增加生命的正能量,努力去除负能量,作为首务。其根本心法是以人为本,保护和强大本体、或主体,将人生最优化,为他人、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牢记:只有身心保持健康,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9、人生要有远大抱负,最好从小就立大志,并积极努力实现。这样,就有强大的推动力和牵引力。这样,就会为适应自己的美好理想,为了有条件、有能力实现这理想,去努力学习、工作、锻炼身体,就会善于捕捉逐步迫近理想的机会,不被日常的鸡毛蒜皮的琐事,人与人之间的低级趣味、无聊八卦所干扰,而浪费时间、精力。人能这样,至小能成为人才,大则前途无可限量。很多人,因为没有立大志,就会缺乏勇气和干劲,所以,才干薄弱,生活都成问题,常被日常琐事纠缠不休,被现实困难所折垮,有的甚至有精神分裂、或轻生等。立大志,有使命感的人,才会心胸开阔,眼光远大,朝气蓬勃地投入生活、学习、工作。其根本心法是:立大志,许大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0、感觉、美学、文学、艺术与心法 没有感觉,肯定就没有心法。但感觉不等于是心法,而是感觉是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优秀的感觉经常会在无数的信息中,感觉到有用的部分,立即与心中的念、或理念联接,并及时启动相关的心法,朝着目标前进。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甚至很多伟大的事业的成功,也是由于伟人特有的敏感,从非常微弱的信息中引发而开启。所以,先天的感觉能力和后天培养出的感觉能力非常重要。感觉很多是越用越灵。专业的感觉能力主要靠后天培养。如果是先天优秀,后天培养又得法,可成大才。这种人才,如果又努力学习心法,更容易有大成就。 美学最主要的部分是研究美感和丑感、审美和审美判断和研究文学、艺术等。美就是有生趣的感觉。审美、审美判断始终都离不开感觉,尤其是美感。古今中外大量的美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对美学作出了很多的贡献,形成庞大的体系以及诸多派系,并分出多层次美学境界。无论是从美感、审美、审美判断,以至美学方面的论述,或者讲美学的理论与实践,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次,只要认真学习、体验,强化人的美学知识,知道更多美的规律、审美方法,遇事有比较合理的审美判断,人的言行、生活方式就有更多美的表现和美的享受,人生境界更为高尚。美学里有大量的心法资源,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层次,学习者可以内化为心法,使生命活得更有意思,更有意义, 文学的本质是人学。心法也属于“人学”中核心部分的一种。人类各种感情、思想、言行,在文学作品里有丰富、生动的形象描写。人们从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使心灵受到感染,人生的境界也渐渐地提升。由此可知,文学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读者所涉及到人性方面的心法之广、层次之多。文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产生、存在而让人们世世代代感动,这肯定有它的奇妙之处。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作者心法的结晶,承载着作者的灵魂穿越时空地长留人间,走入无数人的心坎。文学是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和主观想象的艺术。它包括有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或文艺类电影、电视等样式。总的来讲可分三大类:第一是偏重感情抒发;第二,叙事的再现性;第三,前两者比重相对均衡地兼有。文学作品能有恒久的价值,首先作者要有崇高的美学理念,创作出文学之美,然后得到读者喜爱。美之所在,世不能贱。文学美是艺术美的形态之一,是文学的语言艺术属性。文学描写不具直观性,而是与感觉、知觉有密切联系的词语作为媒介和艺术方法,引发人们的表象、联想、想象、生活的节奏感和人们习惯使用的心法的自然而然地吻合起来,而不是直接倾诉感觉。这就是文学创作,使作者、作品与读者形成了联系、心灵沟通、思想共鸣、以至生命同频共振的重要文学心法。不懂心法的作者,常犯的错误是:不懂用感动人心的形象语言,而是用了味同嚼蜡的枯燥、抽象的词句,生硬拼凑,讲述没有新鲜感、美感的东西。所以,搞文学创作的人要知道什么是文学之美。文学美有四个层次:(1)外在的形式美。例如:不同的文体、内容要使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格律与自由体各不同的美等。(2)内在的美。例如,结构的严谨、完整、奇巧,意象的重迭出现等。(3)形象的独创性、生动性、鲜明性、艺术性和超越时空性。(4)在形象里浸透了人性及感情和美学元素、文化内涵、社会价值。文学美这独特的与知性联系,是思想认识绝对占优势的一种,可以自由、深入、广泛地把握对象,呼唤和组织人们多样的表象经验,以至让人更丰富、深远地感受生活、理解人性、认识社会。尤其是文学中的语言与感情、情绪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来领悟“感情心法”。当然,又是文学美的内容和感染力的重点所在,因为它具有引起表象经验和相互暗示、联想与灵感发生等互动交织。懂得对这些审美欣赏,有赖于审美者的生活阅历、心理经验、知识底蕴、想象能力,甚至是创作的锤炼。以上每个要素、环节,都有着众多的微妙心法,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充实文化内涵,提升人的美学境界。同时,既反映出生命的坚强和脆弱,又折射出人性所特有的光辉。 “艺术”这概念非常博大,含义深广。可以说,如果一个人能将艺术所及领域的心法都掌握好,人间的心法已掌握了一半。请大家先看一看我所理解的艺术的定义:(1)用形象来反映现实和精神观念、意想,又比现实和观念、意思更集中美感、或更典型化的意识形态和现实创造。艺术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电影、电视、摄影、讲话、朗读、演说、礼仪等等等等。(2)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心法,活动等。如领导艺术、军事指挥艺术、生活艺术等等。(3)形象独特而美观的,或具有原创性美。例如:你种的“盆景”有艺术感;这张椅子既艺术又实用等。 艺术这样博大,所涉及的心法这么多,本文不可能一一加以论述。有兴趣者,可在互联网上查找我著的二百多集的《美学心得》作为阅读本文的补充,结合我著的《论心法》来阅读,加上前面已讲述过书法、文学等很多问题,基本上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啦!下面主要将艺术与心法有关的重点问题进行讲讲: 艺术是人对存在进行掌握和自我丰富、修炼的一种方式,其中包括发现和修炼、运用心法。首先,人类活动中的技艺,当然包括人工制品的制作能力、技巧,属于艺术。其中精髓部分,可以内化为心法,并一代代传承和发展。这种活动方式既是艺术的源头之一,也是心法的一个起源。所以,要领悟心法,增加智慧,需多学习、多实践艺术。第二,按照美的规律,增加审美因素来思考,并以此理念指导着思想、言行,尤其是创作性的活动。其实,用在制作和文学艺术创作里,很大程度上,成品显现出这些思考、理念,就是艺术。这些活动的核心部分,其中就有运用美感的心法。第三,为什么通常所讲的艺术是专指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摄影、电视,主要的文艺节目、美食等具有可观赏性的艺术作品称为艺术呢?因为一开始就是有美学理念的人,按美的规律、强化审美元素去构思、设计、策划,并始终用此外化成现实中的客体,进一步扩大到受众中去。从线条、色彩、声频、味觉、空间布局等等,形式与内容,静态与动态,各个方位来尽量满足人的生物结构和精神结构的美的享受。其实,万千花款,都离不开以人为中心,离不开美感。从普遍意义上讲,除先天因素对人的审美有一定的影响外,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层次的分别,主要在具体人首先是精神结构,再加上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如果精神境界上不了层次,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如何强大,都对审美境界的影响不大。由此可知,艺术的根本心法在于全面认识、理解人的生理结构、及各种器官的功能和不同人的精神结构,并按美的规律、审美的元素来思考问题、设计、策划方案,并用此贯彻整个过程,以求完美地实现既定的目标。艺术活动是实践与精神、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内存与外化等等立体动态的有机辩证统一。这里还须补充一些内容,近现代美学对艺术是这样分类的:(1)空间的(造型艺术)、时间的(音乐)、时空并列的(诗)三类;(2)知觉的(造型艺术、音乐、模拟的动作和舞)和想象的(史诗、抒情的诗、剧诗)两类;(3)分成视觉艺术(造型艺术)、听觉艺术(音乐)、想象艺术(文学)三类;(4)分成语言艺术(文学)、造型艺术(美术、建筑)、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影视)四类等。按我的理解还应补充味觉艺术、嗅觉艺术等。不管怎样分类,其根本还是在人的生理结构和精神结构,主要是对美感、对求知、对丰富灵魂等、对各种形态的艺术需求。认识到这根本,就认识了艺术的根本心法,从事艺术活动就有法宝。 11、语言与心法 人的灵魂、精神、思想、心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运作的。没有灵魂、精神、思想和心理活——就不存在心法。心法主要是由语言组成的。心法的启动、运行和停止也是语言来控制。所以,学习、丰富、发展语言的过程,也是心法产生、运用、发展的重要过程。语言本身就有一套独立的、庞大的语言心法体系。语言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1)人类用来自己表达意思、进行思维,或对外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常用的是话语、书面文字的形式。(2)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书画、雕刻、摄影等艺术形态的语言、符号、数码计算机语言、人工语言、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各个专业行业特有的语言、简约的图案、代号等等。内含特定的信息、意思。人类的语言产生与人类的意识同步。思维是以语言的方式实现的,意识和思维都离不开语言。即使在默想也与语言有关。心法是在有语言、意识、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心法又起到丰富、精炼、简约语言系统的作用,心法本身也有一套相对独立的心法语言系统。不同层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边缘科学、综合科学,以至各行各业的不同层次,都具有自己特色的语言,都有规律、方法、窍门在其中。这些,善于学习、实践的人都可以内化为心法。其中的灵魂人物、或核心人物,在特定语境中的讲话、文章、处理问题的方式、表情、肢体语言等等,都较集中地透露出运用心法的信息,都显示出他们在学科上、或在行业运用心法的熟练性,有着在自己领域的精、气、神,是刚入门年青人的很好导师。现实社会中,人只要露面和发生言行,有分析能力的人,就可以从他的语言结构中,知道他是什么人、什么职业、什么性格,他需要什么、常用哪一套的心法等等。语言的进化是渐进、渐悟的过程,不是一下子革命性的变化消灭了现有的语言,然后诞生新的语言,而是在较漫长的岁月中不断积累新的要素,旧的质素渐渐减少、衰亡而实现的。而具体人的广义语言,也是渐变过程。而心法,用于工作的部分也跟着语言变化而变化,而带根本性的心法,相对较为稳定。………。总之,有无数可以内化为心法的宝藏在语言中,学习好语言,受用无穷,自然也掌握很多的心法。 12、心理学与心法 英文中“心理”一词,来自希腊文Psyche,有“灵魂”之意。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学就是研究灵魂的法,或带有研究灵魂里的心法的意义。心理就是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思维、感情、性格、能力、意志等的总和。以上每一项都或多或少与语言心法有关。要感悟心理与语言、心法三者的辩证互动的关系。例如,感觉、记忆、感情等,语言和心法是绝对离不开的。很多须反复学习、体验才深明其中的道理、要领。这些道理、要领很多,可内化为心法。心法本身也应是心理学、方法论、美学、宗教等的研究对象。心理是高度有组织的物质——脑的产物和机能,它始终由外部世界和人体内的活动引起条件反射,主客体的互相作用,产生反应和主观影像。对客体的反应是心理内容的主体。人的心理是生物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人与人之间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的遭遇不同,但对绝大多人来讲,关键是后天的活动、努力的不同,而分出了心理活动境界、层次。认识以上这些内容,对于理性地学习、发现、掌握、运用心法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心理学研究涉及到一个从古至今争论不休,又同心法极其密切关系的概念——灵魂。这里我简约讲讲我的见解。灵魂与肉体是相对的概念。大脑也属于肉体,肉体是物质的,灵魂的本质是精神的。