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2-8-4
- 注册时间
- 2012-6-29
- 听众数
- 5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13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7
- 相册
- 0
- 日志
- 6
- 记录
- 2
- 帖子
- 26
- 主题
- 5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10
升级   12.63% 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2-7-21 09:12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自我介绍
- 从事现代物流优化研究与实践
 |
中国工程院有个书画社,由爱好书法、绘画、摄影、诗词等艺术的院士组成。该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担任书画社社长,在他看来,倡导院士们参与这些修身养性的高雅活动,不仅是要丰富科学家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是要让科学家多一些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感觉与思维,因为科学与艺术是互通、互补和互助的。
: o6 z) `$ w' c( S4 F艺术讲究对称、协调、节奏和重点突出,这些也正是科学所追求的。如洗练、对称、和谐等等,在科学的规律、数理的公式中多有体现。2 |! k& P7 B5 p1 X, P% F: }
潘云鹤说:“由此推论出科学与艺术是互通的,这也已被很多学者和艺术家阐释过。我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除了互通之外,还是互补和互助的。”, d N) `# ~+ _4 U2 F$ I; |
搞艺术的人擅长形象思维,缺之,艺术难以创新;做科学的人则擅长逻辑思维,不然,科学无法推理、无法深入真理的腹地。# M; p* Q7 ]# Z% N7 z8 B5 n9 v
逻辑思维讲究每一步都是正确的,是一种保真的推理,能保证推出来结论的正确。而形象思维虽不能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但它可以跳过某些还没有证据的东西去推理。在科学家进行创新时往往证据不全,他需要跳跃来假定一个命题是正确的,然后寻找证据,因此创新需要跳跃性思维,而跳跃则属于形象思维之特长。所以两者特点不同,对立而互补。
1 Y& y( l; ]* A+ K o2 T1 c5 J“因此,我赞成科学家学点艺术,帮助他们加强形象思维,则有更大的可能性提出创新性思想,作出原创性成果。”潘云鹤说。
, C* Q* [$ |, O, R另一方面,对于艺术家来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加点理论思考,对提高艺术的水平不无裨益。潘云鹤说:“常有人说艺术家以酒助兴,喝醉了能出好文章、好书画作品,那只是片面现象,其实是艺术家技巧与理论积累后的一种表现。酒增加的只是他情感的一部分,喝酒出好作品是建立在清醒时所积累的技巧与理论基础上的。”& W4 Z" b N6 d
科学与艺术还互助。首先,工程科学要直接用到艺术,譬如建筑学。在潘云鹤看来:“乔布斯的艺术感觉就很好,现在风行全球的iPad、iPhone本身就是艺术品,它更多地胜在人文而非技术因素上。今年,Facebook超过Google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IT公司,也有这方面原因。”+ M8 Q& l0 R' c/ M5 \% }
并且,艺术也需要工程科学帮助。工程科学能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材料、工具与技术,对艺术的支撑越来越重要。譬如颜料、笔的质量越来越好,与提供的材料水平越来越高不无关系;譬如所有的电影**无不需要先进的视听设备和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学技术。
% Z8 o9 V b" }( Q潘云鹤说:“再有,如今数字照相机、计算机等越来越普及,也就是工程科学把艺术创作的手段普及到每个人的手里。我相信,人人都可以介入艺术创作的时代不远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工程科学,工程科学和艺术的互通、互补和互助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0 T3 k. q( B$ w$ z. v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