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楼主: aqua20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cm赛题的一些评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kun 实名认证       

13

主题

5

听众

266

积分

升级  8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23 22:34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自我介绍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新人进步奖

    11#
    发表于 2010-2-24 21:24 |只看该作者
    |招呼Ta 关注Ta
    关于a题,我完全不同意你的看法。

    应该研究球,而不是棒。
    虽然大家都在研究棒,我们的论文也是在建立棒的模型。

    刚开始受直觉和题目分析的误导,很容易就形成研究球棒的认识,
    其实,这是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blank 实名认证       

    1

    主题

    3

    听众

    125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from neu ,do my best to learn more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126

    积分

    升级  13%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大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taby 实名认证       

    2

    主题

    3

    听众

    268

    积分

    升级  84%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未填写

    新人进步奖

    群组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gela126 实名认证       

    1

    主题

    3

    听众

    87

    积分

    升级  86.32%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呵呵~~~很高兴加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awanzhi 实名认证       

    0

    主题

    2

    听众

    6

    积分

    升级  1.05%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一只可爱的大丸子:)
    回复 10# kun


         个人认为,决定sweet spot是否在端点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从刚体模型里分析出来的。可以想象,在击球的瞬间,刚体模型的近似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而弹性模型其实只是一个修正而已。如果只考虑木棒,则不同木棒之间的有关弹性的各个模量都是相差无几的。但实际上,不同木棒之间的性能确实相差很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un 实名认证       

    13

    主题

    5

    听众

    266

    积分

    升级  8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23 22:34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自我介绍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新人进步奖

    回复 16# dawanzhi


        击球瞬间,由于球的形变而损失的能量超过了2/3,Adair & Kirkpatrick 已经分别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证明了这个问题。
    所以,如果用刚体的模型来解释,这65%的能量将被忽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it_alex 实名认证       

    1

    主题

    4

    听众

    90

    积分

    升级  89.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本人对数学建模比较感兴趣,希望能从这里结交一些好朋友!
    A题的观点说的还可以~其实“SweetSpot”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一定要局限于使得棒球获得最大速度的地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实验数据,可以肯定的说,在四天之中做实验,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想组委会应该也能预见到,所以不用在这里费工夫,至于说用不用自己找相关数据,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不必要,实验毕竟不是自己做的,准确和正确性都不可知,所以定性分析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哪位仁兄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我洗耳恭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qua2001        

    930

    主题

    18

    听众

    4983

    积分

    升级  99.43%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30 03:4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风雨历程奖 新人进步奖 优秀斑竹奖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趣味数学

    群组C 语言讨论组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2011年第一期数学建模

    回复 17# kun


        有个问题:无论用棒的哪个点击球,球的形变引起的能量损失比例会不会差不多?球只和棒的局部有接触,能“感觉”到究竟是棒的什么地方碰到它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it_alex 实名认证       

    1

    主题

    4

    听众

    90

    积分

    升级  89.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本人对数学建模比较感兴趣,希望能从这里结交一些好朋友!
    回复 16# dawanzhi


       说的对,击球瞬间,球的形变达已经使得直径变为原来的一半,而且动能在这个时候转变为球和棒的弹性势能,之所以木棒没有铝棒好,一个原因就是铝棒能够在击球期间储存更多能势能,而且在球离开的时候再将能量传递回去,如此看来,击球过程的球棒的形变也是不能忽略的。  另外,你刚才说重点在球,我不敢苟同。球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就可以看成一个常量,速度、材质都没有发生变化,而且题中也说得很明白,是棒 的材质与质量分布在其作用,个人认为重点在球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10-7 10:42 , Processed in 0.750988 second(s), 103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