这就很容易会被人误解成灵魂是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引起这种误解还有一些现象,如有人直接见到了白色气场态、或黑色影子移动,有的报道说,用仪器测到人死那瞬间,有股白色的气场状物体离开;还偶有发生灵魂附体的离奇故事;民间习惯把人死后的第七天,灵魂会回家而做隆重的拜祭仪式;不少人还会发生先人报梦的故事;也有一些人,出现过灵魂离体,可以在空中看到自己和亲人及物品;如此等等,都存在有很多人信,又有很多人不信,两大阵营。这是否涉及到量子纠缠和暗物质呢?有待于科学的发展和进一步研究。这也是灵魂的神秘性,和有一些心法具有神秘性的地方。不管怎样,我认为大脑是灵魂的居所。如果灵魂能依托着气场态而存在并能移动,这种气场态也是物质的。灵魂的本质是精神的,它的存在必须依赖于物质载体。常识告诉我们,人们的心理活动,包括梦境,都是在大脑这肉体、这物质中进行。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人脑由二百多种分子组成。 灵魂这概念的另一种解释,也和心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人的领导人物的活动、思想、理念、理想、道德榜样,坚守的原则、纪律、意志、奋斗的目标等等的精神。如家训、校训、人类之魂、国魂、民族魂、军魂、军队纪律、企业之魂、画魂、棋魂、酒魂等等。通常这些,是用语言文字反映出来,用一句或多句话,或几个有概括力的词,甚至一段文学、一篇文章,将“灵魂”的内容说清楚。以各种方式让人内化于心,形成心理定势,使人在言行中照此而行。这也是一个类型的心法,并从古至今都较为普遍使用。 13、对多方面较重要的心法简约介绍 本文不可能包罗万有,只能将较重要的心法简约介绍,有的内容已在小学、初中、高中等的课本里,由于重要,这里只从心法的角度略提及一下。人们也可以综观其大略,见一斑知全豹,举一反三。这里介绍的,主要是专业、专长方面的心法。需要特定专长的心法者,可按上述所及的大原则、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再去深入学习、钻研。 (1)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等。它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科研创新等非常重要,它的算法、公式、原理等,很多人也已内化为心法,经常应用于生活、工作中。事实告诉我们,人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大量的选择、决策,都需要经过定量、定质、定性来进行,这就必须运用数学。将数学知识,内化为心法,是处理问题又快又准又好的一个重要法宝。很多大型的项目,都须使用计算机辅助建立一个详细的数学模型才进行的。数学的境界趋向无限。很多研究已走在现实应用的前面,这当然是数学家做的事。其崇高境界和高深的心法,只有数学家才能真切体会到。当代由于先进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让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到数学的成果和乐趣。有不少心法,也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达。如:0+1-1=0,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讲的心法的数学模型。 (2)哲学及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方法论和谋略 从古至今,不少的哲学家前赴后继地为探索真理而努力奋斗,并将其所得变成哲学言论、哲学著作。每个时代的哲学家的观点、学说,都打下了历史的烙印,都是每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是对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是这些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系统化、理论化,并以概念、逻辑形式进行论证,实现高度抽象、概括,是自然、社会、思维的一般规律的阐述。也可以说是对客观的道,力求将其本质真实地反映,作出主观的抽象概括解释。它离具体事物最远,但又最接近事物的本质。可以为人们提供方向性、战略性的指引,提供观点、思维方式、方法论。所以,学好哲学的人,善于透过事物现象看出本质,能把一大堆复杂繁琐的问题,归纳为一、两个概念、或一句话、或一段话;抽象思维能力强,对概念下定义会比一般人准确、简洁;有明晰的世界观,并在此基础上,容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遇到困难,较易找出正确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使人少走很多弯路,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如果一个人能较完整地将哲学方面的内容,内化于心,善于灵活有效运用,将得到大心法。大心法对于学习、工作、生活都懂得大处着眼,不被支离破碎的事情干扰,不容易被各种假象迷惑,能站得高,看得远,思考问题有深度,形成具有大智慧、大心法的人格。人若能将各派的哲学多读懂些,就少有执念,大心法自然就生成于心中。 本来方法论、逻辑,可以归入哲学部分,将其单列,以更引起重视,加上方法论已涉及众多领域,与谋略又有交合之处,而谋略,以前都归入方法论和兵法。事实上,不单是方法论和军事有谋略,政治、经济、人生诸多问题等等也有谋略。站在研究、学习、掌握心法的角度看,都可以各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心法。因此,分开讲讲,特此说明。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狭义的形式逻辑专指演绎的逻辑。广义的形式逻辑除了演绎逻辑作为主要内容外,还包括某些归纳逻辑的内容。如归纳法、排除归纳法、类比法、假说等。与之相对应的是辩证逻辑,即泛指非辩论逻辑。从心法的角度来研究,所有演绎的逻辑、归纳法、排除归纳法、类比法等,人若能内化入心,随时可用,就是心法。人们用已知,通过逻辑方法,将未知变成已知,将散乱的现象作出分类、定性等,就得用上逻辑方法,如此等等,都证明人们需要学习、掌握、内化为心法,对人生受用无穷。 辩证逻辑是逻辑学的辩证法,研究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的人类思维形态,即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是现代科学理论思维的工具。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是一致的。相对于客观辩证来说,辩证逻辑是主观的辩证法。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的原则。同样,辩证法又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的灵魂,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切领域和特殊形态,也莫不受辩证法的支配”。黑格尔这类思想,已成辩证法通常涵义。其实,辩证法只是灵魂中重要的方法、或心法,而不是像黑格尔所说的,是灵魂本身。因为灵魂内,还有很多内容,本文也论述这问题。努力从人类认识的历史中总结辩证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使人们自觉进行辩证思维,并内化为心法,随时可应用,既是辩证逻辑这门学科的任务,也是心法这法门的任务。中国古人早就有较为朴素的辩证思维,并在实际中有效应用。例如《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等等,都是有力的证明。辩证的思维方法主要有:形式与内容、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以及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用动态的立体运动的眼光看待事物,一切都在变动之中,看到事物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事物有害的一面。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是会转向它的反面,看到事物发展具有正、反、合的特点,等等。把辩证法的内容、各种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心法,就是辩证心法,具有普遍意义,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方法和方法论。方法是人类解释、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科学的方法应与存在本身相一致,经受得起逻辑分析和实践检验。方法可分四个层次:每个人在具体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各行各业、各个学科要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这是个别方法,属于最实在、最低层次的方法;各门科学、各个行业的一些特殊方法,居于第二层次,还属低层次的方法。但在各门科学和各行各业内部已属中高层次的方法;各门科学和各行各业中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指导工作方法,属于中层次方法,但在各门科学和各行各业内部已是高层次的方法;一切科学和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方法即哲学方法,居于最高层次。但如果人们没有最低层次的丰富经验,其他层次的方法运用,经常会容易犯脱离实际的错误。如果没有最高层次的方法,往往会眼光短浅,缺乏整体、全局意识,容易迷失大方向。一个善用方法的人,是四个层次的方法都通过深刻的体验或历练,做事情才得心应手。这涉及到个别性、特殊性、普遍性的认识和具体操作的问题。四个层次的方法和工作体验也是人逐层升级内化于心,成为心法,应用于实际的过程。这里明确了主体向外运作时心法的层次性。还要明确的是,方法到了最高层次哲学的方法,不等于是心法的最高层次,心法还有更高的层次,修行者自身成为道体。这个关键点,尤其是西方的大多数哲学家、美学家还未明了。很多东方修行者到最高境界时,对此非常清晰。这也是东方哲学的魅力。逻辑易学,高能量的崇高人格难修。已闻道,会讲道,未必得道。得道者,是自身已成道体。在这个世界上,有方法、聪明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也有不少的问题,不是单凭聪明、有方法就可以解决的。还有实力结构、历史条件、社会现实等等的规定性、限制性。很多事物的发展,须有较多的量的积累过程。虽然如此,我们还须非常注重哲学的方法,毕竟它是很重要的精神力量。从哲学的角度看,方法到了最高的哲学层次,哲学的任务就要形成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说和理论。哲学方法论、各门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和行业方法论、个别问题方法论。哲学方法论与其他层次的方法论不同,它是与世界观紧密相连。具体人修炼具体心法往往也是心法与信仰经常是结合在一起。所以,没有所谓完全孤立的、与世界观相分裂的哲学方法论。换句话说,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的世界观。有正确的世界观不等于掌握正确的方法,反之亦然。只有把世界观、信仰、方法、心法、客观条件实现辩证的、有机的高度统一,才能获得丰硕的正果。当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如系统论、控制论、全息论、生命科学、大脑科学等等,并建立了诸多专门研究的部门。既为丰富哲学方法论提供大量的例证,又为心法的纵深发展夯实基础和提升更高的境界找到科学依据。广义的科学方法论,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技术科学等学科的方法论。大体为两部分:第一,作为战略性的认识工具;(2)作为战术性的认识工具。这些认识工具,一旦内化为心法,将成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它给人及时发现事物总体发展形式和规律性及形态、性质、结构和功能等等。例如:直觉“超逻辑”方法,自组织理论方法,提出假说、猜测-反驳方法等等。使人能具有更多的手段接近真、善、美。 谋略和谋略学是非常博大精深的领域。它在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纵横家、企业家、说客、谋士……的脑海里、言行中,它反映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里,它表现在激荡风云的现实残酷的斗争中,它写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战争论》等等书籍里,……。充满诡秘莫测,令人惊心动魄。单纯现有与兵法有关的书籍,不知用多少吨重量来计算,尤其是在现代科技条件配合下,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手段日趋复杂化,间谍战、心理战、信息战、细菌战、太空战、电磁波战等等,无奇不有。通常是大利益集团的灵魂人物、决策人物、核心成员较擅长和较经常运用谋略。大成功者多数都是深得谋略心法。本文不可能一一介绍,只从心法的角度去解释谋略。这里讲讲我的见解: 第一, 任何谋略的使用,都有主体和所针对的客体。都有使 用谋略的动机和目的。 第二, 任何谋略都须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充分考虑人、财、 物诸因素下进行的。在综合权衡利害得失后,才用谋略。所谓“兵以利动”,作出最坏的设想,向最好方向努力,来实施谋略的。 第三,谋略心法的精髓,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 ①以人为本。