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47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9-5
- 注册时间
- 2023-7-11
- 听众数
- 4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7679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884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161
- 主题
- 1176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这段MATLAB代码通过图像处理的方式对二值化的图像进行连通域分析,找出各个连通域的最小外接矩形,并在新的空矩阵上绘制这些矩形。
; m- a1 g& q3 D- d9 z- A下面是代码的解释:: j& w+ r! F+ W0 d
6 t0 R6 S* T, |* N1.clear; clc: 清空工作区变量,清空命令行。: }( ~! X+ z5 {: }# U
2.[a, map] = imread('test.JPG');: 从名为'test.JPG'的图像文件中读取图像数据。a 是图像数据,map 是颜色映射(如果图像是索引图像的话)。
" L3 X+ Y9 q9 c& M% \3.I = im2bw(a, 0.75);: 将图像二值化,将亮度大于 0.75 的像素置为 1,其余置为 0。
' K. {9 x6 Q( U+ l8 o$ Q/ s4.I = 1 - I;: 反转图像,将 0 变为 1,将 1 变为 0。8 c0 R2 _/ P0 C" u! _2 i) q
5.Ileast = bwlabel(I, 4);: 对二值图像进行连通域标记,bwlabel 函数用于标记连通域,4 表示 4 连通域。& U* h3 H) w; p
6.nummax = max(Ileast( );: 计算连通域的数量。
$ H R( U: _* e3 h( n. i+ x7.col = length(I(:,1)); 和 row = length(I(1, );: 计算图像的行数和列数。" W. A8 A4 g+ q7 ?
8.Area_candidate = struct('top',{},'left',{},'bottom',{},'right',{});: 初始化一个结构体数组 Area_candidate,用于存储各个连通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的边界值。
9 l2 p# W" z& U; f% ~6 h4 t9.下面的两个嵌套循环用于遍历图像的每个像素,判断其所属的连通域,并更新该连通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的边界值。
, ?$ V7 k% z1 K4 f* t- p W3 b10.I_out = zeros(size(I));: 创建一个与原图像大小相同的全零矩阵,用于绘制最小外接矩形。' w2 S- E( v( A3 ]# o( B/ u' h: P
11.最后的循环遍历所有的连通域,根据其最小外接矩形的边界值,在 I_out 上将对应的矩形区域填充为 1。* a+ M6 k# ]4 L. y7 z/ _
12.imshow(I_out): 显示最终得到的图像。
1 W" G6 I- C7 ^" y% m& m" w5 J5 v8 V9 W+ D
这段代码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找出二值图像中各个连通域的最小外接矩形,并在新的图像上以白色绘制这些矩形。
3 q( I( L; j/ `- `+ F1 j. ]3 b9 |# Z0 U
; `8 @2 y3 Z# [1 ^$ k0 o/ @
最后结果如下:! i e8 s! f3 p4 V. z
# G5 _7 |$ v4 D0 R6 W6 [9 z. u5 V
7 d" m) }$ F2 M1 N8 a
* r3 v6 `% Q! A
, H8 k6 M, _$ M( K6 u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