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题] 1372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fenglibo 实名认证       

19

主题

6

听众

2924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10-11 23:16
  • 签到天数: 15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012挑战赛参赛者

    新人进步奖 发帖功臣

    群组内蒙古数学建模群

    群组数学建摸协会

    51#
    发表于 2010-5-6 13:37 |只看该作者
    |招呼Ta 关注Ta


    2 O  x: J, n$ _9 p. Z) ^要:

    0 J: Q/ I, u. c% g+ w0 O4 n2 ^. p4 U- o

    ; l2 V& s; J* e3 o* _
    本文研究在狭小空间内的停车问题。文章采用几何方法以及数值分析的方法,在考虑驾驶员对在狭小空间停车的自信度和有效利用停车空间的情况下,建立停车入位模型并求得最佳入位角度和线路。

        对问题一,首先,利用完美停车公式求解出三种车型不同的能够一次性停车入位的可调度区域的长度 ,然后减小 ,测出当车辆使用完美停车公式时进入车位的宽度 。其次,计算出 内并保持车尾朝向的同时,三种车辆在 不同时的不同最大横向位移。以此研究车辆经一次调整停入理想车位状态时,不同车型所需 的值。最后,指导驾驶员以车前轮与车头的距离为近似 的值,目测该段距离后判断两车之间距离是否能够顺利侧向停车。

        对问题二,停车分为侧位停车和正置式停车两种情况。首先,对侧位停车,可通过问题一中的方法画出侧位停车的理想线路以及最佳转角。其次,对正置式停车,通过调查车长 、车宽 、路面宽度 、停车的方式和停车位宽度 ,判断车辆是否能够驶入停车位。 时车辆能够驶入停车位,最后绘制出停车时车辆的合理运行轨迹,标出最理想驶入位置和夹角 ,及允许的偏差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englibo 实名认证       

    19

    主题

    6

    听众

    2924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10-11 23:16
  • 签到天数: 15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012挑战赛参赛者

    新人进步奖 发帖功臣

    群组内蒙古数学建模群

    群组数学建摸协会

    本人的一些看法:单纯的使用完美停车公式,自己的特色不突出,数学软件几乎没涉及,感觉模型不是很成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englibo 实名认证       

    19

    主题

    6

    听众

    2924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10-11 23:16
  • 签到天数: 15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012挑战赛参赛者

    新人进步奖 发帖功臣

    群组内蒙古数学建模群

    群组数学建摸协会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可能有偏颇,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我们的论文:1226队。
    # C3 y" I. G2 ^/ E& ~# h. H欢迎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dw123 实名认证       

    0

    主题

    3

    听众

    13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本人的一些看法:单纯的使用完美停车公式,自己的特色不突出,数学软件几乎没涉及,感觉模型不是很成熟。
    + M3 D) C3 B6 [6 g3 Ffenglibo 发表于 2010-5-6 13:40

    $ f9 T( p( J4 X5 U+ h4 g3 A
    9 `- z5 h' b7 Z; K8 D6 Q) I5 t: c& g; `9 o* N- z8 E9 U+ v3 \
        其实是这样的
    4 w4 o5 D' n# e9 |, I$ x; w0 w    当初我们小队是使用自己的算法计算停车空间的值,但是在结尾是发现了完美公式。6 d8 ~8 f. h; K& |& M$ V( v. C
        他使用的式子很好的计算出了L的值,但是在参考文献中,其实是有误的。由于不知道是该网站自己贴的图还是什么原因,导致图中所给的r值是不对的。为此我队从新推到了完美公式。得出公式需要从新定义,图是错误的结论。同时由于不知道是谁放的错,于是在论文中没有指出错误,但是结果是已修正的。+ W6 D; l( \- n) R# t! R& M3 u
    加之完美公式被改变成用于计算第一次能停车的程度(式子已经被替换了,不是完美公式),换句话说我队求的不再是l。于此同时我队给出了不能一次入位后的调整车辆位置的公式。
    3 R# x  x6 G6 n6 N+ R  D' j$ o8 @    说白了就是完美公式很好用,关键是对其的变形。还有就是网站负责人不认真害人啊。  m' N5 C2 b& G% h. S: Q, K
        如果怀疑我说的可以看看我对给出的参考文献的第一个,对着图便可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听众