人的因素第一,全方位扩大人的力量,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和发展精神和物质系统,以更有实力、更好、更快实现目标。 ②站在正义一方。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全手段去实现目标。 ③在活力对抗的系统中,正确计算出对抗双方、或多方各个项的力量对比,尽量计算出任何一方以极限手段可以调动的力量和发展态势,最大程度搜集对手的准确信息,充分了解对方决策层的个性、历史、行为习惯和他们具有必然性的思考和行动,然后作出正确的决策,预留回旋时空和力量之后,才行动。 ④知道敌人必经的线路、空间,提前精心布置好战场,等敌人进入伏击圈。 ⑤隐蔽我方的意图和实力,声东击西,韬光养晦。 ………。 将这些内化于心,就是重要的谋略心法。 (3)常识 人要工作、学习、生活比较顺利、较少出现麻烦的事情,须懂得很多常识。很多常识是公理。人们应将其内化为心法,因为随时随地要应用。不懂,或一时想不起来,也会误时误事。现在经常听到看到的例子是不少高层次的人物,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害人害物害己,就是因为连常识都不懂,或曾经懂了,但没有内化为心法,突然遇到事情来了,犯了不知道,或忘记了、甚至不顾常识而发生的错误,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太可惜了。常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从小就要开始学习、积累。不是某方面的专业人士、专家、教授,无需将问题钻研得很高深,但常识要懂。例如:法律、道德常识要懂,不然触犯了刑律等,就惹出**烦。又如,物理、化学、卫生知识、生理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营养知识、选择朋友的知识,等等。如何避雷,君子不在危墙之下,防电防火、防风灾、防虫害、防止食品中毒、防骗防盗、防止交上坏人为友等等,这些常识都应知应会,内化为心法。这些虽然都属小心法,但是,小心法,大用途。如果不懂,或懂了,没装入心里,不会随时用上,小则吃些小亏,大则失去身家性命。全球每年有多少事故出现,很多都是因犯常识性错误引起。我最近发现一些人,已经五、六十岁,还不懂得正常的刷牙、洗手,经常会引起牙痛、细菌感染的问题。加上当代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人就要活到老,学到老。不管怎样变,基本道理、基本常识是一样的。常识内化为心法,作用和意义重大,千万不可忽视。 ………。 讲到这里,读者已清晰知道心法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大容量的同时,向着高、精、深发展。人们只有选择适合、够用的心法就行了。现在我归纳总结一下: 人是使用心法的主体,没有人不存在心法。心法是由人的念、理念、意念、或愿力、启动和控制,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才使用。 心法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向内强化本体、或主体;二是向外克服、掌握客体、实现目标。 认为相对最符合自己拥有的方法、规律、经验、程序、技巧,就应积极地内化为心法,以便生活、学习、工作之用。下面介绍一个较为复杂的,较系统的应用心法的模式给大家,如果大家这个都能理解,简单的就不用说了。人的需要→产生念、或理念、愿力→确定目标(用多种心法明确定位)→调查研究(有心法配合)→清晰实现目标的条件(用心法)→制定可行性计划(每一环节都用上心法)→多方案择优(心法反复运用)→选出最优方案(并制定实施的图表模型,包括时间表、路线图等,主体活动空间与相邻空间、各种力量、矛盾、冲突、或合作、互利的协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多种预案等)→产生决胜的意志、决策实施(综合多种心法的运用)→从骨干层开始、直至整个团队动员(多种、多层次心法应用)→分工(各部门、各专业的心法运用)→工作开展、明确奖罚制度(心法已在其中)→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到位(调度工作心法,后勤保障心法用上)→直至实现目标(戒骄戒躁,不要因胜利而忘乎所以,事前已准备好的心法)→善后工作(全面细致检查、验收各项工作,不足之处,及时处理,总结、表彰、发现培育、提拔人才等,都有心法在里头)。 如果大家将本文和与我著的《论心法》和我著的《美学心得》第874条、第921条(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结合来阅读,我相信,认真读完之后,对狭义心法和广义心法都有明晰的了解。如果有的读者,想研究得更深入些,则将我著的、已发表的《美学心得》二百一十多集、《论十七维时空》、《感悟主义与“生趣”》、《再着重讲讲感悟主义》、《生命的感悟》和我写的诗词、创作的顿悟书画派作品(其中有水瓜壳画、排笔画、孔雀毛书法等)结合来阅读、理解,这些同样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到。但要真正懂得心法,还须将其内化于心,并在实际中修炼心法,践行心法,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祝读者成为心法的有心人,并通过修炼、践行心法,获得更大的自由度、更大的创造力、更多美的享受,身心健康、智慧长寿,生活、学习、工作顺利,心想事成,逐步进入崇高的美学境界。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学心得(第二百一十五集) 罗国正 (2020年10月)
热度 1 1908131928 2020-11-27 16:49
美 学心得(第二百一十五集) 罗国正 ( 2020 年 10 月) 2937 、明清之际文学家贺贻孙指出:创作应 “ 以吾之手就吾之性,以吾之才就吾之学,引而伸之,触类旁通,则异者可同,二者可一也。 ” 他认为 “ 天下极假之事,必以极真之功力为之。 ” 他以自然景色的不同和变化来比喻文章的特点: “ 太华千仞,崱屴无垠,呼吸天门,环抱日月,若是者高厚也。 ”“ 屈注天池,倒连溟勃,蛟龙百怪,变眩莫测,若是者博厚也。 ”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身纳山河大气,笔锋洋溢自然之美。经年努力不息,心有灵犀,水到渠成,厚积薄发,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内慧外秀,渐至高厚、博厚的艺术境界。这是大多数成功的艺术家必由之路,这也大概是贺贻孙所言之意。 2938 、明清之际,戏曲家丁耀亢提出: “ 清者以浊反,喜者以悲反,福者以祸反;君子以小人反,合者以离反;繁华者以凄清反。 ” 他用对应的、朴素的辩证关系讲出了中国古代悲喜剧艺术规律。 2939 、明清之际文学家侯方域认为文章重在 “ 骨 ” 和 “ 气 ” : “ 秦以前之文主骨 ” , “ 皆敛气于骨也。 ”“ 如秦华三峰,直与天接,层岚危嶝,非仙灵变化来易攀陟,寻步计里,必蹶其趾。 ” 而 “ 汉以后之文主气 ” , “ 皆运骨于气者也 ” , “ 如纵舟长江大海间,其中烟屿星岛,往往可自成一都会,即飓风忽起,波涛万状,东泊西注,未知其底。苟能操柁觇星,立意不乱,亦自可免漂溺之失,此韩、欧诸子所以独嵯峨于中流也。 ” 显然,侯方域是推崇秦汉文章,审美的焦点在 “ 骨 ” 和 “ 气 ” 上。这些观点,在他之前的文人已有类似的提法,而且不单在文章、诗词上有这种提法,书画家也不少主张要 “ 骨 ” 和 “ 气 ” 。当然,不同的文学家、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偏好。平心而论,无论是文,还是书画,单凭 “ 骨 ” 和 “ 气 ” 是不够的,我认为应具有以下几个要素:灵魂、主题、骨、气、血肉。灵魂是首位。大家试看看,古今中外,优秀的文章、优秀的艺术品,基本上都是有我所讲的要素,单凭 “ 骨 ” 和 “ 气 ” 是难以完成伟大作品的。好的文章、艺术品就像永远有强大活力的生命!这样的生命肯定是有灵魂的。 侯方域主张 “ 必先驰聘纵横,务尽其材,然后轨于法 ” 。 “ 必先游览天下 ” , “ 又必其有无饥无渴齐毁齐誉之性情寓其中,而后进乎技也 ” 。 我理解他的意思为:从精神到身体、从读书、思考、游览、社会实践,从荣耀到羞辱等等全方位尽量经受极限性学习、体验、磨砺后,进入 “ 轨于法 ” , “ 进乎技 ” 。 候方域河南商丘人,明未随父居京师,是 “ 四公子 ” 之一,福王时,被阮大銊捕,后得免。顺治其间,中式副榜。初放意声伎,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恋,演成有名的《桃花扇》。后发奋诗文,在美学上有见解。他很有才气,可惜只享年三十七岁。 2940 、清朝画家笪重光,是顺治进士,官御史,享年六十九岁,主张浑与清、情与象、动与灵相结合来绘画。认为书画同源, “ 绘心 ” 即 “ 文心 ” ;诗文书画,相为表里;画家人品与画品一致, “ 人非其人,画难为画 ” 。他说: “ 善师者师化工,不善师者抚缣素。拘法者守家数,不拘法者变门庭 ” 。 “ 意象经营 ” , “ 先具胸中丘壑,落笔自然神速 ” , “ 实境清而空景现 ” , “ 真境逼而神境生 ” 。他还说: “ 画能如金刀割净,白始如玉尺之量齐 ” 。 笪重光注重用对应的美学范畴来表现画的结构,强调写实景为山水画传神,主张在继承上有所创新,认为博采众长,长期积累文化修养是提升绘画能力所必须。笔划与留白是互相依存、制约的,懂得 “ 计白当黑 ” 。他的 “ 计白当黑 ” 的审美理念,对后世影响较大。现在的书画家都常提及。 2941 、清朝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享年九十岁,在古代这样的岁数,是非常长命的。)说:诗最忌卑荣,扬子云以雄词为赋,然其自言犹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 。盖文有士气,有丈夫气;旧人论诗极忌庸俗,以其无士气也;且又恶纤弱,以其无丈夫气也 ” 。 “ 凡言格言律,言气言调,当以气为主 ” 。 毛奇龄对诗和文的审美,非常强调“气”,不但有“气”,还要有 “ 丈夫气 ” , “ 士气 ” 。他这理念,很像中医强调的 “ 气 ” ,中医认为,没气就没命。而毛奇龄所讲的诗与文的 “ 气 ” 也达到这级数,没有了 “ 丈夫之气 ” 、 “ 士气 ” ,则诗与文也等于没命了。可谓自成一家之言。他比较长命,是否与对中医的 “ 气 ” 和文学的 “ 气 ” 的注重有关?这大概是 “ 文之气 ” ,主要是心理调节, “ 中医之气 ” ,主要是生理调节吧!当然,从他的经历来看,大部分时间也是有条件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 2942 、清朝文学家汪琬主张 “ 文统 ” 与 “ 道统 ” 的统一。他说: “ 人之有文,所以经纬天地之道而成之者也。使其遂流于晦且乱,则人欲日炽,彝伦日 斁 ,天地之道将何托以传哉 ” ! “ 以文言之,则大家之有法,犹奕师之有谱,曲工之有节,匠氏之有绳度,不可不讲求而自得者也 ” 。他强调“才气”,并说:“文之所以有寄托者,意为之也,其所以有力者,才与气之举也 ” 。 我以为,凡能创作出优秀文章、包括各种艺术品的人,绝大多数的作者,他们的心中都有信奉的 “ 道 ” ,只是人们是否认可具体创作主体心中的那个 “ 道 ” ,或能否理解他的 “ 道 ” 。古今中外也如此。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普遍人对具体作者的 “ 道 ” ,不理解、或不认识,或对此作者的 “ 道 ” 与主流公认的 “ 道 ” 不同,就认为其 “ 无道 ” 。但人们不反问一下,完全 “ 无道 ” 的人,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吗?我以为这种可能性趋向于零。在中国古代,较为通行的是以儒、释、道三家思想盛行,大量作者取其一家,或多家的思想作为自己作品的理念,作为 “ 道 ” 贯彻入内。其实,真正的 “ 大道 ” 只有一个,其它都是 “ 小道 ” 。提倡 “ 大道 ” ,就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有利于人类,具有人性。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每个创作主体,在现实的体验中,思考里,通过特定的角度,抓住具体的细节,力求用优秀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气场很大,实现以小见大,这就是汪琬所说的 “ 才与气之举也 ” 。 2943 、清朝印学家许容,治印别树一帜,被称为如皋派,他说: “ 执笔为法书之关键 ” 。 “ 必须笔忘手,手忘心、心忘法,法出自然,以尽字之真态,妙合天趣 ” , “ 方圆平直,无不如意 ” 。 “ 执笔之法既明,然后可以刻印 ” 。再而达到 “ 相依顾而有情,一气贯穿而不悖 ” , “ 各有其宜,毋涉于俗 ” , “ 其文已不杂,章法、笔法皆已完美,然后用刀 ” 。 许容明确书法是治印的基本功,这观点也几乎和所有印学家一致。我长期以来总是感觉现存的很多书法理论,还没有将书法的作用讲透,其实中国书法是可以作为中华文化很多个方面的基础,如国画、治印、修定力、练气、审美能力的培育,促进传统文化的学习、弘扬真、善、美等等,都起到很大作用,绝对不可轻视。真迹、真气能留在作品中,可世代激活龙的传人或其他民族的人,并可为灵魂开窍。 虽然许容的观点,基本上已有前人论述,但他归纳得很好,如: “ 必须笔忘手,手忘心、心忘法,法出自然,以尽字之真态,妙合天趣 ” 。这是到了非常纯熟、炉火纯青状态的艺术家所追求的境界,或方可达到的境界。又如: “ 相依顾而有情,一气贯穿而不悖 ” 。这不仅是书法、篆刻、绘画、雕塑等艺术力求做到,其实,很多方面的事业、工作也可以此句为格言。人们应举一反三地感悟、运用。 2944 、清朝音乐家庄臻凤说: “ 琴乃天真元韵,音出自然 ” , “ 鸣琴乃除忧来乐之意 ” , “ 拘之则音乏滞 ” ,主张 “ 得心应手 ” , “ 或偶得名人佳句 ” , “ 或因鸟语风声 ” , “ 感怀入耳 ” , “ 谐音谱词,费尽勾思 ” , “ 音律句读,弗类他声,若不发明,难于入彀 ” 。