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32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数学之美——google中使用的数学以及数学模型;14:谈谈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aqua2001        

930

主题

18

听众

4983

积分

升级  99.43%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30 03:4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风雨历程奖 新人进步奖 优秀斑竹奖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趣味数学

    群组C 语言讨论组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2011年第一期数学建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17 11: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数学之美 十四 谈谈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发表者:吴军,Google 研究员

    [注:一直关注数学之美系列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我们对任何问题总是在找相应的准确的数学模型。为了说明模型的重要性,今年七月份我在 Google 中国内部讲课时用了整整一堂课来讲这个问题,下面的内容是我讲座的摘要。]

    在包括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在内的所有天文学家中,我最佩服的是地心说的提出者托勒密。虽然天文学起源于古埃及,并且在古巴比伦时,人们就观测到了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运行的轨迹,以及行星在近日点运动比远日点快。(下图是在地球上看到的金星的轨迹,看过达芬奇密码的读者知道金星大约每四年在天上画一个五角星。)

    但是真正创立了天文学,并且计算出诸多天体运行轨迹的是两千年前古罗马时代的托勒密。虽然今天我们可能会嘲笑托勒密犯的简单的错误,但是真正了解托勒密贡献的人都会对他肃然起敬。托勒密发明了球坐标,定义了包括赤道和零度经线在内的经纬线,他提出了黄道,还发明了弧度制。

    当然,他最大也是最有争议的发明是地心说。虽然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运动的,但是在当时,从人们的观测出发,很容易得到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结论。从地球上看,行星的运动轨迹是不规则的,托勒密的伟大之处是用四十个小圆套大圆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了所有行星运动的轨迹。(托勒密继承了毕达格拉斯的一些思想,他也认为圆是最完美的几何图形。)托勒密模型的精度之高,让以后所有的科学家惊叹不已。即使今天,我们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也很难解出四十个套在一起的圆的方程。每每想到这里,我都由衷地佩服托勒密。一千五百年来,人们根据他的计算决定农时。但是,经过了一千五百年,托勒密对太阳运动的累积误差,还是差出了一星期。

    地心说的示意图,我国天文学家张衡的浑天地动说其实就是地心说。

    纠正地心说错误不是靠在托勒密四十个圆的模型上再多套上几个圆,而是进一步探索真理。哥白尼发现,如果以太阳为中心来描述星体的运行,只需要 8-10 个圆,就能计算出一个行星的运动轨迹,他提出了日心说。很遗憾的事,哥白尼正确的假设并没有得到比托勒密更好的结果,哥白尼的模型的误差比托勒密地要大不少。这是教会和当时人们认为哥白尼的学说是邪说的一个原因,所以日心说要想让人心服口服地接受,就得更准确地描述行星运动。

    完成这一使命的是开普勒。开普勒在所有一流的天文学家中,资质较差,一生中犯了无数低级的错误。但是他有两条别人没有的东西,从他的老师第谷手中继承的大量的、在当时最精确的观测数据,以及运气。开普勒很幸运地发现了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实际是椭圆形的,这样不需要用多个小圆套大圆,而只要用一个椭圆就能将星体运动规律描述清楚了。只是开普勒的知识和水平不足以解释为什么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最后是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用万有引力解释了这个问题。

    故事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但是,许多年后,又有了个小的波澜。天文学家们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轨迹和用椭圆模型算出来的不太符合。当然,偷懒的办法是接着用小圆套大圆的方法修正,但是一些严肃的科学家在努力寻找真正的原因。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维内尔(Verrier)独立地发现了吸引天王星偏离轨道的海王星。

    讲座结束前,我和 Google 中国的工程师们一同总结了这么几个结论:
    1. 一个正确的数学模型应当在形式上是简单的。(托勒密的模型显然太复杂。)
    2. 一个正确的模型在它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不如一个精雕细琢过的错误的模型来的准确,但是,如果我们认定大方向是对的,就应该坚持下去。(日心说开始并没有地心说准确。)
    3. 大量准确的数据对研发很重要。
    4. 正确的模型也可能受噪音干扰,而显得不准确;这时我们不应该用一种凑合的修正方法来弥补它,而是要找到噪音的根源,这也许能通往重大发现。

    在网络搜索的研发中,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单文本词频/逆文本频率指数(TF/IDF) 和网页排名(page rank)都相当于是网络搜索中的“椭圆模型”,它们都很简单易懂。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5-10 08:56 , Processed in 0.492922 second(s), 51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