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6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考] 拍到“语文课本封面”?文旅融合让诗和远方走到一起丨睡前聊两会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437

主题

2

听众

605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1-21 17:07
  • 签到天数: 33 天

    [LV.5]常住居民I

    自我介绍
    开心最重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3-8 11: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文章来源:人民锐评

    最近,“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的话题很火。天南地北的网友们争相晒出“适配度拉满”的图片,各地文旅局也纷纷发力。当镜头下的美景和记忆中的课本封面相遇,作者笔下的美景有了生命力,锦绣河山也添了几分书卷气。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也成为全国两会上热议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从北京的颐和园,到济南的趵突泉;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胜景,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风光……多少人在语文课本的浸润中提高了审美和见识,又在旅行中提升了眼光和阅历。“语文课本封面”的相关话题之所以火爆,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激活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化基因。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是近年来文旅产业发展的关键词。今年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保江委员介绍,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2.93亿人次,这一壮丽景象体现了中国人有强烈浓郁的亲情、友情、乡愁,还有“诗和远方”,更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和强大能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诗和远方就走到了一起。从哈尔滨的雪花到上海的繁花,从泉州的簪花到三亚的浪花,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美”。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委员看来,全民美育是全面性、终身性的美育,要体现美的化育、营造美的环境、提供美的享受。从学美文到赏美景,诗和远方的深度链接,反映出我们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越来越强,参与美、创造美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增长。

        人间烟火气,最暖凡人心。有时候,出圈的文旅热点未必是名山大川,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小确幸”。贴心的“烧烤专列”“免费专车”等便利措施,见证淄博烧烤的热气腾腾;满溢的民族风情和非遗文化,更显贵州“村超”的活力四射。山美水美,更离不开真诚真心。有网友说,“人是旅途中最美的风景”。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当地百姓的温暖热情,这份“沉浸式体验”足以让人心向往之。

    对于游客来说,文旅产业提供了审美价值和情绪价值;转换身份来看,文旅产业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下庄村百姓以前只能种种地,现在特色产业、旅游,样样都做得很巴适。”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代表深有感触,“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下庄人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这几天,“委员说成为网红不是旅游城市发展的全部”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委员表示:“当‘泼天的富贵’热度逐渐过去,大家应沉心静气,从结构上、综合体系等方面,推动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建设。做好文旅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把这个系统做好,网红才能实现长红。”文旅产业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把握机会、深耕细作,才能实现从网红到长红、从流量到留量的转身。

    “最是一年春好处”。今年元旦春节,走南闯北、走西串东的旅游热潮,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实现新腾飞的好势头。文旅“开门红”,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从这个春和景明的春天开始,看不够的大好河山,说不尽的动人故事,正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这正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春风融融,风景处处。

    大家晚安!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7-16 23:34 , Processed in 1.117732 second(s), 49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