初学之人, “ 必借名手摹出,方可再弹 ” 。 “ 难弹处正是琴中骨理 ” 。 庄臻凤主张音乐是用来愉悦情感,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反对使人增加惆怅悲怨。这样理解音乐艺术有偏激,但却符合很多人的实际需要。他说: “ 必借名手摹岀,方可再弹 ” 。 “ 难弹处正是琴中骨理 ” 。这两句话道出百业千行的道理。使我联想起十几二十岁时,常与武林高手练功,练完之后,多在公园里边散步边聊天,常见到一些年青人天天非常勤奋地练功(很多个公园都有这样的年青人),但多年之后,见他们进步都不大,我们都为他们可惜,这样太浪费青春岁月了。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我们一看就知道,他们跟的老师傅,是年轻时只是跟人学过一两个武术套路,还学得不到位,根本上没有系统地、认真地较长时间苦练过,到晚年,为了挣点钱,就自吹自擂,有些年轻人就相信了,跟他练武。从他打出来的动作,给我们的印象是:动作生硬,不连贯、断劲、没有灵通感和气场感。第二个,连找个师傅都不想,到书店买本书,天天就照着书本在公园猛练。多年以后,只见他们人变老成了很多,但功夫基本没有长进。在书画方面,这样的情况就更为严重。一定要找对老师、或师傅,除了有特别天赋的人外,不然的话,用功一辈子,只是个写字匠,画画匠。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找到名师,是幸运的,可以节约时间、精力、财力,还可以练出真功夫。 2945 、清朝文学家魏禧说: “ 无当于理与事。则无所用文 ” 。 “ 文以明道,而繁简、华质、洪纤、夷险、约肆之故,则必有其所必然 ” 。 “ 虽极工巧,凌轹古人,皆雕虫耳 ” 。 “ 天下奇才志士,磅礴郁积于胸中,必有所发,不发于事业,则发于文章 ” 。 “ 欲卓然自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练识 ” 。 “ 人生平耳目所见闻,身所经历,莫不有其所以然之理 ” 。 “ 所谓练识者,博学于文,而知理之要;练于物务,识时之所宜 ” 。他又主张这样审美风格的文章: “ 阴阳互乘,有交错之义 ” 。 “ 洪波巨浪,山立而汹涌者,遭之重者也;论涟漪瀫,皴慼而密理也,遭之轻者也 ” 。 “ 重者,人惊而快之,发豪士之气,有鞭笞四海之心 ” ; “ 轻者,人乐而现之,有遗世自得之慕 ” 。 “ 要为阴阳自然之动,天地之至文,不可偏废也 ” 。他认为静的艺术是最高境界: “ 夫尺幅之画,山、水、草、树、石、楼台、人物之形,风云之变,纷然难出其上,素之所馀,几不足以容指。而善画者之画,则若未尝有一笔一墨之着于其间,此何以哉?静故也 ” 。 魏禧的观点有点偏激,只属一家之言。但其中也有不少闪光点。关于散文,他主要从儒家六经的传统 “ 文以载道 ” , “ 明理适事 ” 。他反对 “ 八股文 ” ,认为它违反了散文的写作规律。 “ 载道 ” 与 “ 有用 ” ,以至 “ 实用 ” 之间的平衡,开卷有益、有趣、入心、令人回味,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提出文学艺术要 “ 阴阳互乘 ” ,我认为这观点没错,问题是他只认为静的艺术是最高境界,这就与这些观点相矛盾。动与静的艺术各有其最高境界的美。例如舞蹈艺术、书法艺术,就不能只强调静为最美。事实上,有的艺术须要静的美,有的艺术须要动的美。同一艺术,在不同部分、或不同段落或不同时段,对动与静的处理,都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学心得(第二百零五集) 罗国正
1908131928 2019-12-28 16:02
美学心得(第二百零五集) 罗国正 ( 2019 年 12 月) 2888、 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主张:“画不形似,而在笔墨之妙”。“罗古人于尺幅,萃众美于笔下”。他对唐宋以来的画家作出了这样的审美评价:用笔各殊,皆“刻意师古”。当今不少书画家,也存在这种现象。 王时敏又批评当时的画家说:“古法渐湮,人多自出新意”,“导致谬种流传,遂至邪诡,不可挽救”。我对这些句的解读:即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本功还未扎实,就急于求成,企图标新立异,结果则谬种流传,遂至用诡秘神化来掩盖怪象邪气,结果不可挽救,败坏了风气。其实,何止明末清初有这些现象,当今也有。 他推崇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等时画家们的画风,因为他们“唐、宋、元名迹尚富”。“观其点染,即一树一石,皆有原本,故画道最盛”。到后来,则“一二浅识者,古法茫然,妄以为已意炫奇,流传谬种,为时所趋,遂使前辈典型,荡然无存,至今日而澜倒盖甚,良可慨矣。 ” 他主张学古人“不徒似形为能”,要“得留神髓”。赞王翚:“皴擦勾斫,渲染开合之法,无一不得古人神髓”。“学富力深,遂与俱化。心思所至,左右逢源,不待仿摹古人神韵自然凑泊笔端。” 王时敏这些观点,前人早已有之,只是处在他那个时代,从他的角度列举了新的例子,针对当时的情况,在绘画上激浊扬清。历史的前进,常常是从社会的各个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地量的积累,各种人才在不同位置上,做着大量的重复行为,以延续着从古至今的气脉。芸芸众生,为了当下的生存,眼前的利益,满足普遍人的需要,急换养家糊口的柴米,既无心情又无精力和时间去精研 “ 神髄 ” 。 所以,一个时代充满创造力的人物不多。王时敏总的思路是继承传统笔法的自然之美,要学习古人的神髄。其实,这只是艺术上的一种风格。事实上,艺术应与时俱进的。因为绘画的材料、工具随着时代科技进步,也在不断地有新的研制,这也导致新的画种诞生,加上画家们努力探索新的样式,使画坛更加丰富多彩。样式多了,就更灵活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当然,还须有人努力将传统继承,只有这样才更好。对于从事艺术活动的每一个具体人来说,各自的目的不同,他们会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方式,以得到满足。只有伟大的艺术家,是为完成心中的使命而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为后人树立出标杆。 2889 、 有人可搞动风云,指点江山,有人钻研雕 虫小技,进而悟道。无论大事小事,其理可以一贯。这里特别值得一讲的是明朝 印 学家周公瑾,他将治印刻章的道理讲得非常深刻。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启发,如书法、绘画,如做人、做事等等,也可举一反三。下面将他的主要非常精彩的观点列出,让大家逐条细细品味,然后讲讲我的读后感: 1 、 取象阴阳,清浊既判,一经一纬,相生不乱。 2 、勿今 而奇,宁古而朴。 3 、位置经营,繁简疏密,泥古何为,因时损益。 4 、 点划形象,规矩方圆,斟酌思维,忽惮再三。 5 、始终 相沿,循环不断,如网属纲,千条一贯。 6 、 一来一往,不疾不徐,玄之又玄,鬼神莫窥。 7 、 认为阳文之美在轻清,阴文之美在重浊,重非重滞,浊非污浊。 8 、 方平正直,无纤无巧,无悬无剩,运转活而布置密,乃为上乘。 9 、 文有法。印亦有法。 10 、画有 品,印亦有品。 11 、 “ 得其法 ” , 才 “ 得其品 ” 。 12 、 繁密处,删荒杂,简练处,添续笔。做到 “ 死而复生 ” , “ 终 而复始 ” , “ 首尾贯串 ” , “ 无斧凿痕 ” , 如 “ 元气周流一身 ” 。 13 、圆融净洁,无懒散,无局促 ,经纬各中其则,如众体咸根一心。 14 、点画法, “ 清朗雅正 ” 。 15 、法由我出,不由法出。 16 、信手拈来,头头是道。 …… 。 周公瑾的观点,提出多个的美学命题,确实非常精神,对刻章治印肯定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或借鉴作用,对书画创作,对为人处世,对项目的策划、环境布置等等都有参考价值。细想一下他的思想源头,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用《周易》、阴阳等中国远古就有的辩证思想;第二,受中国源远流长的书画艺术、治印艺术的美学理念影响;第三,他善于总结、精研自己的刻印章的实践经验。有了这三方面的源头作为坚实的基础, “ 如众体咸根一心 ” ,在日积月累的体验中,通过认真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多条治印的审美、鉴赏规律、法则,重视创作与鉴赏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 时空意识,将继承传统与当下的意象构思中捕捉灵感,从而实现提炼出主题。通过悟道得法,达到以小见大,以方寸见灵魂,以瞬间昭示永恒,实现人品与作品的有机统一,以至一法通则法法相通,使局部与整体浑然一体,无斧凿痕,元气周流一身,终而复始,亮无穷之气象。体现人的本质特性:自由和创造。 “ 法由我出,不由法出 ” , 表现出艺术创作规律中的一个特殊性,如此等等都是发人深省,使人觉悟,催人奋进的崇高美学理念。 2890 、明朝印学家杨士修提出的美学命题,强调 “ 五观 ” 的审美心理和相关的审美标准,对治印、书法、绘画,甚至在人生修行、处事等等上的美学境界的提升都很有学习和参考价值,我在此将他的观点列出,并对这些观点稍作评述,给大家读读: 1 、 篆刻美学命题 “ 刀笔在手,观则在心 ” 。 评:心外化于手,刀笔是手的延续,是心的进一步外化,直至刻出作品,形成心所需客体。若眼高手低则大打折扣,只有得心应手,方主客和谐。是否和谐,以心确认。 2 、 “ 五观 ” 的审美心理: “ 手器或废,心乃存亡,以是因缘,名为五观:曰情、曰兴、曰格、曰重、曰雅。 ” 他将 “ 情 ” 放在首位, “ 情者,对貌而言也,所谓神也。非印有神,神在人也。 ”“ 兴之 为物也无形,其勃发也莫御,兴不高则百务不能快意。 ”“ 印之 发兴高者,时或宾朋浓话,倏尔成章,半夜梦回,跃起落笔。忽然偶然而不知其然,即规矩未遑。 ” 评:下笔有情,与雕刻的下刀有情,其义一也。古今中外,对艺术创作须有情感,这点是有普遍共识的。 “ 情 ” 的审美范畴,在很多艺术家心中是居于首位的,在美学上也是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内心之情 外化在貌,于人之脸,于作品之形,都如此,这就是 “ 神情 ” , 人或作品的精神面貌是融为一体的,由此产生了 “ 神情 ” 的美学范畴。神情就是人的精神风貌,或创作主体的精神风貌通过创作活动,外化到客体——作品上,表现出作品的精神风貌。情之神有多种状态,其中一种是为人、或创作时, “ 兴 ” 是非常重要,在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中 “ 兴 ” ,这就是一种乐趣。在创作中 “ 兴 ” , 是创作的激情,这时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头脑灵敏,容易找到灵感。这时,身手敏捷,容易得心应手,偶尔还出现意外笔趣或刀趣,佳作因此生成。为什么这么多艺术家用美酒来助 “ 兴 ” 呢?为什么要红袖添香夜读书呢?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里明显讲出了审美感兴、审美灵感、意识、无意识、借助念、物、情、景而唤起等等的微妙关系。这就是 “ 情趣 ” 的一个方面。为什么有些人相处的条件,从外人来看,已是相当美满了,但终不能快乐呢?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了一个—— “ 情趣 ” ! 杨士修在多年的读书和治印中感悟出人生与艺术的真谛: “ 兴 不高则百务不能快意 ” ! 杨士修将 “ 品 ” 来 解释 “ 格 ” 的艺术范畴,会使读者感悟人格、风格,我觉得很妙!他将格分为十多种:正格、诡格、媚格、老格、仙格、清格、化格、完格、典格、超格 …… 。 评:有经验的审美者,有几种 “ 格 ” 早就清晰了,剩下的,要慢慢品、思考。杨士修这样细分 “ 格 ” , 对审美对象既定性,又定量。如果熟识并应用自如了他的划分,对物、对事、对人的审美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如果你是小说家,或人物画家,你创作的作品就不会千人一面;或是优秀的领导者,你就能因才而用;如果用此标准去交朋友,就会避开了很多坏人了,等等。 杨士修认为: “ 雅, 不亵不俗也。 ” 他主张用玉做私印,用金、银做则俗气。 “ 可受印者四种,不可者反是,知此三说自成大雅 ” 。 “ 老年所擅长者七则:曰古、曰坚、曰雄、曰清、曰纵、曰活、曰转。 ” 他还主张:净、娇、松、称、整、丰、庄、变。反对:死、肥、单、促、苟。 评:杨士修这些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著的《印母》,是不少治印者爱不释手捧为经典。他在审美上接受一鉴家,一行世,一雅人,一可人,他由技进乎道,于微见著,令人有见一斑知全豹的感受。但又有多少人能真见一斑? 单治印一项,己令很多人穷其一生而未能彻悟,由此可知,中华 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只能谦虚谨慎,活到老,学到老 ! (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学心得(第二百零三集) 罗国正
1908131928 2019-10-29 18:01
