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工程建设受到全球同行的充分肯定和褒奖
包起帆获得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优秀工程建设奖”
这是我国专家首次获此殊荣
![]()
包起帆获得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Hassib J. Sabbagh优秀工程建设奖”
![]()
获奖后发表演讲
我国著名工程专家包起帆和他的团队建设的上海罗泾散杂货码头,首次在世界上实现公共散杂货码头和大型钢铁企业的无缝隙物流配送,实现了一条岸线同时供公共码头、钢厂和电厂灰场共用的方案,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码头建设的优秀典范。经中国科协推荐,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专家评选,他以161分的高分,荣获2009年度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阿西布•萨巴格(Hassib J. Sabbagh)优秀工程建设奖”。这是我国工程界首次获此殊荣。包起帆本人成为工程界在创新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工程建设在全球获得赞誉。今天(9日),包起帆载誉从科威特回到北京,全国**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专程发来贺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举行了发布会。 ![]()
发布会会场
![]()
张彦敏秘书长主持发布会
![]()
出席发布会嘉宾
![]()
包起帆介绍获奖主要内容
![]()
中国科协冯长根**致辞
![]()
全国总工会庞文芝致辞
![]()
宋天虎常务副理事长致辞
![]()
中国科协国际部梁英南副部长介绍国际工程组织联合会及其奖励背景 ![]()
包起帆回答记者提问
![]()
包起帆接受东方卫视采访
罗泾散杂货码头位于上海北部,长江入海口以南,岸线2720米,由新建矿石码头、钢杂码头和改扩建煤炭码头组成。设计年装卸量4380万吨,面积144.9万平方米,拥有33个泊位,其中9个万吨级泊位和24个中转泊位。码头建设前,岸线已被华能电厂堆放粉煤灰,原规划要将岸线一分为二,由宝钢和上海港各自建立码头,电厂的粉煤灰堆场另辟新址。为了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在我国港口深水岸线资源和近岸土地紧缺的情况下,包起帆提出了上港集团与宝钢集团、华能集团,在罗泾港区开展优化资源配置的合作全新理念。工程实现了“一线三用”,即一条岸线同时供公共码头、钢厂和电厂灰场共用的方案。公共码头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为钢厂提供定制化服务。钢厂不再建造自用码头和堆场,生产所需的铁矿石和煤炭等原料和出厂的成品钢材全部由与钢厂毗邻的公共码头负责装卸、堆存和配送,构建了散杂货码头与钢厂的一体化综合生产运输系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公共散杂货码头与大型钢铁企业的无缝隙物流配送管理新模式。与此同时,在码头前沿建设了供华能电厂粉煤灰存放的岸堤,待粉煤灰堆满、平整后可被码头利用成为堆场。创新的举措实现了港口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要求,成为在工程建设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范,此举得到了国际工程界的充分肯定和褒奖。
包起帆始终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带领科研团队不断开展技术创新,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来提升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在码头的建设和营运中,他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和手段,建立了码头建设虚拟仿真模型,优化了结构和参数,提升了设计的决策科学性。在系统工程中,他把管理信息系统、生产实时控制系统、港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形成一个闭环的一体化管理控制系统,提高了营运效率。在码头装备上,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抓斗卸船机和散货装船机,实现了矿石装卸作业的全自动化。在节能减排方面,他还发明了一种将集装箱轮胎吊由柴油提供动力改为高架滑触线供电的方式,节约能耗50%,节约费用77%,杜绝了柴油机排出的废气污染,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这些成果代表了当代码头建设的一流水平。
包起帆长期在港口生产第一线从事物流工程的研发工作,是一名从码头工人成长起来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的发明创新成果,改变了我国港口木材、生铁、废钢等货物的落后工艺系统,被誉为“抓斗大王”,他曾连续4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今年在全国评选的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中,包起帆名列其中,还被评选为共和国60位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ord 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s),简称WFEO。1968年3月4日成立于巴黎,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和支持下成立的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工程组织。它旨在促进国际工程教育与培训;加强工程信息交流;发展各国工程组织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召开国际工程技术会议。截止2007年,已有84个国家会员、1个地区会员、2个联系会员和9个国际组织。
目前,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共设立四个奖项:优秀工程教育奖、优秀工程奖、萨依德•库利优秀工程建设奖和阿西布•萨巴格优秀工程建设奖,是世界工程界的重要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奖项只奖励一人。中国科协荣誉委员张维院士和原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曾分别于2001年和2007年获得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颁发的优秀工程教育奖。今年,清华大学教授钱易院士也获得了优秀工程教育奖。
![]()
包起帆副理事长
![]()
包起帆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
![]()
新民晚报记者提问
![]()
中国水运记者提问
![]()
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
个人简介 包起帆,现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包起帆是一名从码头工人成长起来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在港口生产一线从事物流工程的研发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他结合港口生产实际,开展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的研发,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被誉为“抓斗大王”。进入新世纪,他又领军发明了在国际上被誉为“人类运输方式**”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他提出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公共码头与大型钢铁企业间无缝隙物流配送新模式。2006年5月,在第95届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上,他获得4项金奖,成为105年来一次获得该展会奖项最多的人。20多年来,他与同事共同完成了12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3项获国家发明奖,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09年5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任命他负责领导工作组编写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标准,标志着中国航运界在领衔制定国际标准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他是禁用词语十四大至**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