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3-9-30
- 注册时间
- 2013-7-19
- 听众数
- 10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81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51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1
- 主题
- 16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14
升级   48.42%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9-30 09:41 |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自我介绍
- 未老先衰
群组: 2013年数学建模国赛备 |
第一名 :【Kevin Mitnick】
/ i) `1 v* x* _
7 K8 u4 y& W/ k4 Y4 Q4 v; l( F
Mitnick也许就是黑客的代名词。美国司法部仍然指责他为“美国历史上头号电脑犯罪通缉犯”。他的所作所为被记录在两部好莱坞电影当中:《Takedown》和《Freedom Downtime》。-
& ~2 ~- h# R% _" O; T! d" `
7 B5 ~; B/ C) a! d Mitnick“事业”的起点是成功的破解了洛杉矶公交车打卡系统,并因此可以免费乘坐。然后和苹果的Steve Wozniak一样,Mitnick开始尝试盗打电话。Mitnick第一次被判有罪,是因为进入数码设备公司的电脑网络并且窃取软件。
7 l/ M! q, a: @' N2 i+ J$ v% e b) e6 ^* Q$ H( e0 k
稍后Mitnick开始了两年半的黑客行为,他声称自己侵入电脑、穿行于电话网络,窃取公司的秘密,并且进入了国防部的预警系统。他的落马源于其入侵电脑专家和黑客 Tsutomu Shimomura的家用电脑。+ j* Q* u7 x7 h" W h0 K6 t
在五年零八个月的监禁之后,Mitnick现在的身份是一个电脑安全专家、顾问。7 f7 c+ P. `8 i; w) h; g
$ u! C, [* v3 T: y
, _6 x' f# m" Q# ^. q+ [第二名:【Adrian Lamo】
1 p7 u t& v% m7 c; N$ s5 F
! v2 Z& o" ~; e: N4 p
Lamo专门找大的组织下手,例如破解进入微软和《纽约时报》。Lamo喜欢使用咖啡店、Kinko店或者图书馆的网络来进行他的黑客行为,因此得了一个诨号:不回家的黑客。Lamo经常发现安全漏洞,并加以利用。通常他会告知企业相关的漏洞。3 `0 o. y; w, [9 }0 S0 Z5 S
& f- {$ U: _( E, c
在Lamo攻击过的名单上包括,雅虎、花旗银行,美洲银行和Cingular等,白帽黑客这么干是合法的,因为他们受雇于公司,但是Lamo这么做却是犯法的。& i' S# ]4 G# |
; m- c: I" ]( V
由于侵入《纽约时报》内部网络,Lamo成为顶尖的数码罪犯之一。也正是由于这一罪行,Lamo被处以65000美元的罚款,并被处以六个月的家庭禁闭和两年的缓刑。# U( `% Q( V6 R: d5 M& D
! W3 L$ G7 j- \ [4 u第三名:【 Jonathan James】
! u; W; Y* Q7 A) g5 m4 b2 W) p
1 ?) T5 o! U$ r
- x, @$ Q5 ~% ^4 x
L& [& a% A# q 16岁的时候James就已经恶名远播,因为他成为了第一个因为黑客行径被捕入狱的未成年人。他稍后承认自己喜欢开玩笑、四处闲逛和迎接挑战。$ Q4 h5 U' ] a {3 }
; U) R1 H3 ?% y. |8 i" N. U James攻击过的高度机密组织包括:国防威胁降低局,这是国防部的一个机构。他的入侵使其获得了可以浏览高度机密邮件的用户名和密码。. {' t. l3 b( I0 y# y
% g' i |( r& }+ w$ w6 r1 R7 ]