美学心得(第二百零三集) 罗国正 ( 2019 年 10 月) 2883 、 艾南英,是明末清初人。史定为明文学家,因他忠明反清,一生坎坷,卒不弟。明危难之际,授兵部主事,抗清兵南下,不久就卒于延平。他文名甚盛,一度致力八股文改革,著《天佣子集》十卷,他的美学观点如下: 1 、主张散文要有秦汉的 “ 风神 ” 、 “ 神气 ” ,学宋才能得到秦汉的神气。读韩愈、欧阳修等文章是接通秦汉精神的重要方法。他特别推崇欧阳修,认为欧是宋的第一人,其文章法度严密,不着痕迹、天衣无缝。 2 、散文要 “ 辞达 ” 和 “ 体要 ” 。 3 、他说: “ 文各有所主,各有时代,唐宋之不肯袭秦汉句子,犹孔子之语必不为《易》、《书》、《诗》也。 ” 4 、在审美风格上主张兼容并蓄、古质、简淡。提倡尚雅尚质的美学精神。 查实,艾南英的主张、观点,古今都有。在明之将倾时提出,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我按照他的说法和思路,拿起《古文观止》查找了一下,如秦文有《苏秦以连横说秦》、《范睢说秦王》、《宋玉对楚王五问》等,汉文有《五帝本纪赞》、《高帝求贤诏》、《贾谊过秦论》、《诸葛亮前出师表》等。这些文章反复读都有气场,有味道。历代文人普遍公认秦汉文章 “ 神气 ” ,视为典范,内容和文学境界一流,是当今很多人应补习的一课。秦汉文章的 “ 神气 ” ,可直灌千秋万代,当灌到唐宋时,文学连续出现两高峰。如唐文有《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陋室铭》、《阿房宫赋》、《原道》、《师说》、《捕蛇者说》等等,宋文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秋声赋》、《辨奸论》、《贾宜论》、《前赤壁赋》、《六国论》、《读孟尝君传》等等。这两大峰流汇合着秦汉的主流,承继着中华远古至用的文脉,壮大了 “ 神气 ” ,成为中国人永恒不灭一方面的精神基因,永远闪耀着美学精神的光芒。 以上列举的文章,很多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地读过,它们曾滋润着我们青少年的灵魂,现在每每重读,也倍觉亲切和营养。我们的灵魂之所以灵光,就是因为我们的脑海里充满类似这样的真、善、美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吸收并消化了这些真、善、美的东西,就是我们有了真、善、美的底气,在用心创造出符合当今实际的真、善、美的东西!我们已处在比艾南英、比众多古人有更优越的条件,我们理应在美学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2884 、 从相关资料中,知道明末画家、诗人张风少年时心气甚高,习文练武,曾想在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上有所建树,因本性爱自由、悟道、艺术和爱大自然,崇尚对美感的追求,甲申后焚帖,佩剑走周游北都、卢龙、上谷、昌平、天寿诸山。他的画作具有恬静闲适的神韵,其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 、 “ 画要近看好,远看好。 ”“ 近看,看小节目,远看,看大片段。画多有近看佳,而远看未必佳者,是他大片段难也。 ” 2 、 “ 昔人谓北苑画,多草草点缀,略无行次,而远看则烟村篱落,云岚沙树,灿然分明,此是行条理于粗服乱头之中,他人为之即茫无措手。画之妙理,尽于此矣。 ” 3 、 “ 此事有悟,亦有证,悟得十分,苟能证得三分,便是快事,前辈有言: ‘ 我所恨者,未具此乎,先具眼 ’ ,又云: ‘ 眼里有筋,腕中有鬼 ’ 。都是说见到行不到。 ” 张风这些观点都是绘画美学思想,属视觉审美的范畴。创作要追求远与近最佳的视觉效果。画家要善于在潇洒深秀的风格创作中,将线条和色彩,表现出貌似粗乱中实有条理。他重视非和谐而又自然地达到了统一的美感,使人在感性中获得真切的质感和知见。在创作上,强调心、眼、手合一,他重视审美标准与创作活动、审美鉴赏相统一。 2885 、明末清初戏曲家李玉认为作曲要有节奏、转度、天然、浑如, “ 写景描情、镂风刻月,借宫商为云锦,谐音节于珠玑 ” 。意思好曲天然浑成,行云流水。他还认为曲分南北风格,北 “ 沉雄豪劲 ” ,南 “ 清新绵邈 ” , “ 各立赤帜,旗鼓相当 ” 。他注重艺术的社会现实作用,并以此来指导自己所著的传奇十多种,其名篇有《一棒雪》、《人兽关》、《万民安》等,他把这些传奇作为抗暴锄奸、引导人心的手段。当然,从今天的角度看,带有封建意识,同时也隐藏对清朝的不满。 李玉是处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接着又清兵入关这样大动荡的朝代更迭时期。他在明末崇祯时是举人,明亡后就不再仕途,选择作曲为乐。这也充分反映出一个奋发向上的书生在急风暴雨的时代大潮之中多么的无奈!但他依然能找到艺术作为寄托,并做出了贡献,实现了人生价值,留名于后世,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历史上类似这种遭遇的书生,不乏例子。所以,一个有才华的书生,能遇上让他充分发挥作用的时代,可谓大幸! 2886 、   关于人类活动各层级、各类别平台的思考 罗国正 (二 0 一九年十月九日) 我一直以来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活动平台的意识,但不够清晰明了。回想起来,我每次取得较大的进步、成绩,都与平台加努力有关。近年来,参加了全国公益之星、联合国 62 届、 63 届杰出妇女代表李建辉博士相关的公益活动之后,对各级各类平台的作用,有了较深切的体会。因为,她的活动跨度非常之大,从乡村、城区、各省、世界多国、以至联合国,不少活动,除我有缘亲历外,我没有亲历的,也有我的书法作品也参与其中,从而在社会影响与实际效益上都有切身的感受,加上她反复讲平台的作用,引起我从美学的角度,思考人类活动各级各类平台的审美标准等问题,这确实是非常重要、意义重大。 任何人、任何单位、以至整个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平台中进行的。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由特定的人通过特定的手段、通过特定的平台开展活动,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为了把问题了解清楚,需要对 “ 平台 ” 这概念有正确释义或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的解释如下: 平台: 1 、晒台。 2 、平房。 3 、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为操作方便而设置的工作台,有的能移动和升降。 这种解释,与人们经常进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常说的 “ 平台 ” 差别甚大,加上本文的意旨和思路,以上对 “ 平台 ” 的解释,显然是狭义、小范围的,只具有被动的、物质性的及物质功能的、只有实用性的一种解释,缺乏了精神层面、人类自主活动的、组织形态运动的显现等等。而我所理解的 “ 平台 ” 则是广义的 “ 平台 ” ,是指任何个人、家庭、群体、单位、组织、机构、民族、国家、以至整个人类、或各个层面的活动作为主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或理想、或利益,基本上(不等于全部)必须要通过、借助、或便利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特定空间、人际关系、组织机构、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等作为客体,进行操作,才能实现事前定下的任务,这样的客体,统称为 “ 平台 ” 。简明些说即是:主体的目标基本上需要通过、借助特定客体的帮助或便利进行操作,才能得以实现,这特定的客体就是平台。 具体客体之所以成为平台,是因为不同的主体有着对不同的客体平台的需要。具体平台可以是一个空间,或是大小不一的地点、场所;可以是某个人,或某群人;可以是其它生物,甚至是细菌;可以是一些设施;可以是一种活动;可以是某种信仰,或精神体系;可以是某个组织、机构等等等等。所以,不同主体,只能根据自己的目标、具体活动内容的需要,选择相对最合适自己的特定客体作为平台。由此可知:平台是有不同的层级和类别的划分,也可以分为条与块的划分。大致地、相对有其合理性地、或通过这样的表述,人们也可以感悟到具体划分的意思和审美标准的角度(因为有些层级、类别具有交叉性、模糊性、特殊性、可大可小性等)讲讲这个问题。下面主要从物质层次、精神层次、能量层级、空间大小、关系圈大小、影响力和辐射力范围、性质和状态、不同领域、行业、专业、线路、职能、功能等等来划分平台: 1 、个人自己的平台、家庭平台、家族平台、工作单位平台、社交圈平台、活动圈平台; 2 、从空间角度看:个人空间平台、家庭空间平台、家族空间平台、所在社区空间平台、村委或居委级(中国的基层组织管辖的地域)空间平台、镇或街道级空间平台、县或区空间平台、市级空间平台、省级空间平台、国家级空间平台、洲际级空间平台、世界级空间平台。还有外太空空间平台(主要是军事、航天事业的平台、天文科学等研究的平台和人类为在宇宙空间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追求天人合一等现实需要和精神需要):月球空间平台、太阳系空间平台、银河系空间平台 ……… ; 3 、从活动内容、影响范围来看:有国际级平台、洲际级平台、国家级平台、各级政府的平台、各级组织、社团、机构的平台、或各级事业、企业平台等等; 4 、综合性平台、专业性平台、行业性平台等; 5 、公共平台、私人平台、个人关系圈形成的平台; 6 、公益平台、私益平台; 7 、可自主的平台和不可自主的平台;当主角的平台和当非主角的平台; 8 、长久性平台、临时性平台; 9 、有计划搭建的平台,无计划、随机而搭建的平台; 10 、静态平台、动态平台、发展中的平台;渐渐变小走向消亡的平台、不断扩展壮大的平台; 11 、物质平台和精神平台,有形的平台和无形的平台;有型资产的平台和无形资产的平台,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型平台,综合型平台; 12 、须付费的平台和免费的平台; 13 、政治线平台、宗教线平台、军事线平台、教育线平台、企业线平台、科技线平台、文化艺术线平台、新闻线平台、娱乐线平台等等; 14 、第 1 代平台、第 2 代平台、第 3 代平台、…… N 代平台; 15 、正能量平台、负能量平台、正负能量混合平台、中性平台; 16 、良性循环的平台,非良性循环的平台、甚至是恶性循环的平台;增值平台,减值平台; ……… 有丰富经验和聪明、善做可行性研究的人,看到以上列出这么多概念,其实,我其它的话也无须讲了,他们会知道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并进入实际操作了。但本文不只是给他们看的,还要面对广大读者和使文章具有完整性。以上不单只是概念上的东西,也含有对平台进行审美评判的标准,便于人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平台。 任何个人、群体、单位、机构、集团作为主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进行活动,都须借助平台这客体,主体须找到配套的客体进行活动,实现目标。否则,浪费人、财、物,甚至适得其反。这过程主体有三种选择:一、运用已拥有的平台;二、搭建自己需要的平台; 3 、运用别人的平台。自有平台,有自己早就搭建的,或亲朋、或友好单位给自己的;还有,从绝对意义上说,自己的身体,就是自己灵魂的平台,这是根本的平台。所以,身心健康是最大的本钱。搭建平台需要综合实力和机遇,人、财、物、关系、时间、空间、机会、现实的各种条件等等,不然的话、建不成平台,或建出不合格的平台、甚至是假平台。所以,要有智慧和操作能力。尤其是处在活动对抗系统之中,如果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建平台的难度就更大,这时,建平台具有隐蔽性、时效性,随时会被敌人以极端的手段摧毁的可能性,即暴露就被歼灭。因此,建平台要讲究谋略。以上讲这两类平台,主权在自己手上,关键善于有效运用就是了。第三种是通过或借用别人的平台,只须平台主人的同意,就可以使用,或加入他们的队伍里,作为其中一员使用,或共用。通常这种情况下就不用花太多精力、时间、金钱等等去建平台,不须要具有建平台的综合能力,甚至进入了平台主人的保护圈。但主权在拥有平台者手上,你入去通常没有决定权,不是主角,须遵守此平台的相关规定,并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是大多数人使用平台的状况。 任何个人,以至世界最强大的集团都没有能力建造人间所有的平台。因为涉及的种类之多、时空跨度之大,动用人、财、物之广泛和众多。例如,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的平台,在广阔的幅员上,在千百万年里,无数的人、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历尽风霜劫难,用尽无数的智慧、洒下不知多少血汗,动用了无数的财、物,方可建成。又如大国的平台,世界级强大军队的平台等等。简单的平台,很多个人、家庭都能建造,如用来给小朋友写字的枱,每户的厨房等,这是实现某种功能的小平台。要列出所有平台的所有要素,非常难,可以说是没有人能做得到,但也没有这种必要。从大体上说,各类平台的要素有如下: 1 、人是平台的第一要素,没有人就不存在平台问题。人的身体、精神境界、品质、才华、技能等,是每个人的第一平台,是每个人灵魂的首要平台。人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直接、间接的积极因素、正能量,远离、减少、消除消极因素、负能量,就可以不断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找到、或搭建自己所需要的客体平台。所以,身心健康、提升智慧和境界,非常重要。如一批优秀的人群,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地创业,组成共同的平台,那将是前程无量。 2 、所有的平台都是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条件中形成的,人们只能在这种特定的因素中建造平台,运用平台。平台是历史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的平台,已退出历史舞台,已不具有现实的作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搭建、或选用平台,须充分考虑历史现实性因素,当下社会背景因素。当你要利用过去、或传统留下来的平台时,须根据现实社会的背景,作出适当的改造,才可以发挥出较佳的效果。