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3-11-30
- 注册时间
- 2009-4-23
- 听众数
- 3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1172 点
- 威望
- 1 点
- 阅读权限
- 40
- 积分
- 393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1
- 主题
- 3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6
升级   31% TA的每日心情 | 怒 2013-11-30 12:34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和相关课题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几年了,获了一些小奖,也留下了一些小遗憾。我成长的过程中,数学中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数学中国为在我刚刚接触数学建模的时候为我提供了一个新手所需要的几乎所有资料,在我每一次备赛的道路上为我提供了和全国各地高手们交流的平台,同时数学论坛里又及时发布各类数模竞赛的信息,让大家得以了解竞赛的最新动向。总之,数学中国使我获益匪浅。0 {6 H! b, }: X9 @, k
注册有一年多了,在此以一个论坛用户的身份为论坛的建设提几点建议,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D2 U! _) y3 T: R7 u9 }
1、建议设置更加严格一下的附件上传审查机制。许多资料分享的帖子缺乏对附件内容的必要介绍,甚至有些帖子的附件和标题不相符。这都给下载使用资料的人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建议增加附件贴的人工审查力度,强制要求资料分享帖必须有必要的资料内容描述,且尽量不要重复传资料。对于缺乏必要描述的资源和名不符实的资源应当坚决删帖并予以扣分。' ]* _+ Q8 C) o! N
2、适当开贴对上传的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和上面的理由一样,更有利于用户检索和查阅资料,同时也有利于用户了解论坛中已有的资料,避免重复上传资源。
" t2 E: b6 p- K) X- e3、关于板块设置。目前论坛里建模区的板块设置是以竞赛类别为分类依据的。这样的类方式必然造成板块内容的很大交叉性。因为大家并不是只在论坛上分享和下载获奖论文,查看竞赛成绩,更多的同学希望在论坛上交流应用数学方法,交流具体数学建模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交流自己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和从事相关研究时的心得体会。我有一个大胆的提议,就是取消美赛、国赛、地区赛这样的分版方式,而改为和具体数学建模课题的组成部分相关分版方式。举个例子,可以开设运筹优化板块、统计学板块、蒙特卡洛板块、微分方程模型板块、系统仿真板块,如果再具体到数学建模竞赛,可以开设程序代码交流板块、论文写作板块。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版块的耦合度,使资源共享,经验交流,问题互助更加有效地进行。同时,建议开设新手加油站板块,更加有利于缺少经验的新手交流,同时将新手的问题和其他问题通过板块隔离开,有利于提高论坛的学术水平。
, {$ E1 u# ~& r9 i# O4、灌水贴的审查。由于论坛中发帖即加体力,并且水贴审查力度较弱,导致对于主题的讨论中水贴层出。对于资源分享帖,不论内容,“看看”“谢谢分享”“顶楼主”等为赚体力而发的无意义帖屡见不鲜。提问帖含糊其辞,回答贴语焉不详,大家除了互相吹水浪费时间之外并未解决问题获得能力上的提高。提问应该掌握艺术,不经自己思考直接提出的问题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问题回答者如果愿意回答问题,就应该负责任地站在能使提问者获得帮助的立场回答问题,不要泛泛地,不负责任地回答。如果我们帮助别人的目的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为了帮别人解决问题的话,那么帮助将不值得尊重。论坛的竞赛在于共享,在于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数模老手们,我们也曾有过新手的迷茫,我们也在新手的时候接受过老手的无私帮助,请让我们在这个知识传承的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好自己的义务。这有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也是自己在无私地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同时数学中国作为学术性论坛,论坛中精彩的提问帖和回答贴也能使整个论坛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4 H, N4 j& I- H0 B8 v
) j/ V9 X9 |$ ^. l4 z5 V
最后祝大家2010年国赛取得好成绩,祝数学中国越办越好!
/ A: ?- B7 _4 _0 g$ K; H2 k |
回帖推荐
安树庭 查看楼层
论坛上次已经改版一次了,这次即使再改,也起码是一年以后的事情,楼主想法很好,但是操作起来却非常麻烦的,需要与偶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力、物力支撑
zan
-
总评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