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1-5-1
- 注册时间
- 2011-4-30
- 听众数
- 3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21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9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5
- 主题
- 1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0
群组: 数学建模 群组: Matlab讨论组 |
a题
A题 硕士论文质量评价问题
我国自1980年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适时作出调整。如:入学类型开始有了在职人员和非在职人员、定向培养和非定向培养、直博和提前攻博等类型;招生工作中的计划内定向培养意识逐渐淡化,出现了在职攻读学位等进校不离岗的招生形式等等。然而,这种多样化的招生和培养方式,也使得研究生论文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研究生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的越来越大作用,更使研究生论文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合理的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量化的手段找出当前国家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招生政策,改革招生方式,真正吸收综合素质高和研究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队伍,已成为保证、提高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第一大关口,是国家乃至个人都十分关注的一项课题。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和评价我国硕士生质量,制定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政策,需要对硕士生的招生质量、论文质量、培养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
某校正开展硕士生质量评价,现搜集到2006、2007、2008年硕士生论文的评阅信息,分别按年存放在相关数据库中。附件1和附件2中给出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论文的评阅信息。全部存放在Excel表中。
请根据这些信息分析解决以下问题。
1. 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生论文选题与开题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各专业的评价和各年的总体评价。
2. 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论文评分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年的总体评价。
3. 对各专业、各年硕士论文选题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4. 对2006,2007,2008年复审(毕业后的重新评阅)论文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年的总体评价。
5. 对硕士毕业前后论文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你得出什么样的评论。说明你的观点与结论。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附件中数据说明:
表1 硕士论文选题的评分标准
名称 指标 评 分 标 准
论文选题报告
论文选题 1.有理论意义
2.有实用价值
3.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4.意义不大
表2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指标
名称 指 标 评 分 标 准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论文难度 偏高:1
适当:2
偏低:3
论文工作量 偏大:1
适当:2
偏小:3
研究方案可行性 可行:1
基本可行:2
不可行:3
硕士生对文献资料和课题的了解程度 好:1
较好:2
一般:3
较差:4
硕士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综合表达能力 好:1
较好:2
一般:3
较差:4
对论文选题报告的总体评价 好:1
较好:2
一般:3
较差:4
表3 硕士学位论文评分表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专家
评分
论文选题
(满分10分) 选题难度较大属学科前沿
(9-10) 选题难度适中接近学科前沿
(7-8) 选题难度一般基本符合要求
(6-7) 选题不符合
要求
(0-5)
文献综述
(满分10分) 阅读文献量很大很新,全面了解本领域研究情况 (9-10) 阅读文献量适中且较新,较全面了解本领域研究情况(7-8) 阅读文献量一般,基本了解本领域研究情况(6-7) 阅读文献较少,对本领域研究情况了解不够(0-5)
论文难度
和工作量
(满分30分) 有较大的难度和饱满的工作量,有新思想(25-30) 有一定的难度和较大的工作量,有新意(20-25) 难度和工作量一般
(16-20) 工作量较小,看不出作者在论文中的工作(0-15)
发表学术论
文及获奖
(满分20分) 发表或录用1篇及以上文章水平较高且被索引(18-20) 发表或录用1篇及以上文章,水平较高
(15-18) 发表或录用1篇及以上文章,但水平一般(11-14) 发表或录用1篇及以上文章,但与学位论文无关(0-10)
论文体现的
理论基础和
专门知识
(满分10分) 体现宽广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的专门知识(9-10) 较宽广的理论基础和较深入的专门知识(7-8)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的专门知识
(6-7) 理论基础不够宽广,专门知识不够扎实
(0-5)
论文体现作者的科研能力
(满分10分) 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9-10) 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7-8) 有从事科研的能力
(6-7) 从事科研的能力较差
(0-5)
学风写作能力(满分10分) 条理性强、层次分明、概念清楚、学风很严谨(9-10) 条理清晰、层次较分明、文字图表规范
(7-8) 条理性较好、层次概念清楚、文字图表一般(6-7) 条理性差、文字图表不规范、错别字多
(0-5)
总分(满分100分)
表4 等级划分表
对论文的综合评价(请打“√”) 特优
95分以上 优秀
85分-94分 良好
75分-84分 一般
65分-74分 较差
65分以下
附件1 2006_2007_2008年硕士生论文抽查表(Excel表)
数据说明
KT------代表表1中开题的评价结果
XT1,XT2,….,XT6 -----分别代表表2中6项开题的评价结果
A1,A2,….,A7-------分别代表表3中第一位专家的盲审评阅结果
B1,B2,….,B7-------分别代表表3中第二位专家的盲审评阅结果
每篇抽查的硕士论文都被两位专家评审,并有7项打分。
附件2 2006_2007_2008年硕士论文复审抽查表(Excel表)
A1,A2,….,A7-------分别代表表3中专家的盲审评阅结果,复审时每篇论文只有一位专家评审.
送审编号---前两位代表毕业的年,3~4位代表所属学科的序号,5~6位代表该年该学科的送审论文序号。如080101表示2008年的论文,所属学科是1,在该学科中论文序号为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