也就是说,须用四十六维时空的思维,总体把握所需要的平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战略眼光地运用好平台。 3 、从结构学和功能学的角度来理解平台内的要素(这主要是对较大、较复杂的平台而言,简单的平台,一目了然):平台有主要功能、次要功能、辅助功能;有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其结构有主体、核心、两翼(或多翼)、牵引力、推动力部分,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各个方位和各个层次的分布;可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拥有的扩展力、潜藏力、抗打击能力;灵魂人物的智慧、品质、才能、号召力,各层次人员的素质和数量,队伍的编排、管理是否先进:短、中、长期的目标;平台的人员、物资、设施合理吐纳情况,运作是否良性循环等等。 ……… 人们有从小平台向大平台上升的愿望和冲动,这因为人们的理想目标须逐步完成。希望事业越做越大,蒸蒸日上,长盛不衰。这种愿望和冲动的本质特征是任何个人或团队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生命最大化。利益包括物质部分和精神部分。物质部分,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讲自明。利益的精神部分,主要是指荣耀、影响力、精神享受,意志的实现等,这部分实现了的人,往往觉得活得有意义、开心。反过来,对身心健康有利,接着相配套的物质利益也会接踵而来。只会计算实物利益的低层次人们,往往不会计算绕了个弯的精神利益。对这类的平台付费,引起了心理不平衡。实际上,平台的作用,从来就有分着重于物质方面的和着重于精神方面的。个人或团队追求平台的升级有几种情况:第一是自己搭建的平台升级;第二是追求的在别人的平台升级;第三,由自建平台转入别人较高平台;第四,由在别人的平台转为自建平台升级;第五,一直在追求物质方面的平台升级;第六,一直在追求精神方面的平台升级;第七,在原来物质平台上,转向精神平台升级;第八,由原来精神平台上,转向物质平台上升级;第九,以上两种或多种持续交替进行升级;第十,综合性进行平台分升级;十一,通过平台与平台之间单一渠道、或多渠道、或全方位联结升级,甚至联合众多的平台升级等等。愿望、冲动归愿望、冲动,实际归实际。现实中往往很多人或团队的平台是升不了级,有很多是降了级的。因为,真的能发达的个人和团队不多,百年老店不多。当然,原因很多,下面简约地分析一下: 首先,你或你的团队的专业、或爱好要与平台对号入座;第二,自己的实力要与平台配套;第三;在平台上活动要优秀,不要操作失误;第四,运用平台要讲究时机、正确选项,清晰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角色,不要越位做事;第五,不要产生贪念,企图将所有的欲望都放在一个平台里全部实现;第六,用好平台只有充分熟悉、熟练地运用平台的人; ……… 。大能量,小平台,就有屈就感。小能量,大平台,则力不从心。为什么出现这么多失败者,原因多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只有酱油碟这么大的锅,就想煎出大蓆般的薄饼。其实,正确看待自己的实力,有几个简单的标准, 1 、你的知识结构怎样,你想做的事你有什么知识结构。参照正在做你想做的事的人的知识结构,包括爱好怎样?你的队伍(包括朋友圈)的人才素质如何?你有能力调动多大的财力、物力?历史上优秀的人物,在什么年龄段已做出了什么大事,而你在相对应的年龄段做出了什么事?等等,只要不带偏见,你就会冷静,知道自己是什么料了,就知道该选什么平台了!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是和尚、尼姑,或什么教徒,就扮成他们在讲话,目的是为了挣钱。你都没有他们的专业平台,能成功吗?就算得逞了,也犯法,随时被抓去坐牢,又不剃光头,又不去严格这样修行,看了什么“经”,就神经经的想着捞钱,真正的信徒会老是想钱吗?今天道能挣钱就讲道,明天佛能挣钱就讲佛,后天风水能挣钱就讲风水,这样的人能有专业水平吗?最后一事无成。 其实,平台的升级,很多时是这样发生的:你或你的团队的能量修炼到强大时,在关键的时刻,遇到关键的人物,提供了重大的机会或社会急需要你或你的团队时,一下子就平台升级了。这就所谓,机会从来就是给予有准备的人(或团队)。 平台的使用存在着道德、法律、游戏规则等问题。无论是自己已有平台、新搭建的平台,或使用别人的平台,都要认真注意这些问题。任何人或团队在平台上活动,应该是正能量、合法的、符合成文或不成文的游戏规则的,并考虑到合理费用等问题,而不能是负能量的、违法的、不符合成文或不成文的游戏规则,否则就会出问题。 以上是我对平台的一些理解,相关的审美标准也在其中,但愿读者能从中找到有益的东西,找到合适的平台,或建造出自己有用的平台,使人生进入更美好的境界!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学心得(第一百九十九集) 罗国正
1908131928 2019-5-24 12:58
美学心得(第一百九十九集) 罗国正 ( 2019 年 5 月) 2693 、   关于爱的美学随笔 罗国正 ( 2019 年 5 月 2 日至 16 日) 好几个朋友,几次对我说,你写了这么多的《美学心得》,如果写一篇关于爱的美学,对于我们来讲,是很有帮助的。于是,我就想了个题目《爱的本体、主体、对象和规律》,然后按这个题目列出写作提纲后,发现要完成这写作提纲,要出部巨著,在我这《美学心得》里发表,需要很长时间,其它既定的内容安排,就要搁置起来了,加上近日较忙,暂时不打算这样做。我近日去土耳其、希腊旅游,观看了罗马柱、山洞教堂、希腊神庙、瞻仰当年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一些教派讲学、演说、传教的圣地,乘游船欣赏爱琴海两岸风光等等。每当晚上夜深万籁俱静之时,我独自用当地的泉水泡一壶寿眉茶,吃着土耳其的小橄榄,点着一支中华牌香烟,仰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流云稀淡,仿佛古代的圣贤大哲在天上看着我,这时顿感神清气爽,我深思着爱——这个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哲学家、美学家、宗教家、小说家、画家、诗人写过的内容,要想出、写出一点新东西、自己的东西太不容易。虽然,爱的形式是不断地与时俱进的,每个时代都拥有自己爱的特色,但爱的本质总体上是一致的。言前人未言,应是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能否做得到,不是我一个人或某个人说了算,而是须要时间、现实、历史去检验。我估计,这方面的内容也有不少人讲过,尽管如此,我将其写出来,相信对大家也是有益的,下面我就将这段旅游期间关于爱的思考随笔放在本期的《美学心得》里,供大家参考: 1 、心中有爱,才产生美感。没有爱,哪有美? 2 、爱,使生命感到有了意思!有了意义! 3 、人类大量的活动,追根溯源的动力来自爱。因此,对爱有正确、深刻的感悟、认知、体验非常必要。 4 、由于爱的内容历史悠久,非常博大,并不断地与时俱进,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故事、言论、论文、专著、文艺作品,民间传说等等等等,没有人能将其全部囊括表述详尽。所以,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专业、行业来表述、研究,才容易出成果。我在此只站在美学的角度,以人为尺度,将爱其中涉及到美学方面的内容、形式和规律作出一些探讨,或许会激发出人们对爱的体验有了更深的理解。 5 、人的一生必须有爱和被爱的真切体验,否则就白活一辈子了。这真切的体验,是认识、理解、实践很多活动、关系等等,以至想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基础,也是感悟各种审美标准的前提。 6 、从美学的角度去看,人类一切与爱有关的活动,都不是单一的活动。不是单一的身体活动,不是单一的物质活动,不是单一的精神活动,……。而是身体物质、精神高度有机结合相连互动的动态过程。 7 、爱不可能凭空产生,爱须要有本体、主体、 对象、机缘、时间、空间等等在特定的情景中酝酿、产生和发展。爱是诸多因素相契合的互动过程,不可能由单一因素而产生,但可以由某一因素所激发而迅猛地发展,从而品尝到美感。 8 、凡是尝受到美感和好结果的爱,本体、主体会努力继续将爱向更美好方向推进。相反,得到了丑感、恶果 , 理智者就会想办法回避、远离、停止,甚至会有报复性的行为。 9 、爱是可以分多个层次、多种标准来划分的。第一,小爱、中爱、大爱。第二,爱可以用接触频率来划分:接触频率较少;接触频率偏多;密集接触。第三,爱可用所花的时间量来计算。这所花的时间,可从多个方面来判断:首先是从精神上,用心思所花的时间量;再者是实际接触所花的时间量;还有,为爱的对象及与对象相关联的人员、事物等所作努力、工作所用的时间量,等等;第四,爱可以用爱的主体与爱的对象之间的距离来衡量。其中包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人体或实体之间的距离。第五,爱的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互动程度,反映了爱的程度。只有主体的活动,没有对象的活动,或只有对象的活动,没有主题的活动,这种爱都可能出现问题。例如:公益活动的团队作为爱的主体,对弱势群体作为爱的对象,实施爱心救助,对象毫无反应,则此次活动很可能是失败的。至于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的互动关系,这里就无须解释,很多人已不讲自明了。第六,爱是奉献的过程,爱的主体与爱的对象之间,从精神上、物质上奉献的量,反映出爱的程度。如果一个人毫无奉献,而说他很爱她,或她很爱他,那是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爱,你相信吗?第七,爱是遵循平等、互补、分工、配套等等原则的,也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否则,危机四伏。常见有些表面不平等、不合理的爱,深究就知道,其内在有他们特有的平衡机制。………。这些都明显地表现出爱的增加、或减少的规律性,是可以很大程度上进行量化计算的。爱的竞争,是成是败,也可以通过量化分析,基本知道结果。 10 、爱集中反映在感觉上。没有感觉,不存在爱的问题。麻木不仁者,没有爱和被爱的感觉。 11 、从美学的角度看,爱的本体归根结蒂是人。我认为,美学如果是真理,则是以人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其它为中心的,不象有的学说以自然为中心、或以神为中心等等。美感是以主体的感觉为标准的,以人为尺度去衡量万事万物的。没有人,就不存在爱的问题,更谈不上研究爱。所以,爱的本体是人。爱会使人冲动、失控,容易出现幻觉,自以为是,甚至不顾对象的反应,患上单思病,一往情深,不顾一切地去赌一把,这样的结果则不堪设想。因此,我前面列出爱的层次和标准,就更有意义了。美感越强烈,爱的程度就越深,爱的层次就上升,这是一条爱的规律。 12 、爱的主体首先要有人,也可以是家庭、民族、国家、进行爱的活动机构、单位、组织等。不管什么形式存在的爱的主体,其核心是人。例如:红十字会、公益活动团队等等,都可以成为爱的主体。 13 、爱的对象可以是人和任何被本体、主体所爱的对象。如爱自己的容貌、房子、自然环境、花、鸟、虫、鱼、艺术品等等。又如农民爱耕牛,骑士爱马,很多人爱自己养的猫、狗、观赏鱼、书法家爱某支毛笔、神枪手爱自己那支枪、武士爱用惯了的刀等等。总之,本体、主体所爱的特定客体,就是爱的对象 14 、爱是有规律可寻的。首先表现为爱必须有能爱的本体、主体、受爱的对象。再者,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物质和精神的活动。第三,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情景、机缘中进行的。爱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不存在任何无缘无故的爱。就算是一见钟情,里面都有诸多原因的,不理会任何因果者,等于白痴。有的瞬间即逝,有的可较长时间保留。有的是可以向着美好发展,有的会向着丑恶方面陷落。这些都可以从前面第 9 条中得到相关启发,量化定性,捉摸到规律性。爱的层次发展,明显有递进关系。很多人爱的发展过程是伴随着他们的爱心和能力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爱的活动范围、强度增大,促进他们的爱心增强、能力增长。例如:有的人由爱自己、到爱家庭、爱左邻右里、爱工作单位的群体或自己活动的圈子,发展到爱民族、爱国家、爱全人类,甚至爱众生等。这就涉及到心愿的大小,能力是否配套的问题。这都反映出本体、主体、客体对象等综合的质和量的关系,所有参与体的互动状况。如果爱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就涉及到主、客体的意念、思想、品质,处在爱时的活动能力、智商和情商的高低、互动幅度、频率、距离,当时的状态、情景、环境、氛围、即时发挥的水平等等,这些都比较理想,爱的结果会是理想的,充满美感。相反,则是丑感、恶果。 15 、有伟大的志向,有大情怀的人,才能有伟大的事业,才有光辉的人格。这样的人,对爱的感受会比较全面,不枉此生,有光辉的人格。公益事业,能帮助人逐步进入这样的境界。 16 、实践大爱的人生,不是有单一的能耐可以做得到的。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这些人多数从出生时,就比一般人重一倍,后天的努力比一般人的工作量大几倍,形象天生就美,才华横溢,理念和理想都很伟大,一般人,能跟着他们走,也感染到他们的气场,也可以逐步地伟大起来!如果你也想伟大,加倍努力吧! 17 、当代中国的公益活动,说到底也是显示爱、爱心、爱的行动!其特点比较集中地表现为: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结合;崇高理念与实际操作结合;艺术与公益活动结合,或者说是美与爱的结合,产生正能量。这就是当代公益活动的魅力所在,她的语境,散发着时代的正能量,普写了当代爱的新篇章! 