在James的“功劳簿”上,他还进入侵过NASA的电脑,并且窃取了价值超过170万美元的软件。美国司法部有这样的一段描述:James窃取的软件可以支持国际空间站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和湿度控制。发现这次入侵之后,NASA不得不立刻关闭了整个电脑系统,造成的损失达到41000美元。现在James立志开办一家电脑安全公司。
* r3 l! w3 c/ [4 u" |0 B+ w" |
: D/ g! X, L0 c( c, O2 O4 }! t. l第四名 【Robert Tappan Morrisgeek】莫里斯
2 K0 Y8 ^' z' R1 A
% B+ i R2 {& Q
+ Z5 g& b! L8 n1 o7 j" iMorris的父亲是前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名科学家,叫做Robert Morris。Robert是Morris蠕虫病毒的创造者,这一病毒被认为是首个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蠕虫病毒。也正是如此,他成为了首个被以1986年电脑欺骗和滥用法案起诉的人。
, ]2 ]6 H4 ^6 [7 a. Z t2 c1 C) Y
& n/ a8 j% [: }* ^ Morris在康奈尔大学上学期间,创造的蠕虫病毒是为了探究当时的互联网究竟有多大。然而,这个病毒以无法控制的方式进行复制,造成很多电脑的死机。专家声称有6000台电脑被毁。Morris最后被判处3年缓刑,400小时的社区服务和10500美元的罚金。
' m6 Q M: a% {: D) }" n1 E( s$ I! G7 N* N8 G" e9 V x7 t2 h
Morris现在担任麻省理工电脑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教授,其研究方向是电脑网络的架构。
2 M1 b5 o/ i! ?% R. J
4 ` w- S2 U/ Q+ b) M第五名:【Kevin Poulsen极客】; x" C4 ~4 v* O- c) H: |5 U; _
! ^3 X2 R( r2 Y+ h
6 S- y$ n* h Z6 R( [他的另一个经常被提及的名字是Dark Dante,Poulsen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他采用黑客手段进入洛杉矶电台的KIIS-FM电话线,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一辆保时捷。
$ t+ r+ r$ g6 ]' c) m& X4 G3 B a2 }1 P# p7 v' i; [; ^
此后FBI开始追查Poulson,因为他闯入了FBI的数据库和用于敏感窃听的联邦电脑系统。Poulsen的专长就是闯入电话线,他经常占据一个基站的全部电话线路。Poulson还会重新激活黄页上的电话,并提供给自己的伙伴进行出售。Poulson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最后在一家超市被捕,判处以五年监禁。. X1 f/ t* x! E. N! O, @
i+ g' U) c3 d/ j8 b8 ~! P
在狱中,Poulson干起了记者的行当,并且被推举为Wired News的高级编辑。在他最出名的文章里面,详细的通过比对Myspace的档案,识别出了744名性罪犯。5 u4 N I# g+ @+ ~* y' I
( D- T8 t4 A* N" w4 V$ \3 \# z第六名:【李纳斯·托瓦兹】
) K# X% g* A; o
1 \1 q. M' C& ~! R$ ^
. M4 c7 J/ n8 _7 `$ q Linux这部史诗发端于赫尔辛基。似乎天下的黑客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创作源程序。李纳斯也不例外,他的家就
( O+ M' ?% L# f: l' W% t7 g; p. W" i# l$ }7 |2 K
在离市中心不远的Kalevagatan(与卡勒瓦拉很相近)大街。这是一个19世纪的建筑与现代化平房交相呼应的地方。李纳斯与妻子住在这里。他的家很像是大学生的集体宿舍,楼梯下总放着一排排自行车。! D- c9 B V. `! L/ ?
, U _% v+ S' I9 Y ?' ?
