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的选择和专家组的组成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不得不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作出决策,这是因为或者决策的制约因素过多,或者其中某些因素无法度量。我们常称之为定性因素。为这类决策提供预测,因为没有严格的理论依据,定量方法无法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专家的经验判断则有可能作出定量方法难以得到的科学预测。专家的素质取决于他的知识、经验、智慧和对未来的预测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实践表明,在当今如此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任何个人或一个专家都难于作出较精确的预测。必须集中多方专家的意见才能作出科学的预测。因此选择专家组成员是预测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是预测要做的首要工作。应邀的专家要具有广泛的知识,对预测所涉及主题的各领域应有较深的造诣。选择专家不能简单从事,不能事先未经征得同意就将调查表发给拟邀请的专家。因为有的专家可能不愿意参加这项预测。那么选择专家应如何进行呢? (一)什么叫专家 在组织专家预测时,专家是个广义的概念,拟选的专家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领域的权威,因为权威人数是有限的。特尔斐法拟选的专家是指在该领域从事10年以上工作的专业干部。 (二)怎样选择专家 怎样选择专家是由预测任务决定的。如果要求比较深入地了解部门的历史情况和技术政策,或涉及到本部门的机密问题,则最好从本部门选择专家。从本部门选择专家比较简单,既有档可查,又熟悉干部的现实情况。如果预测任务仅仅关系到事物的发展,则最好同时从部门内外挑选。从外部选择专家,大体按以下顺序进行: (1)编制征求专家应答问题一览表; (2)根据预测问题,编制所需专家类型一览表; (3)将问题一览表发给每个专家,询问他们能否坚持参加规定问题的预测。 (4)确定每个专家从事预测所消耗的时间和经费。 从外部选择专家比较困难,一般要经过几轮。首先要收集本部门职工比较熟悉的专家名单,而后再从有关期刊和出版物中物色一批知名专家。以这两部分专家为基础,将调查表发给他们,征求意见,同时要求他们再推荐1-2名有关专家。预测领导小组从推荐的专家名单中,再选择一批有2人以上推荐的专家。 (三)选择什么样的专家 在选专家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选择精通技术、有一定名望、有学科代表性的专家,同时还需要选择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专家。选择承担领导职务的专家固然重要,但要考虑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填写调查表。经验表明,一个身居要职的专家匆忙填写的调查表,其参考价值还不如一个专事某项工作的一般专家认真填写的调查表。再者,乐于承担任务,并坚持始终,也是选择专家时要注意的。 (四)专家组人数 预测小组人数视预测向题规模而定。人数太少,限制学科代表性,并缺乏权威;人数太多,难于组织,对结果处理也比较复杂。预测的精度与人数的函数关系是,当人数较少时,随着人数的增加预测精度很快提高。但人数接近15时,进一步增加人数对预测精度影响不大。小组人数一般以15-50人为宜。当然对于一些重大问题,专家人数也可扩大到100名以上。在确定专家人数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专家即使同意参加预测,因为种种原因也不见得每轮必答,有时甚至中途退出,因而预选人数要多于规定人数。
定性预测方法尽管有时并不需要外界输入数据,即使有数据要求,精度要求也不严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定性预测方法的精度不如定量方法。有时定性预测方法所得结果,其精度还高于定量方法。这是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一个数据库,都存贮着大量与预测有关的数据,而其中相当部分还是社会未发表的数据。预测小组就可利用专家提供的数据创造一本脚本,用来描述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未来将发生什么事情。脚本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一组完整的描述真实事件的数据,同时这组数据可以同传统形式经常采用的定量变量数据媲美。
关于本帖内容欢迎大家踊跃讨论,与在下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