    663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8-9 11:2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自我介绍
    我啥也不会……啥也别问我……=。=

    新人进步奖

    群组Matlab讨论组

    回复 53# fenglibo + ~3 C$ t& _3 L. }' R$ y5 W

    + u; D4 [& ]6 B
    $ H9 I, j6 w. k    对于楼上内容,我直接贴给你:
    # ]: T. N5 n7 H' {" `    完美停车公式相关网页: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1228802630 t8 t2 c6 x3 s  u7 i! z8 h

    6 A6 Z) F( |2 W, _# i    看图,楼上所说的图中的r是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听众

    663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8-9 11:2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自我介绍
    我啥也不会……啥也别问我……=。=

    新人进步奖

    群组Matlab讨论组

    其实是这样的
    1 h5 |* ?. i) Z7 p' C" f: u! A9 T    当初我们小队是使用自己的算法计算停车空间的值,但是在结尾是发现了完美公式 ...1 h0 q5 n/ G$ a% c, B
    hdw123 发表于 2010-5-7 18:55
    6 s9 h) V/ e8 f) ]9 T/ C
    # A1 x/ B* N& |/ ^1 q  p$ }- u
    - D+ Q, t: K% F
        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1228802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dw123 实名认证       

    0

    主题

    3

    听众

    13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本人的一些看法:单纯的使用完美停车公式,自己的特色不突出,数学软件几乎没涉及,感觉模型不是很成熟。
    + W" K  e+ H  S; f* t8 E3 gfenglibo 发表于 2010-5-6 13:40

    , a* E  j. }1 i& y8 h
    ( T* x% }. h$ i1 D  ~6 s/ A/ y0 ^8 C+ x: k
          刚刚去洗澡,接着说没说完的。! ]* Y9 A% C' z  m% A4 c! o, Q
          就是说道本模型特色问题,在选用完美公式时,我们的队友就提出了异议。但是因为觉得文章不应该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应当是基于对模型的优化上的,如果没有简化算法或者是使算法更适合问题,那我觉得宁可不要这种创新。说白了就是模型应当以符合实际情况为主,能达到相同效果简单的模型是最棒的。创新不该建立在使模型脱离优化,个人认为至关重要。
    0 u: V: x; z. a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队放弃了写了两天的算法,而选用完美模型在对其变形(虽然变形不算根本上的创新,但是应该是新颖的)。尤其对于该题目实用是第一标准(让开车的人用轨迹去计算是否会发生碰撞,太夸张)。加之您也是参赛队员应该明白放弃自己的模型是多么痛苦的。(出了错放弃已经很难受了,何况没错只是有比这更好的。这种感觉我想您是可以理解的)
    / D, X5 v1 m* C# Q2 o4 U8 d但是为了模型是最好的,我觉得有时放弃是必须的。不应该为了特色而将最好的方案舍去。当然,我不是说原搬照抄。完美模型并不适用本题。
    0 r. F$ F/ @) y% m所以该如何用已有的东西,也是本队的创新点。之后的移位,全是我队手推推导出的。绝对原创,如有雷同,那是悲剧。
    ' _  g* k+ L) ]3 \# M6 i3 `5 G      以上仅表示自己观点,还没拜读论文不敢妄加评断。等读完了我就和您慢慢讨论。毕竟您是少有的看完论文再回复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tyy8811 实名认证       

    0

    主题

    3

    听众

    19

    积分

    升级  14.7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54# hdw123 5 u% k% y. w5 `  }

    ) N2 q1 L/ i0 C7 J8 V: b* s" E: G! [' \' i7 o9 X. z( k4 F9 {( D
        确实照着那个图来讲,似乎r带入算式是没有几何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4

    积分

    升级  9.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本帖最后由 数学童子 于 2010-5-7 21:36 编辑 % O) k; ^! k% }2 x
    ; a4 B* ]  r4 v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听众

    663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8-9 11:2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自我介绍
    我啥也不会……啥也别问我……=。=

    新人进步奖

    群组Matlab讨论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7-24 00:33 , Processed in 1.000263 second(s), 107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