李纳斯本人看起来就像一名学生,而不像道士。他中等身材,浅褐色头发,蓝眼睛,目光透过镜片直直地射向你,只有浓密的眉毛是黑色的,衬着一张孩子气的脸庞。他的房间四周排列着许多书籍,里面布满了油画和各种装饰品,相当低廉的窗帘,两把扶手椅之间挂着发干的鳄鱼皮,房间里还有两只目空一切的猫和几台计算机:三台PC,一台Power Mac,还有三台从DEC借来的基于Alpha芯片的微机。它们不起眼地布置在房间的角落中。另外一样很有意思的东西不易察觉:那是一根将计算机连到的专线,由当地的一家ISP安装并承担费用,它是对这位Linux道士的象征性奖励。& p [3 Z/ b6 N
# Y- p' z" J$ B G E
# t% L U5 A& Y' V- o6 Y/ H0 \
第七名:【尼亚克】 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
5 p# F5 ]$ q8 H0 E
5 _! S7 n* M* ~1 f% ?6 v' p
5 S0 y& H/ S3 P2 v) S
6 b* Y! l. k% ^6 q
在硅谷,一个人要赢得好名声远比赢得大把的钱财要困难得多。因为财富是声名鹊起的基本条件。而要赢得, S8 P( ]: D- A1 i# s, N
/ |/ g9 H3 _7 R0 P0 z 财富,就必须勾心斗角、逐利而去。因此无论是苹果的乔布斯、Oracle的埃里森还是英特尔的葛鲁夫,都只能在当地获得毁誉参半的名声。但是,如果在硅谷还有唯一一位大家公认的“好人”,那么这个人肯定非沃兹莫属。6 }9 K7 ~" b/ V4 U/ R9 z
/ N+ ~ E _8 B. \; O0 r/ X0 ^
这位当年的技术天才,淡泊名利,性格纯朴,早早离开了热闹的中心。这也注定了他必然与计算机业沿着不同的路线,书写各自的历史。昔日的战友乔布斯又在叱咤风云,而他则过着自己安静的生活。: V, B6 C4 O% s9 A
0 S$ {+ g- W7 E3 Z9 n6 c
第八名:、【汤普生】
( C5 e3 `$ b5 t; [8 u' o% }
5 V. f3 p) N% V+ U* I2 G2 V5 y. l% `% e4 h0 G
不可思议的是,当初这个操作系统的诞生,并不是为了把它推向市场,甚至不是为了让更多人使用,而仅仅是作者为了便于自己使用,而且初衷是为了自己更方便地玩游戏。连Unix这个别扭的名字,也是对早期一个名为Multics操作系统开玩笑的称呼。在后来的获奖答谢中,作者之一的丹尼斯·里奇坦然说:“我们的目的是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工作环境,当然也希望大家都能喜欢它”。; n. A$ W2 M1 F4 l1 y6 ^5 ]
然而,在这不经意间,奇迹诞生了,再一次验证了IT业的创新往往是兴趣,而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钱使然。, T: |8 g: T* E& }8 ^2 j
% I, e2 ]- `+ \* [4 z 经过10年的内部使用,于70年代中期开始。Unix第一次公诸于世,就慢慢走向成功,震动整个计算机业。1969年开始工作时,里奇和汤普生根本没有想过要掀起业界的狂热,在1974年以前,他们甚至没有发表过任何关于项目的消息。而当Unix露面时,他们还惊奇于会引起如此大的兴趣。他们并没有积极推销,大学、研究机构可以免费使用,而且还提供源代码。
' ]- d" y0 q0 y( I" O# B0 N0 `$ y* {
# s7 p- ^+ y! v 主要成就:贝尔实验室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工作组的创造力的推进剂。里奇和汤普森在1969年创造了UNⅨ,UNⅨ是小型机上的一个一流的开放操作系统,它能帮助用户完成普通计算、文字处理、联网,很快成为一个标准的语言。3 g! z( K4 l/ C' N7 O8 x
% T$ l$ {, S# X$ D9 G, X+ o
鲜为人知的事实:由汤普森和他的贝尔实验室的同事罗布·派克(Rob Pike)创造的Plan 9,是由UNIX衍生的下一代操作系统
* G+ e7 b& X! ^8 Y L6 @
* r# O4 I$ P. m. q9 J" L; B# t, Y# k" Q1 C第九名:【理查德】理查德·马修·斯托曼! ^3 |8 v& y' u: ?- M
! K* Q! p" B* q1 }
主要成就:老牌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找到一份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工作。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打破了软件是私有财产的概念。理查德·马修·斯托曼
! h# M' B4 z2 h2 {' h
. i7 N8 V+ C# N$ k$ f! W5 S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1969年在IBM纽约科学中心,时值16岁。自己独特的黑客工具:在上世纪80年代,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继续在其中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GNU--GNU是"GNU’s Not Unix"的缩写。& r( t3 p+ y- U% C8 m4 O
