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29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笔记——函数的运算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学夫子        

1

主题

0

听众

8

积分

升级  3.16%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1 08: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这篇文章乃我教学笔记,写于此,望和各位交流交流. Y7 r6 a5 Q9 O! X+ C
      总的一点,我在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的时候,将函数的复合,反函数等统统看做函数的一种运算。因为这样一来,很多问题都会变得很简单,当然,不是说数学问题变得简单,而是教学复杂程度变得简单。
; |* G, c. ?4 j" V4 p( T       thum-8e6b6651c3e78e062687b6459b87ac9a20110503035732.jpg 6 F% `! }' h0 \5 f, V) C+ C3 `  v
      若将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反函数都看成函数的运算,那么:
: S" S; g6 f/ {      对于函数的连续:两个函数连续,则这两个函数经过运算得到的新函数也连续。
2 w' Z* P: ]( Y3 q' t7 \2 k. i      对于极限的运算法则:几大要点就可以统一成函数运算的极限法则,包括四则运算,复合和反函数,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不会那么乱。
9 U. \5 f$ W' ^6 ~. r2 ]3 ]9 }      [url=][/url]" V9 B9 r) R7 d! z) m# s3 [
      对于初等函数: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那么我们的基本初等函数就三个:幂函数,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如果一个函数是由这三种基本初等函数运算而成,那么这个函数就是初等函数。简单又统一起来。
& t, r- P  L$ o! I( i" z. b      对于导数的求法:也就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个是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二是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也就是分别讲解两个函数经过几种运算后的求导方法,学生就不用去记忆什么复合啊啥的,反倒是搞得很乱,给这些东西加上统一的纲领,学生就不会乱。三就是常见几种非初等函数的导数求法。
8 a5 K: U8 v" \/ O: h6 B( E) d      我在教学实验中采用这样的办法,效果还是蛮不错的,让学生记忆什么求导公式至少就有了基本的纲领。希望各位同行能多多交流。这些方法的提出,其实全都得益于我大学的毕业论文——思维导图。虽然当时的毕业论文大多是应付性的,但是对于我来讲,却是真的学到很多。如今用在课堂,更是事半功倍。' H  E7 e3 `; b7 ]! T

2 [  Y; f6 i3 z1 t0 D/ j3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efuzi.com/post-165.html+ s: N/ u! U, b9 F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1

主题

9

听众

297

积分

升级  98.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1 01:07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群组数学建模培训课堂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lair004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4

    听众

    563

    积分

    升级  87.67%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2-6 07: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26

    积分

    升级  1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4-21 09:11
  • 签到天数: 2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自我介绍
    数学,数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2

    积分

    升级  40%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13 02:05 , Processed in 1.612683 second(s), 80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