18 、在现实中,对一般人来说,在爱方面的审美,主要把握三大要素: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利益结构。以婚姻为例,一个年龄较大的男人,娶了一个较年轻的美女,表面上是那个男人占了便宜,深究下去,那男人为女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双方的落差,通过不同的渠道,达到了默契的平衡。世人,不能只看到表面的东西。这个世界,往往是,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要善于对这类事物进行审美。 19 、有情怀的政治家、革命家的爱,与一般人的爱,区别是非明显的。例如:瞿秋白曾把裴多斐的诗,译成这样(实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原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意思是爱情比生命重要,而自由比爱情和生命更重要。在现实的观察中,一般人是这样想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次之,若为自由故,两者都不能抛。所以革命家,为信仰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一般人,到了生死关头,很容易当判徒。爱大众的自由,掷枷锁,求大爱、真爱,是有伟大理想的人要做的事! 20 、每一种爱,都处在特定的结构之中。如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利益结构、社会结构、伦理结构、活动的群体结构、工作单位结构、世俗习惯结构等等之中,追求自由地爱,要面对着重重的枷锁,没有智慧处理一大堆这样问题的人,很有可能身败名裂,灾难降身。所以,理性的人,不会妄顾这些结构和由此产生强劲的力量。这如很多人非常爱钱,但不会去银行抢,他们知道后果非常严重。又如:很多人面对非常优秀的对象,就失控,盲目地去追求,而不自问一下,既然对方如此的优秀,肯定有很多人仰慕,你认识了她多久?你接触过她多少次?你与她可以处在什么层次、什么的结构之中?等等,一切都不管,拼命、拼掉一切去赌一把,有胜算吗?碰上了大坏人,你将人财两空啊!不要强求,爱情是有缘份的。没缘一场空。 21 、当美的感觉既是反映主体爱的本身同时,也是加速爱的发展动力。另一角度看,爱的纵深发展,常自然地使美感强烈。美感和爱在互动中使主体内加速升温,如果主体与对象有同样的反应,和谐互动就进入了互为推进的猛烈加速,甜美、陶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甚至进入狂迷,狂喜的极乐境地。这样的过程,对爱情、对信仰的追求,对一个奋斗者为实现伟大理想而努力工作等等,都会这样。当美感和爱存在于某一主体时,就感到人生是快乐的,有意思的、有意义的。如果在这种状态下,爱的对象突然粉碎性地消失,人生就会陷入极度的痛苦,甚至痛不欲生。因为落差感太大,一般人无法承受。只有追求伟大理想、大爱人生的精英们,才容易度过小爱、中爱落难这一关。 22 、有独立、优雅灵魂的人,才有美好的爱。 23 、无情,纯合理地严格按逻辑反应地计算利害的人,象机器,得不到人间的真爱。爱虽然会累,会有审美疲劳,但只有经历过这样的人,才能参悟到爱的本质,人性的本质。 24 、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对所爱的对象负起其一些责任,甚至全部责任。达到大爱的人,则有伟大理想,有使命感,心中认为,来到这个世界要完成一件事、甚至多件事情。这些事情往往是大事。 25 、爱是感情世界令人最激动人心的事,她可以令人无比快乐,又可以令你无比痛苦。既可以令你感到非常放松,又可以使你非常疲倦。 26 、有时,先有美感,然后爱;有时,先爱,然后有美感。 以上是我在旅游时的随笔,一方面是给所有读者参考,另一方面是给朋友一个初步的交待。若表述有不当之处,请多提批评意见。有条件的话,我下一步会写出更系统的这方面文章。 (待续) (本期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学心得(第一百九十六集) 罗国正
1908131928 2019-2-16 12:57
美学心得(第一百九十六集) 罗国正 ( 2019 年 1 月) 2859 、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或精神,或物体和精神相结合的在时间、空间上所发生的关系。这种关系既表现为历史相传、继承、延续、发展、运动、变化的关系,也表现为空间上相连、相邻、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这种关系既表现出有深有浅,有单一的,有多样的关系。缘的物体关系应为实体和场的物理关系,也有的表现为物体的功能关系,如能量场、信息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存在体之间的关系上,从绝对意义上说,精神、规律等都属于物质运动的范畴,还有属于物质上、或物质功能上具有的缘的关系。物质运动一旦进入生命的领域,尤其进入以人体的形态进行运动时,为表现出物质的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区别,尤其是为划分出人这物质体与其它物质体的区别时,则特别强调精神、自由、创造性的活动的特点,在这种特点下,人与人之间的缘、人与其它存在体所产生的缘,就非常丰富精彩了。例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爱情、亲情、婚姻、血缘、工作联系、学习联系等等的缘份,人与狗、马、牛、鸟等等缘分;人与艺术品、各种工具的缘分,人与书籍、某种精神信仰,某种技能等等的缘,人与特定的行业、单位、派系的缘分,等等。人的缘分又表现为物理关系、化学关系、生理关系、血缘关系、非血缘关系、心理关系、实体关系、气场关系、频率关系、距离关系、单一关系、多种关系、综合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等等等等。还可表现为我方、敌方、中立方、争取方,活力对抗方、非活力对抗方、利益相关方、非利益相关方等等缘的关系。从上所述,人们就可以知道,对缘的审美,尤其是对人的缘分的审美,被人们觉得有点神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常常由很多难以预测的偶然因素构成了一个必然的态势,很多人一时间没有能力作出审美判断,导致坐失良机,后悔莫及。因此,人们要学会在诸多的偶然因素中,冷静地分析、寻找出诸多复杂的因素中,起着决定性的主要因素,从而努力强化这决定因素,或淡化这决定因素,使含混不清的缘的走势明晰起来,或消失,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2680 、公益事业里面有非常之多值得人们欣赏、审美的闪光点,如果系统地给予理论上梳理、归纳、总结,她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公益美学体系,并且成为整个美学体系里非常重要的部分。优秀的公益美学理论将更好地引导公益事业的发展。 美学的核心、源头、逻辑起点是主体的感觉,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正能量理论体系。公益事业的宗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正能量的理念和实践,其中重要的价值取向原则是以最小的代价来争取对公众最大、最佳的受益效果。公益事业的实质就是正能量,真、善、美的理念和社会实践。 审美体验强调实效性、时效性、最佳感受等。公益工作同样是强调实效性、时效性、最佳效果等。公益工作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参与的人员有各色各样,以求达到公众最大、最佳的受益。这“最佳的受益”,包含物体和精神的两大部分。公益活动的主体,常常追求通过大量的公益活动来逐步塑造出完美的人格,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培养出优秀的才能,以便更有效、更完美地从事公益活动。同时,又使接受公益的人们,既得到物质方面的援助,又获取精神的安抚、愉悦、美的享受,得到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解开一些心结,消除一些痛苦,从而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人间的大爱,将负面的因素,转向为正面的能量,使原来潜在的正能量显现,使既有的正能量壮大。 公益事业的宗旨是追求类本质崇高的美。这种追求不限于理论上纸上谈兵的状态,而更多的是社会实践,充分表现出可操作性、真实的体验,在大量的、繁杂多样的活动中,用大爱的理念和行动来兑现出崇高美的感受,将崇高的美,从理念中变成现实的存在。 当一个人,渴望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间的真、善、美时,有条件者,我建议你积极地投身于公益事业上来,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有什么事情能够使你更切实、更立体、更全方位地体验到真、善、美呢? 我认为,一个美学的爱好者、或研究者,你想对美学问题有更亲切、更深刻的理解,更高境界的领悟,从而使身心进入更高层次的美学状态,至少也应抽一段时间用心地、身体力行地从事公益事业。 结合我本人的经历,在这里谈谈我在公益事业方面的体验和领悟,以供大家参考: 多年来,我也零零星星地、不系统地做了一些公益方面的事情,这只是出于自己的本心而为,但当时是没有明晰的“公益”这概念,也没有从美学的高度去理解这些事情。近年来,有幸参加了以具有二十八年从事公益事业的全国公益之星李建辉博士为首的公益团队的活动,才发现从事公益活动,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里面有太多审美的、闪光的感受,使我更系统、完整、自觉地理解到公益事业,尤其公益团队领头人的才干、形象、组织力、协调各方的本领、社会活动的能量,人格魅力等等非常重要。我经过诸多的公益活动后,有一种破茧成蝶,时不待我,将生命的一滴水迅速融入大潮,将有限的生命与无限光荣伟大的事业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崇高的美感。在公益的道路上,我在努力,我在体验,我在思考,在这里,我将一些主要的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当然,不少心得是在李博士反复讲述、提示、示范中得到的,不是我的原创): 1 、从事公益事业,首先要有大的战略判断:分出正能量和负能量。如果从哲学、美学的维度来理解这两大概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论是本能地、自觉或不自觉地,人都必须具有对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审美判断,这是人类所有活动之所以能够趋吉避凶的基本性本领,是人们学习、选择、决策的核心内容。从哲学、美学去理解正能量和负能量,它涉及宇宙万事万物,有很多问题,只存在于理论探讨之中。而从事公益事业去理解、审美、判断正能量和负能量,主要是结合人们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地选择公益团队的成员、努力的方向、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尽量避免负能量的因素存在,争取最大的、最佳的正能量的凝聚和发挥。充份显示正能量与负能量之间的不相容性和斗争性。换句话说,正能量和负能量,是公益活动的审美标准。对公益队伍成员和活动及相关配套的组织、方式方法、措施、设备、环境等等的审美主要判断,就是对其进行正能量和负能量的定性、定量的判断,得出判断结果后,将正能量吸纳并展开公益活动,远离或排除负能量对公益活动的负面影响。 2 、每次具体的公益活动,经过严格的正能量审美活动定性后,再围绕着正能量方向确定目标,逐步地设计、策划、展开活动,以至最终落实,事后对结果进行评估、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对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区分、评估、运用,其中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有关规定进行审美,对各个细节是否对人们产生实效和美感进行预测,对公益主体活动与受益者互动的内容、形式、空间、时间、衔接关系、互动可能产生的效果,在组织者心中要有数,这么多因素的互动、落实,确实须要公益团队里有一个具有丰富的公益知识、经验和社会活动能力很强的领头人,尤其很多事情往往不是完全按原来的设想进行时,非常考验公益团队领头人的应变能力。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单凭小聪明,自以为是地逻辑推理、审美判断,则很容易漏洞百出,甚至将好事办成坏事。 3 、在进行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公益活动常遇到受益者、环境、设施等等与公益活动相冲的情节发生,只有公益活动的主体具有较充分优秀性才能克服客体,否则,活动就会产生不良效果。也就是说,从事公益活动的成员,要平时从多个方面修炼好自己,使自己优秀,同时为团队争光,加上领头人的卓越组织能力,可以使有效组织起来的团队的能量成几何级数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公益活动的团队每个成员和众多受益者之间,都对公益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本能的、或不自觉或自觉的审美判断,其中最自觉地对活动的全局和细节进行审美活动的,并得出较为准确审美判断的人,通常是这次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审美判断的结果,很多时是在公益活动的总结发言上有所表达。 4 、我认为,优秀的公益活动者,已超越了马斯洛提出的第五层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因为他们不单自我实现,还带动了一部分受益者超越,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 5 、公益事业所表现的正能量,具体落实到每个成员身上时,心态、仪容、动态、语言、服饰等等都应具有真、善、美,并以此影响到其他人,这就是正能量的外化、扩展。每个成员都用真、善、美互相影响,都讲奉献,也对受益的公众产生良好的影响,这样就形成强大的正能量场,甚至辐射性扩展,社会就会逐步地越来越美好。 6 、很多人常自以为是,尤其是长期很少广泛接触社会又自以为比较优秀的人,会成为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大有塘中无鱼蝦作主的状态,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但一经能够参加优秀的公益团队,各路精英聚会,就形成众多的参照指标,只有认真对比、审美,就从各个方面知道很多不足,公益团队提供了一个互学互帮的氛围,自觉感到须要学习、修炼,促使人生境界的提高。 ………。 太多内容要表述了,由于时间关系,在此只作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美学爱好者、研究者关注、研究公益美学,有更多高见与读者见面。我也将陆续对公益美学的理解、心得发表出来。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学心得(第一百八十八集) 罗国正
