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7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数据时代:数字内容价值再发现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迷途        

551

主题

7

听众

651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09:00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网络挑战赛参赛者

    自我介绍
    数学中国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6 15: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媒体都处于业绩下滑趋势,甚至不少媒体正在倒闭、重组。尽管已经全面向移动互联网进军,但受困于生存模式壁垒,媒体转型创新成功者并不多见。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网络门户也成为传统媒体的一部分。近期国内几大门户争相改版,他们希望新的门户完全基于满足和贴近用户不断涌现的个性化、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动化等需求。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进化已成为毋庸置疑的必然态势,在大数据时代,也许更有必要去认真梳理数字内容的价值链。



      移动互联网重构内容



      数字阅读领域正面临极大改变,其根本原因是移动互联网重构了内容形态(碎片化生存)、重构了内容消费时间(黄金时间、垃圾时间再定义)、重构了社会组织形态(社交化),信息在关系链流动中又重构了信息本身(内容再生产)。但是,内容生产者和内容传播平台还远远没有根据现实满足用户需求、服务用户体验。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最明显的特征无疑是内容生产数量的几何级倍增。



      【全球每秒钟发送2.9百万封电子邮件,一分钟读一篇的话,足够一个人昼夜不息地读5.5年……



      每天会有2.88万个小时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足够一个人昼夜不息地观看3.3年……



      推特上每天发布5000万条消息,假设10秒钟浏览一条消息,这些消息足够一个人昼夜不息地浏览16年……



      每天亚马逊上将产生6.3百万笔订单……



      每个月网民在脸书上要花费7000亿分钟,被移动互联网使用者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高达1.3EB……



      谷歌上每天需要处理24PB的数据……】



      之前,用户会在电脑上同时打开多个窗口,处理多件事情。听歌,看视频,聊天,遇到好奇的东西用搜索引擎查询,时不时刷新邮箱、微博或者社交网站查看新消息,甚至有人同时还在更新空间、博客。现在,他们更多了一个带在手边的设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不仅要刷微博,还要看微信,或者玩游戏,关注谁发来了信息,或者哪个应用又弹出来新的资讯……



      在媒介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进化的过程已经得到验证。很多电视新闻节目、传统报刊为了增加受众黏度而大量减少硬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生活百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内容、带刺激性的犯罪新闻和暴力新闻、灾害事件、体育新闻、文化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



      这既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信息和媒介无所不在,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我们被信息包围,每个人成为完美的多任务处理机器人,信息过载,有价值的内容和冗余的信息裹挟而来,我们逐渐被碎片化的生活所笼罩。摆在数字内容平台和产品面前的,要么娱乐至死,制造热点,炒作热点,要么变得更碎片化,在人们短暂的注意力停留中创新内容和展现形式。



      大数据价值在于过滤



      大数据时代,基于数字内容所拓展的平台和产品同纸质媒体、传统门户一样,既要摆脱单一的流量经营和复本经济模式,同时也要有一种新的运营机制来防范海量数据带来的噪音、提升个性化内容的比例,增强用户获取信息的便利性,更要将基于内容所产生的用户行为、用户数据、用户特征等转化为数据资产(用户群体、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区间、生活范围、阅读偏好、品牌关注度、情绪等),从而创造一种新的产品范式。



      传统媒体通过产品价格和品牌定位进行用户价值的单项过滤,而大数据时代的新兴公司则可以通过用户本身的社群关系、兴趣偏好、情绪脉动等数据挖掘能力过滤用户价值,并通过用户行为数据来判断目标用户是否精准、内容商应该生产什么内容、洞悉用户的消费趋势,甚至让用户来为自己的商业利益代言等。



      借助大数据相关的技术,不同经营方向的互联网企业也可以实现跨界整合,充分拓展数字内容消费的积极性,扩大企业的经营深度。



      改写数字内容经营范式



      数字内容不仅仅是媒介信息的数字化,一张图片、一篇文章、一首歌、一部电影都可能是人们情绪、情感、思想的表达,当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完成个体与虚拟世界的实时连接,信息流便不仅仅承载着信息本身,还有人们的社交关系链、情绪化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所形成的数据挖掘、语义分析等技术将促进数字内容消费进一步大发展,促进数字内容媒介与新兴科技的跨界融合。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的结合,迎来了一个可感知、反馈、分析和预测的量化自我的“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谷歌眼镜版《纽约时报》应用可以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将新闻和头条消息推送至眼镜显示屏,用户只需快速倾斜头部,就可以在新闻图片和全文中实现浏览和切换。一旦安装成功,谷歌眼镜就会时不时出现在用户耳边朗读新闻头条,该应用还可以朗读新闻的简要介绍。总的来说,这款应用简单易用,足以帮助用户每天获得足够的新闻。其他公司也已经计划推出适用于谷歌眼镜的应用,例如基于大数据进行的知识管理产品Evernote和推特等。



      《纽约时报》借助的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眼镜,还有LeapMotion体感控制器,通过手势查看新闻:这款工具读者可以移动双手浏览新闻,通过一个圆形的移动,用户可以滚动文章,摇摇手,就可以回到主菜单。另外,应用中的标题、图片、新闻摘要等内容,将以卡片的方式呈现。



      从数字内容个性化的聚合、筛选、挖掘乃至于推送;从用户参与内容生产、传播到用户评价背书成为一种新的赢利工具;从内容的跨界整合到精细化内容与用户的无缝对接;从传统的听说读写到借助可穿戴设备让阅读模式实现自我量化的反馈经济模式形成,这一切都围绕着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手段的运用,数字内容新的经营范式也在不断被改写和再造,如果能深入理解大数据,毫无疑问,就能在内容消费创新中找到一套独特而有潜力的价值发现和整合路径。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2 20:32 , Processed in 0.723579 second(s), 54 queries .

    回顶部