W/ V( n, |* p: L' O# d
10、【德拉浦】 约翰·德拉浦
$ `% D! i- }+ y5 G: ]- O- I9 U4 `
: H, O$ x- }$ _+ p {! I$ s主要成就,发现了使用(“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作为奖品的哨子(向电话话筒吹声)可以免费打(长途)电话。Cap’n Crunch给几代黑客引入了“盗用电话线路”打(长途)电话的辉煌思想。约翰·德拉浦
+ k1 ~- \6 F: T7 l; Q" C. [4 x4 u1 S! J% @) a8 C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青少年时期,试图使投币式公用电话确信得到他的硬币和接通他的电话。
) O9 h( O4 e$ n* ?8 k! i自己独特的工具:嘎吱嘎3 t" A2 J. R$ @7 D i* C
3 i4 |% G9 F! d
11、【雷蒙德】 埃里克.雷蒙德: D0 Z3 s) p- z# [5 u
* @% }4 L8 b& V" ^- i
$ o5 l( n ?, t( h( d* [9 @7 j
w: Z* D! r6 h* F5 v 任何一场革命或者运动都需要一个理论家,需要一份纲领性的文献,起到真正埃里克.雷蒙德的“画龙点睛”的神效。除了架构极具思辨力和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更需要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为同行者的士气传递极具煽动性的烈焰。这场正在颠覆软件业传统商业模式的自由软件运动也不例外。自由软件精神领袖当然是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但他太超凡脱俗,而且,除了提出核心理念外,斯托尔曼缺乏著书立作的能力。这些局限,使得埃里克·雷蒙德(Eric S Raymond)脱颖而出,担当了这个角色。如今,他已经成为开放源代码运动(脱胎于自由软件运动)和黑客文化的第一理论家,不可动摇。
* x4 c/ N4 c3 s/ M% k
1 R1 K) C% d3 y" Q. y4 B" j9 j2 C, t 雷蒙的策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般认为,1998年Mozilla的发布主要归功于他。大多数黑客和主流观察家也同意,正是雷蒙将开放源代码的理念成功地带到了华尔街。但是也有批评他的声音:有一些黑客认为他利用这些机会为自己打广告,而他对理查德·斯托曼和自由软件基金会的理想主义所进行的批评,以及所采取的更务实、更符合市场口味的线路,也曾经在黑客社群里掀起了不小的政治对立。. @0 Z1 K+ a6 s+ t9 P; A* h, L
12、【朱利安·阿桑奇】4 {' M9 P: H# Y
" K4 c4 A; B! r Q, X: k: I1 R
" j1 e8 o9 H3 ]! I
% ^$ b. a1 y. S9 Z$ M5 u4 U+ z2 t被称为“黑客罗宾汉”,作为“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认为,透露公共治理机构的秘密文件和信息,对大众来说是件有益的事。
. @+ f0 l$ u' F( {& D. t9 y4 f+ P4 G4 |) e3 H
9万多份驻阿美军秘密文件的泄密让他足以成为创造历史的人物。39岁(2010年)的阿桑奇,因涉嫌在瑞典强奸及性侵犯2名女性,被通缉,2010年12月7日他向伦敦警方自首,随即被押送到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出席引渡聆讯,保释申请被驳回。
@! C# Z0 I" D0 ^- X# D" G 2012年8月16日,阿桑奇获厄瓜多尔政治庇护4 F/ R/ n) x m' H' N2 z4 R
# Q4 k$ \$ S( j, V) T13、【卡普尔】0 T) W3 Z3 ~3 g: f- k
- P5 q! q* P! n/ `! Y3 I
3 p, K4 a% k) `& V: ?! A7 m. T- F
@' X) T ]6 v2 J, h 1971年,卡普尔从耶鲁大学毕业。在校期间,他专修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计算机学科。也就是在这时他开始
6 b% K& t. m1 D ) a% i1 }1 U: E& E# ~0 ~4 H. G( H! G" a7 e
对计算机萌生兴趣。他继续到研究生院深造。20世纪60年代,退学是许多人的一个选择。只靠知识的皮毛,你也能过日子。那些年里,卡普尔1年可以挣1.2万美元。他漫无目标地在游荡,正如他后来描绘自己这一时期的生活时所说,他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吉普赛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