1908131928 2018-5-26 14:24
美学心得(第一百八十八集) 罗国正 ( 2018 年 5 月) 2713 、文笔只有在自由、没有利害关系的压制时,才是内心的喉舌。 2714 、给他戴上桂冠,谁都不能碰他!因为传说天雷不打桂树。世界上什么单位或个人可发桂冠?凭什么可以发桂冠?是有形的桂冠还是无形的桂冠呢?是历史留下的桂冠还是现在发放的桂冠呢?当今艺术界谁戴上了桂冠呢?有多少人戴上桂冠呢?真的就没有人敢碰?戴上了桂冠后,如果还有不少人去碰,这意味着什么?都不能碰又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很耐人寻味! 2715 、合乎人性为理性。这是一条很常用的重要的审美标准。 2716 、审美的对象完全适合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生理结构,并被审美主体充分地真切感受到,那当然是很美的。 2717 、康德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道出了美感存在着普遍性。这也是普遍性美感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其实,能形成美感存在着普遍性的大前提是人们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具有相似性、一致性之处。 2718 、人应该从小就培养自己具有正确的情感趋势,这样的人生才具有正能量。正确的情感趋势,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审美标准为指导,要明白物理人情。所以,美育是一项重要的系统的工作。 2719 、人们反复在生活、学习、工作、体验中接受了的常识,形成的习惯,是产生感情趋势的基础,每个人的心愿、目标、理想对感情趋势有着牵引作用,社会上提倡的公平、公正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人公道的楷模,人们崇拜的偶像,是人们感情趋势的尺度和规范。信念、崇高,是成为人物的重要感情趋势。 2720 、当人处在无法解决的冲突中,已预知必然产生悲剧时,采取的办法有如下:多害相权取其轻。哥德认为:“悲剧的关键在于有冲突而无法解决。”我以为,哥德这句话,对于他当时接触戏剧里的悲剧,是很有道理的。但在现实中发生悲剧,其关键的内涵,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对现实生活发生的悲剧的评价,常与评价者的地位和价值观念有关。不同地位和价值观的人,常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有的人平淡无奇、没有冲突地在深山里安渡了一生。有的人认为,这是很美好的,却有的人认为,如果人生这样渡过,就是悲剧。这显然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冲突与否,与观念相关。 2721 、为什么“洗脑”成了当今社会普遍作为贬义词来使用呢?肯定是不少人吃了不少亏之后,感到受骗而发出的感受。我以为,“洗脑”是中性词,可以作褒义词,也可以用作贬义词。例如:当一个人满脑子都是乌七八糟的东西,一点“礼、义、廉、耻”都没有,心思都是想着害人害物的东西,言行都是假、丑、恶,难道不应“洗洗脑”吗?只有坚持认真细致的清洗,才有机会回归真、善、美。 2722 、如果没有意外的事情突发,通常是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原因,导致婚姻悲剧:一、肉体与肉体的不平衡;二、灵魂与灵魂的不平衡;三、强大欲望与微弱条件(包括能耐)不平衡。其中有一种或多种不平衡存在,导致矛盾、冲突发生,当这些矛盾、冲突发生后,没有能力、办法解决,必然导致婚姻悲剧。 2723 、当人们有较高的强烈期望,与现实产生巨大的落差时,极容易引发出相应的言行。在这些期望里,有的是合法、合理的,有的不合理,甚至付之言行就违法的。这时,悲剧随时会发生。对不合法、不合理的期望,要有人正确引导,而有合法、合理的强烈期望那部分的人们,有的还可以耐心地等待,有的已迫不及待。这时需要有人、或单位、组织进行心灵安抚,和调动相关人力、财力、物力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引导、安抚、解决实际问题无效,悲剧随时发生。舞台上的悲剧,常是根据现实中发生的这些悲剧加以艺术性的浓缩、概括,以小的空间、短的时间表现出来,让观众带着等待的心情,使剧情继续发展,结果,能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同时,使心灵净化和得到教育。什么年龄段的人观看什么程度的悲剧呢?依据什么来作出判断呢?这里就存在着具体的审美标准。 2724 、强烈的情欲常常导致悲剧。而喜剧的重要思想基础是理性。一阳一阴,构成矛盾、太极。而每一阳里和每一阴里又有更小的矛盾、太极,这样细分下去,以至构成每一个悲剧的整体和每一个喜剧的整体。很多事物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划分,或用来创作,或用来审美。 2725 、艺术家模仿大自然的作品,大自然在作品中已人性化,这种人性化还具有作者的个性化。一方面是人工化的物质性显现,另一方面装着艺术家创作时的灵魂。不少艺术家由于有过于强烈表现的心态,很容易出现了矫揉造作的痕迹,或陷入了类型化的弊端。所以,在创作前,应该用时间用心思考。 2726 、想象的快感、悟性快感、感官快感,这三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我们不能因为它们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否认有联系性、互生性、相克性、因果性、逻辑次序性等。从我观察、阅读不少艺术家的作品中,我已感觉到他们常充满考虑到读者在心理上在这三者之间产生的连锁反应、循环反应、锣旋式上升或下降的反应。如果一个作品出现,观众什么感觉都没有,这作品肯定是失败的!是不是反应过于强烈就是好的作品呢?未必!这里还有正向反应和负向反应的问题。我们应提倡适当的正向反应。这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度,这也是对艺术家综合水平的检验。但是,作为一个大艺术家必须要过这一关。 2726 、落加斯提出蛇形线条是最美的线条。这个观点,后来被不少美学家、艺术家接受了。其实,这世界根本没有什么抽象的线条是最美的,只有具体的线条与具体的实体结合在一起时,并在特定审美主体中形成最美的感觉。不少特定的线条,离开了特定的实体,会造成滑稽感、荒谬感、甚至是恐怖感等等。这其实是常识。 2727 、有人认为自然是美的观念的源头。我认为要在后面补充一句:因为,从归根结蒂去看,人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美就是对象适合人时,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 2728 、在美学史上,由于历史上当时医学、心理学、人体科学、测试手段等等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或有的还没有诞生,很多美学研究者喜欢用经验主义的方法,将体验到的事情和过程描述出来,当然,其中也不乏理性的推理的帮助。如“内在感官”、“审美趣味”等等。虽然如此,这些研究者中,不少也成为后来者所崇敬的美学家,为以后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729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审美,或一方对其他方的审美,若然要得出对审美对象总体的正确审美判断,单凭直观感觉是远远不够,还须经验和理性的帮助。因为,这不只涉及到人外貌、还涉及到人的品质、能力、阅历等等。从直观感觉提升到综合感觉。其实,不单对人的审美判断需如此,对很多事物进行审美也需如此。 2730 、人有大格局,就有天然之势,必有从者。 2731 、现在很多画家画伟人像,有以下几种状况:一、形神俱似,佳品;二、形似,神不似;三、神似,形不似;四、形与神俱不似,劣品;甚至不成为品,是垃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画家所爱戴、尊敬的伟人,就力求把伟人画得美貌些,线条顺滑、柔和、气色红润光亮些,结果成了俊男美女的模特,而没有伟人的气质。画家厌恶的伟人,就将其丑化,结果似一般的坏人或罪犯,表现不出奸雄的气质。演员扮伟人,也存在类似问题。其实,任何人,尤其是伟人有整体性,有里里外外构成组合出协调的整体。 2732 、以德增美,以才增美,以丽词增美、以雅行增美,以恰当的服饰增美,是可以这样的。这些应自然流露。否则,会弄巧反拙,或画蛇添足。 2733 、许多的歌、诗、词、曲、戏、书在青少年时唱了、听了、读了,其深意是不明白的,后来经历世事多了,再重唱、重听、重读,效果有多个方面,回到青少年时,引起了很多联想、感叹,仿佛激活了衰老了的细胞和已减弱了的能量,回味的感觉体验丰富了,回到以前的内容又重新认真地审美,明白更多作品的深意,这是新的精神收获过程。这也充分说明,要对事物进行正确审美判断,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在青少年时,缺乏丰富的经验,很多事情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人引导。所以,当自己还年轻时,要有这样的本领,就是善于倾听,乐于向人请教、认真学习、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 2734 、人们可以通过诗的形式来实现想象的自由,来飞翔出物质的局限。从而体现出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实现物质世界不能满足的东西,通过诗的精神世界来满足。为什么说中国较早就是诗的国度呢?应明白吧! 2735 、现实中,确实有的家庭、家族、单位、组织、地方,出现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现象,这是悲剧。从人类的总体来看,这种现象属于少数。但不能忽视,以防止这类现象漫延。所以,慈善事业的发展,减少仇恨,增加友爱,强化互信,为世界出现更多的美好人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2736 、霍布斯认为创造想象要受到欲望和目的控制,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我认为,必然产生带功利的审美。 2737 、很多人物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并可用一个字来概括,以《三国演义》的描写为例,里面的人物:刘备,仁;关公,义;张飞,猛;孔明,智;赵云,忠;曹操,雄;孙权,福;鲁肃,厚;曹植,文;吕布,叛;小乔,美;……。历史上和在很多小说里,还有众多人物可以为鉴。如果你想成为个人物,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一个可行的理想、目标,逐步地塑造自己。你想到哪个字是你的塑造目标呢? 2738 、由大智慧,产生大气度、大意念场、精妙的思维、语言逻辑的严谨和高雅,创作出的作品成为经典,设计和生产的产品在功能和外形巧夺天工,言行皆成风范。这样,大智慧的主体和审美者,享受到大智慧和因大智慧所衍生的一切所带来的愉快、美感。这种美感是从精神到物质、从抽象到具象、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静态到动态、从主体到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从点、线、面、主体到全方位、从过去、现在到未来、意象到气场、从发念到结果、目的和过程都充分地体现。大智慧是得道的显现,是大美集中反映,大智慧者就是道成肉身的美。 2739 、人比较完善的优美是由天生的从样貌到身材自然线条给人以美感的基础上,加上有良好的教养,既善良又智慧,言行高雅、得体、自然,还有恰当的服装等配合。这是具有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的优美,是既令人爱慕,又令不少人妒忌的优美。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4-5-6 08:15 , Processed in 0.476978 second(s), 28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