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645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二进制与十进制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132

主题

4

听众

979

积分

诺亚数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30 22:21
  •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自我介绍
    中国首家数学建模应用公司www.noahmodel.com,诺亚数模,美丽生活!

    发帖功臣 元老勋章

    群组中国矿业大学数模培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5 21: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提起古代阿拉伯人对数学的贡献,人们自然会想到1,2,…,9,0这十个“阿拉伯数字”。其实,这十个“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古代印度人创造的,后来古代阿拉伯人将这十个数字传播到了欧洲,欧洲人就把这十个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古代阿拉伯人主要是吸收、保存了古希腊和印度的数学,并将它传给欧洲,架起了一座数学的桥梁。 / D& a. J3 j; [% g; T7 o9 _$ i  在算术上,古代阿拉伯人采用和改进了印度的数字记号和进位记法,也采用了印度的无理数运算,但放弃了负数的运算。“代数”这门学科的名称,就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阿拉伯人还解出一些一次、二次,甚至三次方程,并且用几何图形来解释他们的解法。& L8 q$ x$ z( F   另外,古代阿拉伯人还用圆锥曲线相交来解三次方程,这是一大进步。5 t5 u1 m) m1 o! _   古代阿拉伯人也获得了较为精确的圆周率,他们计算出2π=6.283185307195865,π值已计算到了小数点后面第15位。此外,他们在三角形上引进了正切和余切,并且给出了正弦定理的证明。 / _" w7 M K$ f+ w! C  古代阿拉伯人还翻译并著述了大量数学文献,这些著作传到欧洲后,对后世数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把古代阿拉伯数学称为数学的桥梁,是当之无愧的。, 8 \$ Q \# P- @6 _

    (六)古代中国篇——十进制和二进制的故乡7 M( j) y8 B5 c: i+ [$ ^   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古代中国的数学成就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A/ N, n% F( ]$ m' U, _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中国人对数学的研究成果,实际上远远领先于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早在五、六千以前,古代中国人就发明了简洁的数学符号,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商朝(约公元前十六世纪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刻在甲骨和陶器上的数字,已经十分常见。通过对当时甲骨文的研究,发现其中有表示一、十、百、千、万、……的十三种计数单位,这说明当时中国人的计数方法,已经采用了人类现行的“十进制”。3 R* u1 N. L, E- F: u) E   中国人最早使用十进制的另一个例证, 是现行数字符号“0”原本起源于中国的古籍。中国古人在删除文章中错字的时候,采用的就是“圈除”这种方法,久而久之,这个“○”就成为表示“不存在”,也就是“零”的符号了。而古印度正式使用“0”这个符号,已经是公元876年前后的事了。只有表示“零”的符号“0”产生后,人类发明的十进制才算完备。 因此,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十进制故乡”。 , x; X0 G# c, m+ W) C5 y  中国古人在运算过程中,采用的是“算筹”这种工具。“算筹”就是一些用木、竹制作的匀称小棍,中国古人把这些小棍纵横布置,就可以表示出任何一个自然数来。据考证,至少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古人的算筹记法就已经相当完备了。这种表示数字的方法,无疑走在世界的前列。 # A* R- W6 a( a* B1 l/ G0 I  我国古人对圆周率的研究,就不用多说了。早在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就计算出了极为准确的圆周率值——3.1416。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计算出圆周率的准确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而欧洲人在1000年之后,才计算出如此精确的圆周率。

    , g% b2 k1 T$ r6 }: H

    我国周朝数学家商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勾股定理的人,早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杨辉,创立了数学史上著名的“杨辉三角”,这是人类数学史上对二项式系数的最早探究。8 G. J! J9 p; B' J   除此之外,中国古人发明的“乘法口诀”(也就是俗称的“九九表”),大大提高了乘法和除法的笔算效率。中国古人发明的算盘,则被世界公认为现代计算机的前身。; z* f( k1 S& z2 a6 A& v5 Z   最奇妙的一件事,莫过于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法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所认为的,中国是现代计算机理论中“二进制”的故乡。莱布尼兹对中国古籍《易经》有很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易经》中的八卦图形,所记录的内容就是“二进制”的思想。按照他的说法,《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无疑就是“二进制”思想的体现了。2 o- v: Y8 E7 r' S% r/ e4 P   所以说,古代中国的数学家,不愧为现代数学理论的奠基人;古代中国的数学研究成果,不愧为现代数学理论的基础。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韩冰        

    823

    主题

    3

    听众

    4048

    积分

    我的地盘我做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帖功臣 元老勋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6

    积分

    升级  1.0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55

    积分

    升级  27.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5-10 10:15 , Processed in 0.543553 second(s), 69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