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5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4-2
- 注册时间
- 2013-11-27
- 听众数
- 8
- 收听数
- 3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2733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895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3
- 帖子
- 164
- 主题
- 5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23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4-2 20:48 |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我和你,没有一见钟情的狂热,没有罗曼蒂克的浪漫,我们在一起一年,365天,慢慢的,我爱上了你。
/ M. {; _- [1 B% d ——写给我所热爱的数模4 K* o( {$ Y+ r0 g, X) F: R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数模,当“深圳杯”报名的潮热蔓延在整个学校时,我还在喝着雪碧,打着羽毛球。好丽友的一个电话打来说,“群里有人在找队友参赛,缺个数学的,你去吧”。我忘了自己正在干什么,只是慵懒的说着“你去吧”,“我有队友了,就当参加着玩吧”,“嗯,行”。就这样糊里糊涂的,我组好队,开始了建模的第一次参赛。/ c6 l& y# {5 l ]6 W2 {
“深圳杯”+省赛+校赛 = 五一三天假,三天的累得像狗一样,每天盯着电脑,由完全不知道数模是个什么到后来好歹还明白一两个模型(都是比赛里面用到的),收获的东西远远抵不过我身心所受的折磨,比赛结束时,我甩出一句“再不参加建模了”,庆幸当时没发毒誓……& R, {8 X( l) Z) ], D$ u% x
过了两个月,院里通知说省赛二等,可以参加13年的国赛。说实话我有点不敢相信,不相信有这么好的结果,这时我才真正的愿意去接触数模。
2 _) Z& f1 z! x$ `& n% _5 F看了一些书,每一个模型都有它独特的奇妙之处,它是一个桥梁,搭建起实际问题和我们之间的关系~5 C- B5 s. W" s, Z! B
- }! A- S' V6 h# l
闲话总是越说越多,说点正经的吧。/ s$ A( R- O' A y" c: L
参赛经历不算多,4次,还是想啰嗦啰嗦。感觉在参加数模比赛,队员分工合作很重要,队伍里面至少有一个会编程的(包括处理数据),一个“写手”,一个建模的,我们分别设为甲、乙、丙。首先,丙要对题目理解好,确定出来所使用的模型,并提供思路,甲要充分的理解之后,进行数据处理或者程序编写,在这个过程中,“写手”乙是不能停下的,开始的一天查找文献,做准备工作,写论文不能等到最后一天,否则会时间很赶,第二天开始就要着手写论文,一步步的修改,一点点完善。2 v' [6 ^! {) \$ |- r# i( X
如果想去的较好的成绩,就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阅读一些数学模型、编程类的书籍,比如姜启源老师的《数学模型》,司守奎老师的《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等等,还要阅读一些历年优秀论文,付出总会有收获。
, C" G7 l1 U. Y/ u7 h
) N/ s# }3 l m% L0 K以上所述均是个人经历,不具有一般参考意义,愿和各位爱好者交流分享,共同坚持我们热爱的数模。
; p! e7 _3 F: D$ d2 Q& g- _# s: m7 o2 f7 B, k" _) ~6 c4 n$ f- a
1 q o6 O" ~( D; c5 [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